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學霸之間的爭吵1
當日那個車夫,是魏府的人,自然一切事情他都會跟侯爺稟報。兩日後,在侯府府邸,子凡正在書房裡看書,這時府里的下人走
了進來,說道:「公子,侯爺讓你過去。」
「嗯!」子凡手中仍然拿著那捲書,並沒有放下,而是繼續看著。
那位下人有些難為的說:「侯爺讓公子馬上過去,像是有急事?」
子凡看了僕人一眼,放下手中的書,此刻他心裡突然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於是問道:「知道是什麼事嗎?」
「小人不知,但是侯爺看上去好像很生氣?」府中下人低頭回答。
「嗯,我現在就過去。」子凡說完,便走出了書房。
明暉閣,雖然現在是晚上,但裡面燭火通明,倒讓人感覺不到黑暗。
子凡走進明暉閣內,父親早已經坐在那裡等他了,只見桌上的茶杯都已經空了,看來父親已經在這裡等得有些不耐煩。
侯爺身邊的僕人見公子來了,便退了下去,將殿內的大門關上。這個舉動子凡看在眼裡,跟父親說話,從來都沒有像今晚這般慎重的,今日竟將府中的下人都屏退了。
「府上西間住著的那幾個人究竟是誰?」侯爺一來就開門見山的問了。
子凡沒想到父親竟然這麼快就知道這件事了,但是他本來也沒打算瞞著父親,只是想等這陣子的風頭過了,再跟父親說。
「當日他們被士兵追殺,不得已,我才救了他們。」子凡今日也沒有打算瞞著父親了。
侯爺本不相信子凡會做這樣的事情,但是他現在居然公然承認了,那麼說,這事就是真的了。
「你給我跪下!」聽聞此事,侯爺心口痛了起來,想著這十幾年的教導難道就白費了?
子凡也不敢忤逆他父親,只能跪下,但是他仍然覺得自己在這件事情上並沒有做錯。
「你從小便熟讀儒學之道,怎麼如今竟不分是非黑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侯爺質問子凡,問他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這是當仁不讓,見義勇為。」子凡辯解說道。
「協助亂黨,擾亂天下,這當什麼仁,又見什麼義?」侯爺怒了。
「仁者,愛人;義者,利他。有人在危難之中,是應該挺身而出還是為了自身的安危和利益,袖手旁觀?」子凡跪在父親面前說道。
魏侯爺這位長子,從小便熟讀孔孟之學說,今日竟用儒家的言辭來反駁父親,侯爺更加生氣了。
「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如民眾不知謙恭,為官的人不知清廉,臣下不知忠誠。如果一個國家的百姓都在想著謀害君王,以下犯上,這個國家豈不是陷入動蕩,百姓豈不是陷入危難。」侯爺用教訓的語氣說道。
「如果不問青紅皂白,一味只要求百姓忠君。難道就天下太平,民眾就安居樂業了? 『孟子•《公孫丑下》之篇講: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子凡抬起頭看著父親,說的振振有詞。
「難得你記住儒家學說。論語《顏淵》篇中,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身為東周國的子民如果不傳播教化平和之道,反而鼓動民眾詆毀君王。豈不是在成人之惡,這就是小人的行徑。」侯爺說完用嚴肅的眼神看著子凡。
「孟子曰: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如果不仁者佔據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民眾。」子凡雖然只有十七歲,但是他父親的想法並不能左右他的思想,而且他一直覺得東周王根本就是一個昏庸無能之輩,這樣的人不配當一國的國君。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身為太子伴讀,只專心研修學問,不涉軍國政治,身為讀書人,不該對自己的君王妄加評斷,要記住敏於事、慎於言。」侯爺反駁道。
當年就是因為子凡的文學好,所以魏侯爺幾年前很高興,於是才上書請奏,讓他當上太子伴讀。可如今,他卻用這些言辭來頂撞自己。
「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們都說『天下國家』,可見天下的基礎在於國,國的基礎在於家,家的基礎在於個人。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如果君王不實行仁政,他的大臣,子民都不想辦法去阻止,勸告,那麼這個國家將危在旦夕。」子凡越說越激動。
這時,候爺聽著子凡的論政,心裡猶如怒火燃燒一般,他心想:十幾年了,這十幾年他對子凡的教誨可謂是費盡了心血,可是如今卻教得他這般……
沒想到子凡的性格脾氣還是跟他的親生父親一樣,這讓魏侯爺想起了東周國的謀士張宸,而如今子凡的性子還是跟他父親一樣,實在讓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