第37章 游騎營
錦衣衛指揮使將轉身出去之時,我又把他召了回來。
「學員里,有兩個人,一個叫陸維,一個叫苟日新的,是否還沒有被淘汰?」
因為開始他們就是兵部的人親自送過來的,且交代過是皇上點名要的人,錦衣衛指揮使尤其留意他們兩個。
錦衣衛指揮使肯定的回復了我的話,還說他們兩個都非常的優秀,各個訓練項目的成績都名列前茅。
「最後的這一項把苟日新給淘汰了!」
一下子把錦衣衛指揮使給整不會了,不過他也不敢多問,只能照著我的意思去辦。
這些日子,我特別留意這兩個人的情況,並從兵部那裡和負責訓練他們的錦衣衛教官那裡詳細打探了他們的基本信息。
彙報的人給出的消息都顯示,苟日新這位青年才俊可能是因為年齡較輕的原因,又或者是他本來就是秀才出身,有些衝動,而且對很多事情他都看不慣,直接與同事和上官發生口角。不過本人倒是很有一股衝勁,事事爭強好勝,還常常有著不同尋常的、出其不意的想法。
總之苟日新顯得有些不合群。
結合了這些消息,我發現苟日新這位新學員是很很不錯的將才,再加磨練和打造,肯定能成為我大明王朝的「驃騎將軍霍去病。」
擒獲蒙元賊首莫日根可汗,就是他的主意。
在圍剿蒙元殘部的時候,他提出擒賊先擒王的建議,並違背軍令,與陸維帶領著十幾個兵卒橫衝直撞的衝進敵人的中軍大營,殺進莫日根可汗的帥帳將其擒獲。
苟日新如此敢冒險的精神,是不合適做骷髏營這樣靠排兵布陣,穩紮穩打的主將的,不過他特別適合做騎兵的主將,帶著騎兵部隊衝鋒陷陣絕對是一把好手。
他那誰也不服的刺頭,又常常主意新穎,他帶領的騎兵肯定是最能讓敵人頭疼的部隊。
剛好,由於作為騎兵部隊的大明三大主力之一的三千營已經名存實亡了,我打算把三千營的番號撤了,再建一支全新的騎兵部隊。
這支新式騎兵部隊的番號我都已經想好了,就叫它:「游騎營!」
關於組建「游騎營」的想法,我回了宮以後就召內閣首輔張閣老與兵部尚書以及五軍都督府的要員來一起商議研討。
開始,各位大人很不理解我的用意,他們覺得既然也是騎兵部隊,何不接著沿用之前三千營的番號。
「臣以為如此更為好,一來呢,對以前的三千營的將士們有個交代,他們大部分人雖然已經不在了,但他們的番號還在;二來,皇上你對我大明的列為祖宗有個交代,尤其是成祖爺,那畢竟是他最忠愛的一支軍隊。」
參與一起討論的大臣們都持這個觀點。
內閣首輔張閣老,本來答應好好的,治軍的事情現在交由我這個大明皇帝全權負責,不再干預,他目前只負責管理好朝政,協調好百官輔助我完成治軍的大志。
現在看來,他好像也有點反對我這麼做了。
當被大臣問道:「閣老,您是否認同皇上再建新騎兵的想法?」
我的內閣首輔張閣老有些猶猶豫豫,吞吞吐吐的,說了一堆看著很合情合理,又完全沒有用的話,大致意思也是反對我再給新的騎兵部隊啟用新的番號。
「諸位同仁,皇上呢,沒有別的意思,想當初我三千營因為軍制老舊,在漠北一戰中喪師辱國,這些諸位可是有目共睹的,皇上是痛定思痛以後才決定的再建一支全新的大明新軍。」
「然畢竟三千營這一番號,是我大明一直沿用至今的,如果貿然撤去,怕御史們會不理解皇上的良苦用心,他們會上書說皇上您為了所謂革新軍制而拋棄祖宗之法二不顧,免不了會給皇上您扣上一個不孝的帽子。」
內閣首輔張閣老的言下之意是,告誡我最好不要撤了「三千營」的番號,如此這樣會遭到兵部的全力反對,也會引起五軍都督府的擔憂。
大明自有了三支主力部隊以來,雖然名義上他們全部都只聽從皇帝的調遣,但這三支軍隊的指揮權是分散的。
「三千營」一直由兵部管轄著,「五軍營」則是五軍都督府維持順天府治安的軍隊,實際上直接聽命於皇帝的只有「神機營」一支。
之前我提議建立的「骷髏營」,大臣們之所以沒有提出反對的聲音,是因為他們以為我是撤了「神機營」而改的「骷髏營」,沒有動到他們的根本利益,自然他們就不會說什麼,你皇帝想怎麼干就怎麼干,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最多就是配合而已。
君權神授並不是真的一言堂,朝廷是人情世故,是平衡利益的地方。
想要做好一個皇帝不容易,尤其是想要做好一個好皇帝,一個明君更不容易。
稍不留神就會被手下這幫要權不要命,要名又要利的大臣們搞的你狼狽不堪,況且我大明王朝的臣子們,還是一群出了名的敢死隊。
為了他們認定的死理,前仆後繼的那種。
「這件事情呢,內閣下去與兵部再議一議,爭取拿出一個合適的方案來。」
我把問題再拋給他們,本來設想好的新式騎兵的方案被暫時擱置。我心裡明白,他們最後還是會因為利益的分配不均而同意我建議。
如果兵部執意要重建「三千營」,五軍都督府的肯定接著要求再建他們的「五軍營」,不過這裡面有著他們根本不可能談得攏的矛盾。
漠北的突圍戰中,負責突圍的三千營打的很賣力,也很苦,持續突破了蒙元大軍的層層包圍圈。
可以說李如松能率殘部突圍出來,全仰仗三千營弟兄們的功勞。
有功就得有過,不然這次重大損失的鍋誰來背,肯定是要選出一支背鍋受罵的軍隊來。
居中配合的神機營,倒是中規中矩的,功過相抵,也出了不少力協助三千營突圍。
但負責斷後掩護的五軍營就不一樣了,這次的損失可以這麼說,把問題全部推給他們都不為過。
本來開始準備突圍的時候好好的,甚至五軍營的主將曾在帥帳里悲情豪邁的對李如松與其它將領說道。
「各位弟兄,放心吧,後面的蒙元賊寇全部交給我五軍營,就算我五軍營的弟兄死光了,也要掩護諸位兄弟部隊成功衝出去。」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五軍營一觸即潰,就是因為他們大規模的逃跑和投降,才導致的混亂。
也才有了幾乎三支主力軍隊全軍磨滅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