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小餅如嚼月
金風薦爽, 玉露凝霜,正是八月十五。
光明巷尾,青蘆小院。
秦顯看著薛恪送來的禦賜中秋藥酒, 頓了頓,低聲道:“多少年不喝酒了……這流光酒我是沒有福氣消受了, 這酒你拿回去吧。”
薛恪靜靜坐在充滿藥香的灰暗室內。
“恪兒,”秦顯笑了笑, 眼神中有揮之不去的悲哀,“這十年過去,我已經不是你當年的那個秦叔叔了。”
薛恪垂下眼眸。
眼前的秦顯的確與他記憶中意氣風發的秦叔叔判若兩人。
薛恪從來沒有見過自己那曾經聲名赫赫的爺爺, 也沒有見過戰死沙場的父親, 自幼年起,秦顯叔叔便是如同父親一般的存在。
是他不顧身後追捕的官兵護送懷有身孕的母親逃出汴京;
是他在母親和幼年的自己生活難以為繼的時候頻頻送上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
是他在母親狂怒著斥責少年貪玩的自己時,擋在他麵前, 生生接下了母親劈在麵頰上的巴掌……
直到母親改嫁前, 他一直仰視的秦叔叔, 背著母親帶他偷喝了第一口酒的秦叔叔,那個中氣十足笑一聲整個胸腔都在嗡動的中年人,已經變成了如今眼前兩鬢灰發如衰草的老朽。
人非草木,他並不是不心酸的。
他知道秦顯住在著魚龍混雜的瓦子街社中, 交往三教九流的人, 一點一滴從汴京的角落搜尋與薛氏案有關的線索, 夙夜難寐,苦心經營多年,才使得身體狀況變得很壞,不能自醫。
薛恪舉目看秦顯,良久, 終於開口,“秦叔叔,薛氏之案已經拖累了您許久。我和母親是得蒙你的照顧才能活下來,如今母親已經仙去,而我亦成家立業。”
他的目光寂寂,其下卻湧動著經年壓抑的鋒芒,“少年時無力,而今時不同往昔,必不至使眾人之功徒勞。此案是薛氏家事,不應當再成為您的牽絆。”
的確,今時不同往昔,賈岩鬆被削去樞密使一職,便是疾風驟雨前的轟隆雷聲。
秦顯看著薛恪平靜說出這番話,雖然知道他是為了自己好,卻還是難抑心中的激憤。他霍然站起來,不知是氣還是急,古井般無波的混濁眼睛登時銳利起來,長須亦顫動。
“什麽叫拖累?要不是先翁將我從馬蹄下救下,我早就死了!我這條命,從那時候開始,就是薛氏一族的!”
士為知己者死。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日夜響徹在他的腦海中。
遑論薛崇越對他還有救命之恩。
為薛家翻案一事對秦顯的意義,已經不是簡單的忠誠可以概括的了。它成為了一種執念,而這執念成了支撐秦顯活下去的理由。
薛恪不再多言,亦無需多言。
他起身,並手加額,躬身向秦顯行禮。
薛恪要離去時,立侍一旁的童兒將他掛起的廣身常服外袍取下來。這外袍的袖子極寬大,童兒不慎,一枚香囊從袖袋中掉落出來。
薛恪快步上前拾起這香囊,拍落灰塵,揣入懷中。
秦顯也看到了這香囊。
這香囊用料極好,做工卻極差。針腳雖然細密結實,縫得卻歪歪扭扭,國朝亦找不出幾個這般手藝的女紅。圖案也很可笑,不是常見的青鬆白鶴或是竹梅龜魚,而是一隻帶著襆頭的小豬,簡直匪夷所思。
而薛恪卻極珍視的樣子。
秦顯深深看了薛恪一眼,隨即了然,“這是那位郡君送你的罷?想來,今上的賜婚,你是滿意的。”
薛恪並不否認。
秦顯久久無言,平靜蒼老的聲音在薛恪走下樓梯的那一刻才響起。
“你怕拖累我這老頭子,難道不怕拖累那女娃娃麽?此事若有萬分之一不成,她便正如你母親當年。此事若有千分之一不成,她將與你一道萬劫不複。你母親心性堅韌,尚且熬不住改嫁了他人,那朝陽郡君自小嬌生慣養,該當如何?”
·
在本朝,中秋節這日,最重要的不是月餅,而是美酒。
時人還沒有將中秋節變成月餅節,雖然拜月是需要點心糕餅作為祭品的,但是也並非必不可少的。而中秋賞月、飲酒放燈,從唐時便流傳下來的習俗,至今仍是如此。
蘇蘅原以為可以在中秋這天吃上月餅,但聽春娘這麽說,不由失望地“啊”了一聲。
她不解地問:“怎麽選在中秋這時候喝酒呢,有什麽說法嗎?”
