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化
曹操帶兵回到兗州后,兵不缺,將不少,馬上與楊堅打了一仗,並將其擊敗。
楊堅兵力本就不多,如今又被曹操擊敗,兵力損失嚴重,便撤回豫州休養生息。
曹操也沒有乘勝追擊,雖然自己麾下的是兵力遠遠超過楊堅,可自己千里迢迢從徐州趕回來時大軍已經成了疲兵,能打贏楊堅已經是一大奇迹,如果還進軍無疑是自取滅亡。
另外,洛陽也發生了大變。
李儒之弟,也就是剛剛出世的唐太祖李淵發動政變,殺死了大漢太師董卓,救出來漢獻帝劉協。
董卓義子呂布也被李元霸打成重傷,帶領著他的嫡系部隊和其弟呂師囊與麾下眾將離開,不知所蹤。
劉協封李淵為一字並肩王,地位僅次於劉協。
其弟李儒封鄂國公,丞相
長子李建成封殷國公,征南將軍。
次子李世民封安國公,征東將軍。
三子李元吉封衛國公,征西將軍。
四子李元霸封趙國公,征北將軍。
長女李秀寧封平陽郡主。
家將梁師泰封虎賁中郎將。
隨後,李淵為了安撫眾諸侯,便向劉協提議封之前討董的眾諸侯和漢室宗親為王。
劉協自然沒有拒絕,馬上寫了聖旨:
封并州刺史秦言為秦王
封兗州刺史曹操為魏王
封豫州刺史楊堅為隋王
封益州刺史劉焉為蜀王
封荊州刺史劉表為荊王
封揚州刺史劉繇為越王
封徐州刺史陶謙為魯王
封渤海太守袁紹為趙王
封淮南太守袁術為仲王
封武威太守馬騰為涼王
封吳郡太守孫堅為吳王
封會稽太守項羽為楚王
封北海太守孔融為齊王
劉備自從徐州之戰臉面又一次丟光了之後,便偷偷帶著自己的班底去投靠越王劉繇。
曹操則一直與楊堅鏖戰,互有勝負,但總體上來講還是楊堅佔下風,曹操佔上風。
袁紹則在瘋狂招募士兵與人才,目的就是為了打下青州,並將孔融剿滅。
然而現在的孔融已經不是正史中的孔融了,他現在麾下不僅有太史慈這一員猛將,還有洪錦,武安國等人。
仲王袁術表面上很安靜,但背地裡其實一直在招募士兵,招募人才,同時也與本地的黃巾大首領洪秀全建立了友好的關係。
會稽楚王項羽的形勢一片大好,有項羽的武力和范增的智力,成功將會稽發展的欣欣向榮,同時也招募的不少人才。
謀士不多,只有虞翻,薛綜二人。
武將倒是不少有蔣欽,陳武,宋濂,凌操,賀齊,董襲,傅肜。
包括揚州的大山賊頭子祖郎,這個在正史中與孫策不論兵法還是武藝都不相上下的山越首領也親自率眾歸順了項羽。
至此,項羽的兵力有足足十二萬人,大將數員,不過文臣卻有些缺少。
相較於項羽的發展,孫堅的發展就有些不盡人意了。
不過這也對,畢竟孫堅無論是實力,名氣還是人脈都遠遠比不上項羽。
許多年過去了,招募到的人才也只有周泰,朱然,張昭,張紘這四人,總兵馬也只有七萬。
荊州劉表發展也不怎麼樣,麾下依舊是老樣子,只不過少了黃忠這一員絕世猛將和霍峻這個守城大將。
草原上也是風起雲湧,多了耶律阿保機,完顏阿骨打和鐵木真這三個梟雄,鬥爭變得更加激烈。
至於并州秦言……
好吧,秦言並沒有什麼大壓力,因為現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能夠絕對擊敗他的人物。
所以,并州情況還是老樣子,穩步發展,經濟情況只增不減,平民百姓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
陶謙雖然被封王,但是也無福消受,沒過多久便病死了,其子陶商繼承了他的王位。
但雖然陶商明面上是大漢齊王,但背地裡其實已經歸順了秦言,兵權都在章邯手下掌控著。
陶商也沒有梟雄之心與梟雄之能,所以對於章邯的存在也並沒有忌憚,反而十分尊敬。
涼王馬騰麾下大將趙匡胤已經拉攏了幾乎全部的馬騰麾下非親信部將。
甚至是之前的西涼叛軍的骨幹級人物韓遂也已經被趙匡胤收復,馬騰基本上已經成為了光桿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