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州府解試
「喝什麼酒!」
楊青仁捂著錢袋子道,「你們可別想打我錢的主意,我還得請先生考科舉的!」
「你終於想開了?」
「你終於想開了?」
趙盼兒和孫三娘同時驚喜的說道。
她們怕他因為科舉的事情再受刺激,雖然想讓他科舉,一直忍著沒說,現在聽到他這麼說,自然是驚喜萬分!
楊青仁點了點頭道,「所以,為了科舉,我決定把玩吧轉讓給別人,正好池衙內有興趣,我打算就轉讓給他!」
宋引章有點不舍道,「楊官人,那每天都有那麼多真金白銀進賬啊!」
趙盼兒卻是同意道,「對,就應該關了,我們有這間茶坊就夠了,楊青仁,你一日三餐交給三娘,日常生活交給我和引章,你就只需要讀書就好了!」
孫三娘點頭道,「應當這樣!」
宋引章見兩人都同意,只能同意道,「那好吧!」
楊青仁點了點頭道,「那趙盼兒,我等下把我在船上作出的5首詩詞寫出來,你掛在茶坊里,你不是說最近茶坊來了許多文人雅士嘛?讓他們評鑒一番。」
趙盼兒點了點頭,若有所思道,「若你要在秋試的之前已經名滿京城,定可以吸引到旁人的注意,說不定就有大儒收你為弟子!」
「我不是這個意思!」楊青仁解釋道,「我就是讓你把我寫的詩詞掛出來,多吸引點客人前來而已,至於弟子什麼的就算了,我不願意在站隊,考慮人際關係,我也不想人人都喜歡我,我只想做個孤臣!」
「孤臣?!」
趙盼兒聽到他這麼說,腦海里突然出現了涇渭分明的朝堂上,楊青仁一個人面對群臣和官家的身影,感慨道,「你選的這條路不好走啊!稍有不慎………」
楊青仁笑道,「我只想在能保護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前提下,多做一些事罷了!」
孫三娘則是好奇的拉著宋引章小聲問道,「引章,什麼是孤臣?」
宋引章看了看他們,小心解釋道,「就是在朝堂上不站任何隊伍,不趨炎附勢,不追求名利之人。」
孫三娘不解道,「這般不好,那他要當這個孤臣圖什麼啊?」
宋引章眼裡閃過一絲崇拜道,「只圖心中的理想,我真傻,早在楊官人作出那首大志向的詩詞的時候,就應該知道他的理想。」
孫三娘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不明覺厲,看著楊青仁覺得他很厲害。
楊青仁很不習慣她們那麼崇拜的看著自己,開口道,
「好了!不說這些了,我們還是喝酒慶祝吧!」
趙盼兒同意道,「那就慶祝吧,引章和我去把好酒拿出來,三娘去做幾道拿手的小菜,楊青仁你就等著就好!」
一頓飯吃過,楊青仁回到房間,躺在床上開口道,「系統?你在嗎?」
「學霸系統還在嗎?我要充值!」
「…………」
第二天,
楊青仁就和池衙內商量了轉兌的事情,並且還保證會寫下不少於十五個的劇本殺的劇本,還會指導他開設犯罪現場。
密室逃脫他想了想還沒是沒提供給池衙內,畢竟現在身處古代,整個宋朝上上下下就少有不迷信的,整嚇人的東西,沒準兒還真會嚇死人。
店鋪加創意,一共換得了1000兩黃金,池衙內也不是省油的燈,拿到劇本的當天,就把這個玩吧通過他的渠道開了多家,十二少也終於成了十三少。
接著在花費了一些銀子的情況下,入了開封府的學籍,正式成為一名學子。
準備妥當,楊青仁開始正式的學習起來,在請來的先生指導下,他不需要考慮詩詞這一項,只需要把重點放在墨義和策論上面。
墨義,就是相當於現在的簡答題,只要熟讀經文和各類註釋文字,就可以答出來,很簡單,一般會出多道,就是考驗考生的應試能力,這一點對於楊青仁這個在應試教育下長大的人來說,無疑是最簡單的,只需要背背背就可以。