對於蘇蘅這種吃貨來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確很唯美,但是再唯美,沒有吃到肚子裏的月餅踏實。
春娘笑著為她解惑,“一則是京中人本就好飲酒。京中人本就好奢靡熱鬧,多王孫公子、富家巨室,借著過中秋的由頭宴飲,登臨危樓,憑軒賞月。你想,筵席一擺開,這時候吃月餅哪有喝酒來得盡興?”
蘇蘅想了想,覺得十分有道理,小酌怡情嘛。
春娘又道:“二則是,八月份正是各大酒務酒庫新酒上市之日。每到中秋節前,各個酒店都會裝飾一新,就是為了賣這新酒。剛上市的新酒最是甘美,因此家家戶戶都會去買。久而久之,也便成了風氣。”
旁邊負責買菜的幫廚補充道:“小娘子這幾日是沒出門不知道,現在才剛過了正午,酒家的酒早都被買空了。街市上的酒家亦都撤下了鋪門上的醉仙錦旆、花頭畫竿,自己也回家過節去咯。”
眾人這麽一說,蘇蘅突然聯想到前世看過的書,文學情節和社會經驗融會貫通,這才有恍然之感。
難怪《水滸傳》裏幾處寫到中秋時,無論是九紋龍史進還是行者武鬆,都少不得喝得大醉;又難怪蘇軾《水調歌頭》的序寫道自己中秋夜“大醉,兼懷子由”。有此節俗,真真是“年年當此節,酩酊醉醺醺。”
幸而春娘早早便釀製了中秋要喝的桂花甜酒,壇蓋子一揭開,立刻便能聞著陣陣令人愉悅的桂香酒香。
張春娘見蘇蘅還是念念不忘要吃月餅,便溫言問道:“小娘子既然想吃月餅,上次釀酒的桂花還剩了不少,不如我們做桂花飴糖月團吃,可好?”
春娘善解人意,蘇蘅自然是千肯萬肯。但是轉念一想,既然是要喝酒,那麽甜餅肯定沒有鹹餅適口。
蘇蘅搖搖頭,悠悠道:“糖桂花月團雖好,榨菜鮮肉月餅卻更妙。”
“鹹月餅,還是肉的?聞所未聞呐!”有幫廚小聲議論。
“不就跟普通燒餅一樣麽,怎麽聞所未聞了?我看前幾日買的古樓子你不是也吃得挺高興的?”那幫廚的同伴也小聲回嘴。
饒是張春娘見多識廣,也不免詫異,奇道:“月團居然還有鹹的?”
蘇蘅笑一笑,別說本朝人民不知道月餅還有鹹的,前世的她也是長到二十歲才知道,原來除了金黃圓方、外觀精致的廣式月餅之外,居然還有層酥相疊、皮層酥鬆的蘇式鮮肉月餅。
蘇蘅記得前世看過一個帖子,問在所有的節日吃食裏麵,大家最喜歡哪種。
餃子當仁不讓地名列前茅,接下來是粽子,區區小月餅,隻能和湯圓並列,排到第三四的樣子。
這和蘇蘅心裏的排名差不多,這說明雖然眾口難調,但是大數據上國人的口味還是很相近的。
小時候的心性也單純,過什麽節日都無所謂,主要指著過節學校能放假和回家能吃頓好吃的。因此對於食物的情感就反客為主,影響了她對節日的期待。蘇蘅從小對中秋節的感情比較淡泊,仔細想想,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真的不喜歡吃爸媽買的那些硬梆梆的廣式月餅。
後來長大兼職做了美食博主,見識得也多了。這才知道廣式月餅有個“回油”的過程,買回來放幾天,等內裏餡料的油和餅皮裏的糖慢慢滲出來,餅皮才會漸漸回軟,這時候吃起來才香軟濃厚。
前世蘇蘅爸媽不懂吃的,回回上街都挑現烤出爐最熱乎的月餅買回來給她吃,難怪硬得硌牙。
有一次無意中嚐到了現烤的榨菜鮮肉月餅,這才改了對中秋節吃月餅的偏見。
剛出爐的鮮肉月餅飽滿、周正、燙乎乎。稍微精致點的才會在表皮上印著個紅圈圈,寫著“鮮肉”二字,但和網絡上走紅的外表精致的月餅,諸如流心奶黃餅皮、蓮蓉月餅、豆沙月餅、冰皮月餅比起來,這可算是非常樸實無華了。
