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嚐宋(美食)> 第6章 你有吃的嗎

第6章 你有吃的嗎

  蘇蘅不是沒有眼力見的人,自然知道情人小別後乍見時情義最濃,最討厭有人橫在中間。


  她不想做討厭的人,見蘇璞要往江行首的小樓去,尋了個由頭說讓他且先去,自己逛逛後一會兒再過去。


  蘇璞走後,那媽媽帶來兩個一青衫一白衫的男倌,獻寶似的推到蘇蘅麵前,諂媚道:“小娘子,這兩位是剛才從臨安選來的小倌,上至作賦吟詩,下至飲酒關撲①,樣樣精通,您看……”


  蘇蘅知道本朝民風開放,女子地位較之前代已經大大提高,女子如她一般穿男子裝束玩逛很常見,多是為了時髦而非遮掩身份,有點像今天的“男友風”。


  老鴇的眼睛毒辣自然能夠認出她是女兒身,所以直接稱呼她為“小娘子”也不奇怪。


  但是,認出來歸認出來,這樣像推銷物品一樣精準地推銷自家的男倌,這事兒蘇蘅好像還沒有辦法接受。


  那兩個男倌聽從媽媽的話,上前要來招呼蘇蘅,一青一白,像白娘子和小青把蘇蘅這個弱質纖纖的許仙夾在中間。


  蘇蘅隻得晃一晃手中的小紗燈,側身站出來,說自己在這琅嬛院中已有相熟的小倌,不必他二人伺候了。


  這媽媽乃是人精,蘇蘅既是生臉,哪來的“相熟小倌”,這麽說隻不過是不喜歡眼前這青白兩位郎君,既然如此,也便也罷了。


  那媽媽略冷了冷臉,隻道若是蘇蘅看中了誰,隻管來找她便是,旋即攜兩位男倌離去招呼別的女客。


  ·

  琅嬛院是東京城中數一數二的高樓,三層相高,五層相向,各有飛橋欄檻,明暗相通。飛橋之上均有小小亭台,高懸著巨大的玳瑁燈,周遭欄楣夜點紅紗梔子燈,頗有眾星拱月之感,因此名為摘星亭。


  美則美矣,但是……蘇蘅心中腹誹,路標長得差不多很容易迷路的啊!


  她逛夠了,估摸著時間想去找那江行首的住處蹭湯團吃,找小廝問路,隻道諸位行首們的居所都是單獨一處的,他們不便帶路,隻要穿過飛橋上的摘星亭往前百步左拐即可。


  無論是這小廝還是蘇蘅自己,都高估了她認路的能力。


  蘇蘅在這幾座差不多的飛橋上的亭子前後繞來繞去,就是找不到路。


  冬夜朔風凜冽,吹卷得衣角振振作響,冷得要命,她還是找不到江行首的住處。


  前世低血糖的毛病就算換了副身子也還是沒有變,蘇蘅餓得有點懵,腳步遲鈍,虛浮地飄起來,眼前白白的一片模糊起來。


  她心裏忍不住罵了不靠譜的蘇璞一萬遍,早知道讓她在街邊買點吃的東西墊墊肚子也好啊……


  正想著,腳下一崴,手裏的紅梅縷金小燈球兒掉在地上,但她沒有如她自己預想的那樣摔在地上——有人從背後扶住她。


  她垂頭瞥見一截眼熟的細棉白襴袖子,隻以為是蘇璞來找她了。


  她腳下正發軟,當然也沒好氣,索性就著他手上的力氣往下墜,有氣無力地質問他,“你怎麽才來找我,為了江行首的那口湯圓,你當真見色忘……”


