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大馬哥的茶
最爽新人生最新章節
美美的吃了一頓,大家轉移戰場,來到了大馬哥的茶房。
作為一個別墅莊園,又是相對的那種,這裏沒有太多對外的東西,反倒是有很多大馬哥自己的愛好場所。
比如說之前喝酒的地方,比如說一個小小的練功室,再比如說這個茶房。
大馬哥對於茶道的喜愛,其實外人並不清楚,但作為比較親密的合作夥伴,周方遠還是了解的。他並不癡迷茶道,但水平也絕對在普通人之上,洗茶衝茶的動作,看上去具有一定的韻味,很明顯,他並非隻是在裝樣子。
“雨前的,嚐嚐看。”
不一會兒,茶就衝好了,大馬哥其所有人都倒上了一小杯,然後笑眯眯的請大家品嚐。
說實話,周方遠對茶不太懂,多好的茶給他喝,不說牛嚼牡丹吧,其實也是大差不差,最起碼,他是喝不出頂尖茶葉和普通茶葉的不同之處的。當然了,要說完全喝不出來,那也是騙人,一萬一兩的茶葉和十塊一兩的茶葉,肯定還是不一樣的。
他不懂茶,隻是無法很好的分辨自己喝的茶到底是什麽檔次的,品種也未必能分得清楚,但茶的清香,他還是能感受到的。
大馬哥給他們衝泡的,是大名鼎鼎的龍井茶。
龍井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鬱、味醇冠絕天下,其獨特的“淡而遠”“香而清”的絕世神采和非凡品質,在眾多茗茶中獨具一格,冠列我國十大名茶之首。
龍井茶名氣極大,而且絕不是浪得虛名。首先龍井茶采摘就有三大特點:一早,二嫩,三勤。茶農常說,“茶葉是個時辰草,早采三天是個寶,遲采三天變成草。”龍井茶還以采摘細嫩而著稱,鮮葉嫩勻度構成龍井茶品質的基礎。勤是指采大留小分批采摘,全年采摘在30批左右。
其次,傳統的龍井炒製有一共十大手法:拋、抖、搭、煽、、甩、抓、推、扣和壓磨,不同品質的茶葉又有不同的炒製手法。由於產地生態條件和炒製技術的差別,西湖龍井向有“獅”“龍”“雲”“虎”“梅”五個品類之別。
特級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
春茶中的特級西湖龍井、浙省龍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鋒尖削,芽長於葉,色澤嫩綠,體表無茸毛;湯色嫩綠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帶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濃醇;葉底嫩綠,尚完整。其餘各級龍井茶隨著級別的下降,外形色澤由嫩綠一青綠一墨綠,茶身由小到大,茶條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轉向濃粗,四級茶開始有粗昧;葉底由嫩芽轉向對夾葉,色澤由嫩黃一青綠一黃褐。夏秋龍井茶,色澤暗綠或深綠,茶身較大,體表無茸毛,湯色黃亮,有清香但較粗糙,滋味濃略澀,葉底黃亮,總體品質比同級春茶差得多。
總之,真要說起來,那可就有的說了,而且不光光是龍井,作為產茶大國,國內知名的茶葉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厲害的茶葉也是一抓一大把。
其實說到底,茶這種東西之所以在國內有這麽多的說法,說到底,還是一個文化的事情。
我國因為悠久的曆史,本身就有很多擁有文化底蘊的東西,比如說飲食文化,再比如說酒文化、茶文化等。
不過關於酒文化,周方遠覺得,與其說是酒文化,倒不如說是酒桌文化。我國的酒桌文化和其他國家的酒桌文化都不太一樣,在國內,酒桌文化很重要,談事情,辦工作,很多時候都要和酒以及酒桌說話,不像是國外,喝酒就是喝酒,吃飯就是吃飯,工作就是工作,分的非常清楚。而在國內,酒桌很多時候就代表著辦公桌,所以與其說酒文化,到不如說是酒桌文化。
至於說酒文化,當然也是源遠流長,但如今白酒卻式微,在國外打不開市場,在國內呢,年輕一代對白酒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漸降低。畢竟,和相對溫和的啤酒紅酒比起來,白酒真的是太辣了,大部分是接受不了的。
好了,扯遠了……
再說茶文化,茶文化也是華夏傳統文化裏,非常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不用自誇,我國就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
在華夏大地,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曆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華夏茶文化還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華夏傳統文化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地位,還在酒之上!