蘇蘅原本也沒什麽期待,隻覺得這月餅烤得恰到好處,焦黃,酥香,像一個個撒著黑芝麻的小餑餑。
於是咬開一口,頓時有驚豔之感。
餅皮薄酥,鹹香,還柔韌,滲著豬油香,並沒有像她想象中的那樣一咬滿地掉渣。層層疊疊的月餅皮裏,裹著一顆緊實的大肉丸子和鹹香的榨菜粒。咬下去即刻溢出滿口豐腴鹹鮮的肉汁,酥皮便在這肉汁中融化了,順著嘴角吱吱流油,鮮燙到眼睛都眯起來。
她從此變身鹹月餅的忠實擁躉。
蘇蘅想起前世自己那副沒出息的樣子,不由笑了起來,手中揉麵的動作卻依舊利落。
麵粉是用上等麵粉篩出來的細麵,時人稱作“飛麵”。以豬油、涼水和麵,做成水油皮子,揪成劑子。一個劑子內包一小團油酥麵,以擀麵杖擀成牛舌狀,前後疊起來變成方形後,再擀為團,再疊為方形,如此反複,烤製出來的月餅皮子便是層次分明的酥脆。
肥瘦相間的豬肉餡加入榨菜粒、小蔥、芝麻香油、少許鹽、糖、秋油、黃酒拌勻,攪打中蘇蘅又慢慢加了清水進去。
“這叫‘打水’,這般攪打出來的肉餡格外鮮嫩多汁呢。”幫廚在給圍觀的婢子解釋道。對於蘇蘅的廚藝和技巧,他們早就見怪不怪了。
蘇蘅聞言笑起來。挺好,還有廚藝經濟人了,倒也不用她自己親自給小婢子們答疑解惑了。
皮子包住擠成丸子的肉餡,收口,稍稍一拍,就拍成了厚厚小餅,沾上一層芝麻,送入爐炕中烤熟便成了。
這邊春娘也沒閑著,用蘇蘅剩下的飛麵做了糖酥月團,這是到時候分發給府中下人們吃的。
糖酥月團外皮的做法和鮮肉月餅差不離,隻是在油酥中還摻了奶酥,聞起來便香甜。
鬆仁、核桃仁、瓜子仁還有各色幹果磨碎,加些許冰糖和豬油作餡,也是揪成劑子,壓成小餅,印上紅菜汁點的小花,上爐烤熟。
蘇蘅瞅著,這不是前世黑紅黑紅的五仁月餅的前身麽?
沒放那些亂七八糟的青紅絲、冬瓜糖,這糖酥月團看起來一點也不暗黑奇葩,還很誘人。
因著糖酥月團裏麵的餡兒都是現成可以吃的,所以烤製的時間也短,比鮮肉月餅還早出爐。
蘇蘅掰了一塊嚐,唔,好吃!入口軟而不黏,甜而不膩,其間還夾著烤過的堅果粒天然的甘香和油脂的芬芳,還有濃濃的奶香味。
這糖酥月團要是放在現代,也有變成網紅月餅的潛質。
她吃著,一轉頭,旁邊的人不見了——大家都圍到爐炕邊上去了。
好香的鮮肉月餅!
蘇蘅做的月餅一出爐,鹹鮮的油酥香、肉香、芝麻香撲鼻而來。眾人不約而同地“咕咚”咽了口口水,渾然把剛才對異端鹹月餅的排斥拋到了九霄雲外。
蘇蘅笑吟吟,道:“吃這個月餅的第一要義啊,就是不怕燙。肉汁越燙嘴,就越鮮。”
眾人就差喊出“我不怕燙”這句話了,紛紛顧不得燙,抓起個鮮肉月餅趁熱咬下去。餅皮烤得微黃,又軟又韌卻層層起酥。因為肉餡攪打得極到位,一咬下去,肉丸飽滿緊實,有種爽脆彈牙的口感,汁水帶著油香在口中溢濺出來。榨菜的加入是絕對的畫龍點睛,既提鮮,又增加了脆嫩口感,登時把剛才的糖酥月團比了下去。
意猶未盡,意猶未盡啊!剛才是誰說鹹月餅奇怪來著?
見眾人吃完了手中小小一塊鮮肉月餅,依依不舍的眨巴眼睛看她,蘇蘅無奈,指了指剩下的榨菜鮮肉月餅,道:“你們吃吧,我再做一爐便是。”
作者有話要說:·標題相傳是蘇軾寫月餅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但應係偽作。
·女主沒有覺得五仁不好吃哦,是她爸爸媽媽不會買才造成她小時候的誤解。我覺得五仁和鮮肉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