  她靠著身後那人的手慢慢轉身,看見那人的臉,嗔怒的怨氣剩了半截堵在嘴邊——竟不是蘇璞。


  眼前的人身量高而修長,蘇蘅哪怕仰起頭,也隻勉強看見一張薄薄嘴唇和一管漂亮鼻子。


  這人低下頭,仿佛在打量她。


  摘星亭頂上的玳瑁燈周遭是一圈極薄的羊皮鏤刻飾物,光線便由此中透露出來,那白衣郎在昏黃花燈下微微彎腰,映著清寥光華,俊秀挺拔,如鶴林玉露,如玉山將傾。


  夜風把蘇蘅掉落的小燈球兒骨碌碌吹跑了,燈球兒斜躺在地上,內裏的燭火卷起灩灩絲絹,成了一團小小的火。


  他不禁轉臉去看那燃燒的小燈。


  一轉臉,那光亮正好落在他的眼睛裏。琥珀色的瞳仁,清澈得像幽幽泉水,沉默而冷淡。


  蘇蘅離這人很近,視覺模糊,但嗅覺卻異常的靈敏起來。時人極愛熏香,走到哪裏都是香風一片。而這人的身上卻幹淨,沒有任何氣味。


  他衣著清寒單薄,背脊挺得很直。袍服漿洗得發白,略發硬,摸起來帶著一點固執的澀意。


  這把他同包括蘇璞在內的琅嬛院中的任何王孫公子身上帶有的輕狂風流撇清了關係。


  蘇蘅的手還攀著他的袖子,春蔥般的指頭上十點淡粉印在白襴上,晃眼。


  她注意到他的前襟沒有金花。


  “這位郎君,”低血糖的感覺來得這樣凶,蘇蘅感覺自己的腋下和後脊梁的每一個毛孔都在冒冷汗,眼神光也漸漸散開,什麽都看不清。


  感覺到身體無力地漸漸往下滑,蘇蘅舔了舔嘴唇,聲音虛弱,千言萬語勉力匯成了一個短促問句,“你有,吃的嗎?”


  薛恪不動聲色地看住了眼前的女子。


  時隔一年,她竟陰魂不散地又出現在他麵前。


  她出門的排場一向是東京城內少見的張揚,鮮衣駿馬,身後至少跟著十餘仆從。


  怎的現在一個人在這冷風中,搖搖欲墜的模樣?


  薛恪下意識地扯了扯嘴角,這次又在玩什麽花樣?

  他左臂的傷雖愈合了,卻隻能保持微微彎曲的曲度,永遠不能伸直。此刻正因承受著對方下墜的重量,隱隱作痛。


  薛恪試圖撤出自己的手,未果。


  她抱得這樣緊,如同溺水的人抓住一根浮木。


  他麵無表情,“又是你,你到底想做什麽?”


  蘇蘅再無力回答他的問題。


  在她終於暈倒之前,她的耳畔聽到有人遠遠跑過來,帶著呼嘯風聲,急急叫他的名字,“叔夜、叔夜,你叫我好找!……這是……怎麽是她!她又怎麽了?……”


  人的聲音又近又遠,最終拉成刺耳的蜂鳴聲,然後她又一次直挺挺地昏倒在他的臂彎之中。


  一如當年太學門口,她不由分說地從天而降,砸進他的懷裏。


  ·

  江雪吟從來沒有見過這麽能吃的人。


  漫說江雪吟沒有見過,蘇璞也沒有見過蘇蘅這麽能吃的時候。


  蘇璞和江雪吟兩人聞訊趕去把蘇蘅帶回來時,她臉色慘白,牙關緊咬,額頭掛著豆大的冷汗,嚇了眾人一跳。


  琅嬛院中的大夫撬開蘇蘅的牙關灌下去兩碗飴糖水,她才悠悠醒轉。


  蘇蘅醒來後第一句話是,好餓,有吃的嗎?

  幸而今夜的主角雖然是湯圓,但桌上還是備了小菜,本是江雪吟為蘇璞準備來佐酒的,清淡家常。一碟油炸羊頭簽,一碟香酥燜仔魚,一盤香蕈炒腰花,一碟醬瓜並著雪裏蕻炒的香辣雉雞塊,一盞火腿筍片蒸的糟鵝掌,還有一碗烤鴨架子煮的黃芽菜。


  婢子懂事,端來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給蘇蘅。


  人餓的時候,味覺變得很遲鈍,什麽酸甜苦辣、什麽香嫩爽滑都要退居二線,吃飽才是第一位的。


  這個時候,什麽都比不上一碗白米飯。


  蘇蘅拿起筷子,撩起袖子,風卷殘雲般填一碗米飯下肚,還覺得不夠,江雪吟貼心地讓婢子又給蘇蘅添了碗飯。


  一調羹喝湯一筷子吃菜不過癮,蘇蘅想了想,幹脆把米飯倒扣泡在黃芽菜鴨湯裏,就著爽辣的雪裏蕻吃湯泡飯。


  她充分發揮原來當美食博主的特長,吃得又快又多又幹淨,最後端起碗將碗底的湯喝了個精光,這才覺得好多了。


  蘇璞看著自家妹妹餓極了的吃相,仿佛不認識蘇蘅了一樣,半晌才道:“阿蘅,若我知道你餓成這樣,方才絕不會攔著你。”