我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采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以西南地區為主,二級茶區則是以西北、江北為主,三級茶區就是以華南地區為代表了。同時,茶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華夏文化的內涵的一種具體表現。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與我國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華夏文化特征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我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在長期的曆史發展中,禮作為華夏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華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我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具有華夏特色的文化現象。
茶文化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內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係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陸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視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範,講究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並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而逐漸使人們進入他們的精神領域。
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飲茶過程中,還創作了很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我國茶文化的基礎。
同時茶為一種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長品易健康、長壽,茶品順為最佳、還可作藥用,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華,順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裏有茶順為茗品。
其實還有一點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其實在最早期,茶葉並不是用來喝的。國人對茶的最初認識,其實是從食用開始的,在先秦時代,人們對茶葉最原始的利用方法就是“咀嚼鮮葉”或者“喝其湯,食其渣”。成書於秦漢時代的古書《晏子春秋》就記載說,晏嬰在齊國為相時,以糙米飯為主食,佐餐的菜則包括三種燒烤禽鳥、五種禽蛋,還有茶。這一時期,茶是人們佐餐的一種菜,又被稱為“苦菜”,人們隻是把茶樹的鮮葉采回來,經過清洗,放到鼎裏煮熟,然後連湯帶葉一股腦吃下去。先秦時代的人們普遍認為,茶是一種能夠增加營養、並驅逐毒素的好食材、好藥材。
不過這種先秦時期的粗加工的茶葉吃法,吃起來會覺得茶葉非常苦澀,尤其是單獨吃的時候,口感和味道都很差。所以,後來的古代居民就開始嚐試將飯菜跟茶葉混在一起食用。晉代郭璞在《爾雅》注中說,煮茶需要加入粟米等糧食,還要加入各種調味作料,煮成茶粥來吃。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三國時期,從三國時代開始,茶葉的飲用才算是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也就是用茶餅或者茶團來飲茶。這是因為茶樹鮮葉不僅難以長久保存,而且每年隻有固定的時節才有大批量供應,人們為了長久引用茶葉,將采摘回來的茶樹鮮葉先用木棒搗成餅狀或團狀,通過烘幹或者曬幹之後,茶葉就可以四季隨時取出來,衝飲之後就可以飲用了。加工工藝的進步,也促使茶葉從傳統的羹菜晉升為真正的飲料,從而得以在中華大地上進一步推廣。
不過,這時候的茶水仍舊跟現在的茶水有很大區別。三國時期的張揖在《廣雅》一書中提到,當時川鄂一帶流行采茶葉做茶餅,飲用的時候把茶葉搗碎,用沸水衝好,然後還要加入蔥花、薑片甚至桔子皮。古人認為,隻有加入這些味道很重的調味料,才能有效阻擋茶葉本身的苦澀味道。
到了唐代,宮廷和民間的飲茶之風盛行開來,飲茶的講究也越來越多,人們喝一杯茶,要講究茶好茶具好,而且還要求衝茶的水好。晚唐成書的《資暇錄》中提到,唐代講究生活品質的中等人家,一般都備有全套的茶具,其中包括碾茶泡茶以及飲茶等多種器皿,一整套茶具多達24件。中唐的陸羽號稱“茶聖”,他所作的《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飲茶專著。這時候的唐人已經開始往茶水裏加薄荷、鹽、紅棗了,而陸羽則很不喜歡在茶水中加入各種調味料,他認為什麽都不加的“清茗”茶水,才能充分體現茶香。
唐代的茶葉加工方法已經出現了蒸青製茶法,即將春天的嫩茶芽采下後經過蒸焙,製成散茶。這種茶葉的加工方法已經跟後世很接近了,加工工藝的進步推動了全葉泡茶喝法的推廣,也就是不再喝茶之前研磨茶餅製造茶屑。但是蒸青法一直到南宋才得到普及,終於取代了茶餅。而在陸羽所生活的唐代,他注定是一個孤獨的清茶愛好者。
而在元代,人們又將“蒸青法”發展為“炒青法”,終於徹底宣告了團茶時代的結束,而且由於炒青法推廣之後茶葉的味道比之前強出太多,碧綠的茶水中有清香更有回甘,茶葉口感的提高,最終推動往茶水裏加各種調料的飲茶風俗逐漸消亡。
至於說再往後,那就不用說了,現今流行的喝茶方法,已經完全是清茶的方式了,像是唐朝那樣的喝法,這會兒已經見不到了。
至於說更加誇張的抹茶,國內也很少能見到,見到的,也基本上是用在甜點等方麵。這東西,在扶桑比較流行,說起來,扶桑那邊喝茶,最初也是從華夏傳過去的。大抵就是隋唐時期吧,這段曆史很多人都是熟悉的,就是扶桑遣僧人來華夏學習,當時甚至還有留學生呢,然後就把很多華夏的文化帶入到了扶桑。比如說已經被本土化之後的佛教,比如說唐刀的樣式,很多很多,真要說的話,其實扶桑的文化裏,有很大一部分都和華夏脫不開關係。
茶文化,算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要麽怎麽能稱之為文化呢,因為它具備傳播性,具備一定的侵略性,能改變部分人的行為習慣,就能稱其為一種文化傳播。
隻是這東西吧,對老百姓來說還是有些遠了,而且幾遍對於上層來說,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隻能是徐徐圖之什麽的,反正很是麻煩。
周方遠不懂茶,但這並不妨礙他享受茶的美味啊。喝一口,口齒留香,抿一下,整個人似乎都被衝刷了一遍。至於說大馬哥這邊的茶,不用說,那肯定是好茶啊,現在大馬哥也有錢了,或許現金沒有多少吧,但阿裏發展到今天,他本人也早已經過了需要為錢操心的階段,已經可以真正的享受生活了。之前的酒,美食,還有現在的茶,其實都屬於享受的一部分。以後有機會的話,周方遠決定送一批自己莊園裏產的雪茄和紅酒,也拿出去送送人,提高一下逼格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