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

  因為蘇澤家人都在京城,只是派了管回蘇州修碑坊,自己並沒有回鄉,所以蘇澤第二天就要去翰林院報道了!

  在清流和文臣的圈子裡,你要是沒有在翰林院待過,你都不好意思和那些大儒說話攀交情。

  因此蘇澤早早的來到翰林院報道了!

  待官員來得差不多,蘇澤也只被安排整理資料的工作,倒也十分輕鬆。而其他官員待他也無為難之意,遇到二人不懂之事,大多官員也能指教一二,所以蘇澤第一天的翰林院工作還是十分順利的。

  幾天下來,蘇澤也漸漸與翰林院的官員熟識了,做起事來便更加趁手了。翰林院里還有幾個這屆二三甲考進來的庶吉士,大多相處起來都十分客氣,畢竟是同年,日後官場總會有互相照應的時候。

  至於什麼排擠欺負新生的事,那更是沒有,別忘了林海在翰林院中有幾年了,而且父親蘇城剛剛從翰林院中出來,還留了不少香火情在,再加上林洵等幾個關係不錯的庶吉士,蘇澤在翰林院過的不錯。

  要說這一甲就是好,既沒有『庶吉士』那樣還有三年留不留館的壓力,也基本上不會被皇上叫去。每天就在翰林院待在,偶爾整理一下資料,聽聽前輩們的講課。等著熬上三年,就直溜的陞官了!蘇澤不經感慨道,這不就是和混吃等死差不多嗎?難怪那麼多人。想著問鼎一甲。

  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要是蘇澤真的敢這麼干,父親絕對第一個站出來打斷林海的腿。他蘇家怎麼會出這等混吃等死的子弟了!

  好在蘇澤也不準備這麼干,要說翰林院最讓蘇澤滿意的一點就是:不管身份高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小屋子,方便讀書不被人打擾。

  要說在青山書院的時候蘇澤就養成了一個好習慣,那就是——抄書。

  翰林院這裡的許多藏書,蘇澤對這裡那是覬覦已久,如今有了這等機會,那是一定要好好把握,別人都下班了還在哪兒一個人抄書了,搞得翰林院一眾老前輩感慨,難怪蘇澤能小小年紀就寫那般好字還中了探花,都有了功名還這般努力,當初還不知如何苦讀,與之一比,自家兒孫都是沒法看了,悻悻之下各自回家修理兒孫不提。

  其實大家都不知道的是,作為一個歷史系的高材生,蘇澤對於翰林院的這些孤本珍本,那是痛惜不已,因為前世一把大火,將這裡幾乎九成九的書籍燒毀了!所造成的中國古籍文化方面的損失是永世無法彌補的。

  翰林院以巨量藏書著稱於世,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圖書館,被當時西方人比做是中國的牛津、劍橋、海德堡和巴黎。翰林院內藏有卷帙浩繁的各類古版善本,舉世罕見的《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的底本就珍藏於此。以金黃色絲綢裝訂而成的萬卷冊的《永樂大典》,是明代由兩千名學者參與編修的大型綜合性類書,經明末文淵閣大火,僅存副本;到了清代,這些副本已散佚兩千餘卷,其餘都收藏於翰林院內。另外,乾隆年間由紀昀、陸錫熊與眾多清朝學者合編的七萬九千卷的世界上最大的學術叢書《四庫全書》的各類底本,當時也珍藏於翰林院內。

  1900年間的翰林院大火,不僅將輝煌建築焚毀,而且數千萬卷古籍善本也在大火中燒毀,其中包括當時僅存副本的《永樂大典》。同樣慘重而無法彌補的損失是——據瑞典漢學家馬悅然先生考證——從全國各地搜聚的《四庫全書》的大量底本,也在那次翰林院大火中被燒成灰燼。

  更可笑的是,世人皆認為翰林院是八國聯軍所焚毀。但事實上,當八國聯軍破京城解救被圍攻的公使館時,翰林院已經在大火中和槍炮聲中變為廢墟將近兩個月了。翰林院毀於1900年6月23日大火,八國聯軍抵達北京的時間是1900年8月14日。翰林院遭焚的時候,北京外國公使館正陷於清兵與義和團的圍攻之中,除了獲清政府許可而先期抵京的340名外國公使館警衛人員,那時八國聯軍還尚未進京。

  而真正燒掉翰林院的,就是清末的那幫翰林院的官員,每次蘇澤想到這裡的時候,都是一陣咒罵,那些人是發什麼瘋了呀!腦子突然發熱了嗎?竟然來玩這麼一套,導致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東西都是殘缺的,甚至有些東西還是西方的那些學者,冒著大火去裡面搶救出來的。

  現在有機會看到這些書籍古卷,蘇澤那真是恨不得將整個翰林院搬到自家去,當然這樣的想法肯定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蘇澤也只能拚命的看這些書籍,挑選一些珍貴的抄錄下來,拿回蘇家去收藏著。

  蘇澤不知道那場大火還會不會在這個時空繼續燃燒起來,但是他也要以防萬一才是。再說了就是傳承近千年的世家,也不敢保證,每一代人都能入翰林院,書香世家的子弟,也不是每一個都喜歡讀書,更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讀好書。

  否則,那康熙朝張英,從他開始至來孫聰賢,共6代12人得入翰林,且代無間斷,就稱為空前絕後的盛事了。

  要是入不得翰林院,這些東西就是就派上大用場了,雖然不一定能用得到,但是至少學過的知識也不會比那些入過翰林院的人少的。

  正所謂『溫故而知新』,面對蘇澤的這番舉動,蘇澤和孔繁森都表示非常的贊同。在翰林院做出一副好學的樣子,雖然有的人或許覺得有點假,但是總比一副酸儒的形象好多了!

  時間一如既往地流逝,一轉眼,就到了年底,他已經上班三個月。

  蘇澤在翰林院適應得還不錯,自己已經可以幫忙做事參與修史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