  飽食後冷汗就止住了,手腳也就有勁兒了,那種吃飽了的愉快和滿足是難以形容的。


  半刻鍾後緩過勁兒、恢複了精神的蘇蘅捧著一碗熱熱的桂花乳糖圓子小勺小勺地品嚐,和剛才狼吞虎咽的樣子判若兩人。


  蘇蘅有點不好意思。


  人餓極了的時候吃相不會太好看,是以她現在格外淑女,以彌補一點自己剛才丟掉的風度。


  蘇璞知道是自己的緣故才叫妹妹暈倒,他想說話,卻見蘇蘅狠狠瞪了他一眼。他自知理虧,隻得略帶尷尬地笑笑。


  江雪吟在風塵中多年,是如何冰雪聰慧的人,怎麽會看不出蘇家兩兄妹在置氣,況且今晚蘇蘅出事,也有她的責任。


  她走過來,對蘇蘅歉然道:“蘅妹妹,今晚原是我的不是,叫子玉分神,疏忽了你。”子玉是蘇璞的字。


  蘇蘅一向對好看的人大度,對江行首這樣溫軟的大美人更是好脾氣。


  她想了想,原身從前在公主府許是從來沒餓著過,所以連周圍的人連帶著她自己都不知道她有這個毛病,又如何能怪蘇璞。


  蘇蘅方才吃完飯,回過神來便覺得有些不對勁:在她動筷子以前,蘇璞江吟雪二人未動桌上飯菜,酒卻下去了半壺。


  看見江雪吟走過來時眼眶紅紅,並不直視蘇璞,臉頰邊還有被淚水衝掉尚來不及補的鉛粉痕跡,又聽她話中說“叫子玉分神”,蘇蘅心下頓時明白了:她的哥哥蘇璞和江行首並非如她所想的因纏綿而忘時,兩人大概是吵架了。


  人在盛怒之中,時間流逝是不知不覺的。


  看來袁碧雲在蘇璞身上留下的示威似的香味果然起了示威的效果。


  既然如此,蘇蘅是大度的小姑娘,也便不想再責怪蘇璞。


  此間氣氛略尷尬,隻聽蘇蘅甜甜開口:“聽哥哥說,江姊姊做的乳糖圓子東京城中無人可比,今天一嚐,當真是如此。”


  這湯圓不同於蘇蘅在別處吃到的,做得異常精致。圓子隻有櫻桃大小,牛乳和著糯米粉做的雪白外皮,上麵撒了淡黃色的桂花蜜。咬開內裏是陳皮紅豆沙熬的餡兒,間或還能嚐到裏麵顆顆完整而粉酥的紅豆粒。


  這湯圓較之蘇蘅曾吃過的芝麻大湯圓最不同是,它的餡兒並不太甜,反而是加了桂花蜜的湯水有淡淡清甜。


  牛乳香,江米香,陳皮香,紅豆香,桂花香,幾種香味極好地融合,吃下去不哽不膩,足見製作者的用心。


  江行首抬眸,對她微笑,“果真,他真的這樣說?”雖是對蘇蘅說的話,卻是說給另一個人聽。


  蘇蘅遞了個“我都懂,不用謝”的眼神給蘇璞,然後低下頭去乖乖吃湯圓。


  忽然,蘇蘅想到什麽似的,抬起頭,問江吟雪,“江姊姊,琅嬛院裏有一個叫叔夜的男倌嗎?今晚是他救了我。”


  作者有話要說:①關撲:即賭博。


  ——————————————————————


  薛恪:蘇小娘子,你是碰瓷專業畢業的嗎?


  蘇璞:我妹妹是飯桶我為什麽不知道?


  ——————————————————————


  低血糖真的很可怕,天旋地轉,渾身冷汗,接近瀕死的感覺。一日三餐,好好吃飯,真的很重要。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