而策論,則是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不僅考驗考生對當今世道的認知,還有解決事情的能力,這是對於考生綜合能力的考驗。
策論對於楊青仁是最難的,他就像一個小白一樣,從頭開始學習文言文的書寫,語句的通順,用詞的準確性,避免出現詞不達意的地方。
……………
夏去秋來,轉眼間楊青仁就學習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準備參加開封府解試。
來到考試這一天,
趙盼兒還有孫三娘、宋引章,一起送楊青仁到了考場門口,為了能夠送他來考試,茶坊已經休業了。
看見門口排了長長的隊伍,孫三娘感慨道,「我們已經來的夠早了,沒想到竟然還有這麼多人!」
宋引章笑道,「三娘姐,這都是正常的,在咱們臨安府每年的考生也不少。」
趙盼兒點頭道,「人數多就是因為好多落榜的考生還會參加科舉…………你看前面那位,看樣貌都已經過了不惑之年,還照樣參加。」
楊青仁看著也就是個鄉高考的人數,回應道,
「還行吧,人不算多!」
看了看還不知道要排多久的隊伍,他轉身看了看好像送孩子高考的三女,不習慣道,「你們先回去吧,這裡人多眼雜,你們不用陪著我了,快回去吧!」
趙盼兒搖頭道,「茶坊已經休業,我們三人也無事可做,倒不如看著你進去,我們再回去。」
宋引章也點頭道,「楊官人,今天可是你重要的日子,我們得陪著你給你加油鼓氣。」
孫三娘則是開口道,「你不要緊張,先生不是說過了嘛,以你的能力只是一個小小的州府解試不難!」
門口除了排隊的學生之外,還有替學生送行的家屬,帶學生來考試的夫子。
趙盼兒、宋引章、孫三娘的姿色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
看著楊青仁有三美相伴,眾人都對楊青仁有關注,有羨慕,甚至還有些仇視,議論紛紛的。
孫三娘那麼膽大的女子都有些不自在起來,更別說趙盼兒和宋引章,三個女子把聲音都放得小小的。
人聲嘈雜,楊青仁不湊到近前,根本聽不清她們在說些什麼。
這一場面讓眾人看到,又是一番羨慕和嫉妒。
等了沒多久,前方的鐵門打開。
有官差敲著鑼走出門,大喊道,「考生進場!」
門口的眾人喧嘩起來,家人或者老師們紛紛做最後的叮囑。
考生們排著隊,有秩序地進入了考場。
楊青仁也跟三女告了別,排著隊向前慢慢的挪動。
好不容易進了考場之後發現,裡面依然是大排長龍。
楊青仁又排了將近一個時辰。
終於排到他了,第一步,先是核驗考生的身份。
楊青仁遞上了自己的戶籍文牒。
那負責的衙役看過了文牒,又問了他幾個問題。
問完之後,衙役又指了指旁邊的一個小房間,讓他進去。
進去之後,看到房間中有幾排架子,一排架子上面掛著內衣,外衣。一排架子上則是各位考生的衣服,雜亂的堆放在一起。
這是防止考生在身上夾帶小抄,需要把原來的衣服換成統一的服裝。
楊青仁沒有想到一個州府解試就如此嚴格,更加佩服那些在科舉考試中作弊的人,是真的有本事。
負責換衣服的衙役接過楊青仁換下來的衣服,仔細的檢查起來,接著扔到了一旁。
接著在他身上,頭髮里能夾帶小抄的地方全都摸過一遍。
檢查過後,才讓楊青仁去把架子上的內外衣穿上。
接著又帶著楊青仁從另一個門走了出來,就看到了一排一排窄小的格子間。
按照號碼,楊青仁找到了自己的那個小隔間。
這個小隔間裡面有一個木頭的橫板,搭在磚牆上充當桌子。
一個三根木條拼湊的簡易凳子,旁邊還有一個夜壺。
楊青仁打量了一下夜壺的口,比脈動還要大些,滿意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