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她家住挺遠的
「腫瘤?」周大哥臉色變得嚴肅了起來。
「對呀,是惡性腫瘤,又稱癌症。周大哥,您是醫生,能不能幫我爺爺想個辦法?」寧遠彷彿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我爺爺他現在已經腫瘤晚期了,癱瘓在床,已經很嚴重了。」
「嗯……這樣的話,以目前的醫療水平,確實不太好治。不過……」周大哥話鋒一轉。
「不過什麼?」寧遠豎起了耳朵。
「可以讓你爺爺吃下那顆人蔘仙果試試」,周大哥分析道,
「那種人蔘仙果吸收了天地之精華,大自然之靈氣。爺爺吃下去之後,病可能暫時好不了,但長此以往在身體里產生的變化,可以讓他的腫瘤,不治而愈。」
寧遠:「……」
米兒:「……」
周大哥這個時候竟然給寧遠將起了聊齋。看來他就算生前是醫生,變成鬼之後,也開始神神叨叨的了。
「我說真的,小寧遠。你花盆裡的人蔘仙果不是還有一顆嗎?我想讓小寧遠給自己認為重要的人。」
周大哥的眼睛里充滿了真誠。
好吧,既然自己和邱姐姐都吃了那顆人蔘果,也沒見中毒,那就只有讓明天讓爺爺也試試了。
「對了,邱姐姐現在怎麼樣了?」寧遠問道周大哥。
「放心吧」,周大哥將糯米小丸子一飲而盡,
「她已經在慢慢接受了。因為我看見,她今天把我的照片擺了出來,沒有藏在盒子里了。雖然不是遺像,只是一張很普通的照片。」
從潛意識來說,願意把曾經不敢面對的東西擺在明面上,的確是一件好事。
「那周叔叔辦葬禮,不是指日可待了嗎?」米兒接話道。
「對呀!」周大哥雙手一拍,十分開心的樣子,
「米兒你的歌喉怎麼樣,到時候來我的葬禮上唱《送別》可不可以?米兒長得太漂亮了,像個小天使,一定得幫幫我啊!」
寧遠:「……」
米兒:「……」
周大哥這激動的語氣,就像是在邀請米兒去他的婚禮上當花童一樣。
辦葬禮這麼興奮,實在讓人覺得不合常理。
周大哥看到兩個小朋友鬱悶在原地,逐漸收起了自己手舞足蹈的姿態,低聲說道,
「你們別介意呀。我只是覺得,被村人遺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我在學校的興趣課,報的正好是聲樂」,米兒微笑著安慰著周大哥,
「那我答應周叔叔,我會在周叔叔的葬禮上唱《送別》。對了,需不需要一個合唱團呀?那樣效果可能會更好。」
「正有此意」,周大哥的眸子里顯出了光,「童聲合唱,好比天籟。」
「那這件事情就包在我身上了」,米兒拍了拍胸脯,「我到時候,把我們興趣班上的小夥伴們都叫來!」
「感激不盡!」周大哥的表情都快哭了。
「喂!兩個小朋友快來幫忙呀!大姐快我忙不過來了!」這時候,表姐王麗晶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
表姐自然是看不到周大哥的。
她只看見,三角梅紫色的花蔭下,寧遠和米兒面對面地站著。兩個孩子衣服都雪白。
米兒的相貌自然是極美。
然而客觀來說,寧遠長得也挺標緻。雖然他到長大以後,都一直沒有承認自己帥過。
在表姐的眼中,自己這個弟弟五官清秀,小小年紀就輪廓分明。雖然有點虎頭虎腦,但是能看出是個帥哥胚子。
在那一刻,表姐感到了倆人強大的磁場。
她甚至有一種錯覺,這倆小朋友,小小年紀,難道是躲在這裡談情說愛?
「喂!來了大姐!」
寧遠對著表姐吼了一聲,屁顛屁顛地跑了過去。果然,這孩子一動起來就把唯美的畫面破壞了。
兩個小朋友告別了周大哥,開始進入了賣湯圓的正題。
「來來來,這邊來這邊看,寧湯圓牌糯米小丸子,入口即化,冰涼解暑,好甜哦好甜哦!」
一來到攤位,寧遠就開始大喊了起來。
現在已至晚上八點,天還沒黑,路過的村民在乘涼的時候,很多都會來光顧寧遠的生意。
馬路的那一頭,奶奶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走了過來。
這些東西里,有寧遠考慮到卻沒來得及買的糯米,還有幾條肥大的鯽魚。
「奶奶,這個糯米是從哪家買的?」表姐問道。因為她想知道,奶奶有沒有照顧楊震家的生意。
「嗨,就是在老楊家買的嘛」,奶奶放下了口袋,搖著蒲扇,
「老楊家那小孫子,一下子長了好高!我問他媽,他是吃什麼長這麼高的,小朱說也沒吃什麼特別的,就吃自家的五穀雜糧。所以,我除了糯米,還在他家買了黑米和苞谷,給你們吃。」
寧遠:「……」
沒想到這個朱阿姨這麼會做聲音,和奶奶聊天的途中,就把產品給賣出去了。
看來,楊雄飛一夜之間長高的事,也在村上傳得沸沸揚揚,連奶奶都知道了。
「喲!米兒也在呀!」
奶奶看見米兒在幫助姐弟倆招呼著客人,搬著桌子和椅子,收拾著堂食之後的碗,感到有些詫異。
她沒想到單位上的孩子,竟然這麼不嬌氣,臟活累活都搶著做。
奶奶趕緊拿了一個塑料袋,將貨架上各種辣條、乾脆面、泡泡糖,嘩嘩地裝入了口袋,遞給米兒。
「雲奶奶,這是什麼呀?」米兒納悶。
「給你的呢」,奶奶笑呵呵,「感謝你今天來幫忙,哈哈哈……雲奶奶給你拿些零食!」
看到奶奶這麼熱情,米兒左右為難。
「收著吧,奶奶給你的呢!」表姐笑眯眯,將零食袋放在了米兒的手裡。
「表姐,那個啥,你們先忙著」,寧遠看了看小賣部牆上的鐘,
「時候不早了,我先送米兒回去了,她家離這裡挺遠的!」
「好呀,那路上慢點!」
告別了表姐,寧遠和米兒走到了街道上。
此刻,天慢慢地變成了霧霾藍,空氣中瀰漫著月見草的香味。
街上的行人依舊熙熙攘攘,絡繹不絕。
「走吧,咱們去東山的那個地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