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第495章 一個不走
一文錢逼死英雄漢,房間裡面眾人一陣默然,顧柏墨說的也是實情,一心追求理想追求藝術,完全不管老婆孩子在餓的在家裡床上打滾,這是一種極不負責的行為。
何向東面色如常,笑了笑,誠摯道:「老顧,我都能理解,真的,你是一個負責任的丈夫,負責任的父親,不管怎麼樣,咱們都是朋友。等園子以後好過了,你再回來也是一樣,我何向東絕對舉雙手歡迎。」
李泉江臉色也黯淡了幾分,他和顧柏墨是一場買賣,顧柏墨要是走了,他們倆也得裂了,他跟顧柏墨搭檔挺開心的,可惜啊。
顧柏墨搖搖頭,壓壓手道:「你著什麼急啊,我話還沒說完呢。錢是很重要,我是有家人要照顧,但我現在白天開出租的錢是夠養家的。以前晚上來說相聲,還能補貼點家用,現在來說相聲就當是娛樂休閑吧,總不能光幹活,沒有娛樂吧。」
何向東頓時大鬆一口氣。
李泉江也露出了笑顏。
張文海笑罵道:「哎喲,你這大喘氣的嚇唬誰呢,我年紀可大了,要是被你嚇出個好歹來,你可賠不起啊。」
顧柏墨仰頭笑著:「哈哈……您老碰瓷兒可不行啊,不過醜話說在前頭,我可以在園子裡面說相聲不要錢,這是因為我家裡現在情況還可以,可是萬一哪一天出什麼事了,我開出租也掙不來錢了,那時候恐怕我就……」
何向東道:「您放心,您的家人永遠都是排在首位的,向文社也永遠會有您一個位子存在,不管您是走是留,我都歡迎,向文社裡的文哏巨匠永遠是你。」
「好。」顧柏墨重重點頭:「只要我還說相聲,我就一定會在向文社說,只要你們不趕我走,我就永遠留在這裡,這裡是我見過最好最舒服的一個真正說相聲的地方。」
何向東站起身,抓住了顧柏墨的手臂,感動道:「有您這句話就夠了,一切都夠了。」
顧柏墨也是重重點頭,兩個大男人在此刻都動情了,男人之間的感情,男人之間的友情,男人之間的承諾,都在這緊緊一握之中。
現在最後還剩下沒表態的就只有李泉江了,恰恰這個人才是這裡最大的變數,原因很簡單,他是全職在向文社說相聲的,就光拿向文社工資的,沒有別的收入。
張文海和範文泉都是有退休工資的人,顧柏墨白天開出租的,他們都能養活自己,一時半會兒不拿錢也無所謂,李泉江不拿錢就得餓肚子了。
一時間,房間裡面氣氛尷尬起來了,剛才的豪言壯語同舟共濟讓大家都忽略掉李泉江的特殊情況了,或者說大家長期以來都是一直在下意識忽略李泉江,這人太低調了,低調到都快讓人無法發現到他的存在了。
李泉江是中年人模樣,也是民間藝人出身,民間說相聲的日子都過的很慘,也掙不到什麼錢,一直顛沛流離,他到現在媳婦都沒有娶上一個,都還是單著的呢。
李泉江看眾人都注視著他,他反倒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在台上他被再多觀眾看著,他都揮灑自如的,在後台反倒是放不開了。
何向東心思通透,從小就在江湖混的他一眼就瞧出來李泉江的不自在了,他道:「老李,你不用有什麼負擔,你的情況我們都知道,你跟他們不一樣,你現在就園子裡面一份收入,所以如果你要走,我們都能理解的,也歡迎你隨時回來。」
李泉江沉默著,低著頭,也不說話。
眾人都等著,他是個好量活的,也是向文社的成員,他們都尊重他的選擇。
李泉江低頭想了很久,最後抬頭看著眾人,面容苦澀,他不過剛過四十,卻已經飽經風霜了,一張臉寫滿了滄桑,看起來像五十多的人:「我在上海遇到了方老先生,那次是一家企業在廣場上做路邊銷售,我去說相聲給人家表演兩個節目,賺點飯錢。」
「方老先生當時就在展台下面,演出結束之後,他跟我聊了幾句。老先生的相聲水平確實很高,短短几句交談,我就獲利良多。後來老先生說他徒弟在北京開了一家相聲園子,說如果我沒有什麼好去處,就可以來北京和他徒弟一起說相聲。」
李泉江看著何向東,繼續道:「我倒是也沒有馬上就來了,我還跑了很多地方,一路輾轉來到了北京,或許是巧合,也有可能是註定吧。我一直在想那麼厲害的老先生教出來的徒弟到底是什麼樣的水平,還好,你沒有讓我失望,甚至可以說你讓我驚艷,你是我見過最驚才絕艷的相聲演員,因為你,我才留在了向文社,一直到現在。」
「這段時間的相聲我其實說的挺開心的,而且收入也蠻穩定,我也不是一個貪圖穩定的人,如果真想穩定我早就進文工團了,我就是喜歡相聲,喜歡好好說相聲。這裡環境挺好的,我喜歡這裡,所以就算是一時半會給不了錢,我也不走。大不了我再去外面的各種場子裡面跑穴唄,吃飽喝足還是沒有問題的,我家裡反正就我一個,一人吃飽,全家不愁。」
聽到這裡何向東的心終於放下來了,這場風波總算定了,向文社沒有一個人離開的,所有人都願意同舟共濟,大家一起共渡難關,何向東心都要感動化了。
李泉江看著何向東的眼睛,很認真道:「一時半會兒沒錢沒關係,我老李這雙眼睛這些年也看了不少人了,你何向東絕非池中之物,你肯定是要一飛衝天的,不趁你低谷的時候抱緊你的大腿,等你崛起之後,我就抱不過來了。」
明明是一句玩笑話,可李泉江卻說得非常認真。
何向東也認真盯著李泉江,鄭重道:「不管未來如何,不管我何向東是窮是富,今日在向文社低谷之後,你老李不離不棄的情誼我何向東記下了,銘刻五內,記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