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少年郎之前世今生> 第635章 還是一位明君

第635章 還是一位明君

  「至於韓國,其衰敗之相是在宣惠王時期,但是在其根源上,還是韓國自身的實力所導致。

  韓國國土不足千里,在三晉中最為弱小。

  特別是公仲與公叔二個人的黨爭,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韓國的衰落,但是,追其原因,韓國的衰落,在客觀上來說是地緣政治環境惡劣,主觀上來說是改革不徹底不圓滿所造成的。」

  一口氣又分析了齊國與韓國的盛衰,沈靈喘了一口氣,這才繼續說道:

  「公元前403年,魏、趙、韓三家瓜分晉國之後,正式進入了七雄並立的戰國時期。

  當時,秦國還是受三晉所阻不能東進,楚國則因為改革不徹底而國力偏弱,燕國是剛剛開始發展正處於起步,變化最大的應該是三晉中的魏國。

  魏國率先在國內實施了強有力的改革,不斷的提升了自身的實力,從而成為了戰國初期名副其實的霸主,那在當年是無人敢與之爭鋒。

  而戰國時期的魏國,絕對是一個人才大國,我們知道的就有李悝、西門豹、張儀、公孫衍、范雎、以及附庸國衛國的商鞅與吳起等人。

  然而,桂陵與馬陵兩戰,使得魏國損失慘重,失去了大批優秀的魏武卒,從此就開始走向衰弱。

  而伊闕之戰二十萬大軍又被秦國白起擊敗並且全軍覆沒,至此,魏國徹底衰落、一蹶不振,不久后就被秦國所滅。

  富強的楚國,雖然它有豐厚的國力基礎和雄厚的軍事實力,但是,楚國本身仍然有危害自身的不穩定因素。

  到了楚懷王當政時期后,卻走上由盛而衰的道路,再也未能恢復楚威王時期的繁榮昌盛。

  但是,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在很長的時間內,唯有楚國與秦國相持,以至於天下人皆言「非秦即楚」。

  即便有先後強盛的魏、齊等國,然而他們的強盛都沒有持續太久,有實力爭奪天下、一統九州的,最可能的就是楚國和秦國。

  但是,想要左右戰國局勢,僅僅依靠本國是難以實現的,必須通過與其他諸侯國合作。

  而且,如果楚國走合縱之路,其所處位置更是相對有利的,再加上楚國國大,在諸侯國中也具有非常高的聲望,因此在第一次合縱之時,各國就推舉楚懷王來作縱長。

  然而可惜的是,楚懷王沒有好好把握機會,在合縱聯盟中那是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尤其是對齊國搖擺不定的態度,更是註定其敗亡之路。

  『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

  如果當時的楚國只要能堅決走合縱之路,最終稱王稱帝者,還未可知,歷史也必將刷寫。」

  沈靈能言善辯、思路清晰,將趙燕齊、韓魏楚一個一個剖析的入木三分,其真知灼見立刻是得到了眾人膜拜。

  而沈靈卻沒有停歇,並且逆勢反轉,最後一個又分析了秦國:

  「我們最後再來看看秦國,國內是一片安泰的景象,人民安居樂業,軍隊富足強盛,特別是從秦孝公至秦昭王時期,秦國的四代君主都立下了明確的奮鬥目標。

  並且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的目標,四代君王廣納賢才、勵精圖治,並且能夠虛心聽取文武百官的意見,從而及時根據局勢調整治國戰略與方針。

  和管仲一樣,商鞅也注重於『法治』,但是齊國的『法』,最終還是歸屬於統治者的管理,但是秦國是徹徹底底的『法治』。

  『天子犯法,當與庶民同罪。』

  在商鞅變法時期,秦律融入到了每個秦國子民的心中,因而在經歷了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則日漸強大、蒸蒸日上。

  另外,秦國廢除了井田制,採取重農抑商,獎勵耕戰,因而,秦國這個原本貧乏的國家,經濟上得到大力的發展,這也為之後的戰爭提供了充足的物資保障。

  同時,在政治上,秦國率先實施了軍功爵制度,廢除了傳統的世卿世祿制,改革了戶籍制度,讓普通的黷首有了出頭之日,有了改變自己階級的機會。

  『國家興亡與匹夫有責。』對他們來說秦國的前途就是自己的前途。

  現如今,在上世界里,但凡一說起戰國時期的歷史,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國。

  因為秦國力量愈加強大,經濟高速發展,軍隊戰鬥力逐漸強悍,秦國的強大是當時人們公認的事實,秦國之崛起不可更改。

  而六國國力卻逐漸衰敗、慢慢沒落,因此,秦統一天下,乃是大勢所趨、勢在必得。

  當然,最後也是他一統六國,結束了幾百年諸侯割據的局面,使得我們整個華夏步入了另一個新的時代。

  或許你們並不甘心,但是這一點點不甘心在秦國的虎狼之師面前,顯得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因此,你們所謂的國家就這樣被淹沒在了秦國的鐵騎之下,消失於歷史的風沙當中。

  綜觀歷史,其實我們更應該感謝秦國,感謝皇上,感謝千古一帝秦始皇,不是他當機立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短短的十年間將天下歸一,不知道會有多少百姓重蹈覆轍。

  因此,秦王嬴政,不僅沒有錯,反而有功,不僅不是暴君,還是一位明君。

  至於合併之後,所謂他的暴,請問,不暴的話你試試看?

  再給你們一個十年,你們必然繼續割地分據,繼而以星星燎原之勢,四面八方起義,妄圖收復你們各自的小河山,方寸之地。

  諸位都長年生長於上世界,難道你們不知道嗎?

  秦王嬴政歸西僅僅數年,陳勝吳廣於大澤鄉揭桿起義,西楚霸王項羽叔侄起兵反動,漢高帝劉邦緊緊相隨,更不必說還有其他的小門小派,藉機興師起亂。

  其結果呢?你們身為各國貴族,享受慣了榮華富貴,只是吃了一點點的苦頭,就百般不願。

  但是你們的行動,知道背後有多少百姓及將士跟著受罪?

  你們這就是賭,就是賭能不能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人廣大人民的痛苦之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