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分歧

  李悅竹實在不明白為什麽,隻要在她周圍的人林興懷一個也都不會放過。


  有一些膽小的人,被他嚇唬了兩次,就連話也不敢跟李悅竹說了,搞得李悅竹還納悶不已。


  “我說你們兩個也別再吵了,這裏不是文人墨客的聖地嗎,周圍又有這麽美麗的景色,與其從這裏吵架,倒不如加緊幾步腳步。你們可別忘了此次我們出行的目的。”


  兩人乖巧的閉上了嘴。


  上山的路確實很長,而這群文人墨客來這裏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是因為這裏的風景確實秀美,雖然這裏沒有河,但也稱得上山清水秀了。


  二是因為這裏的人家不夠多,雖然有這麽幾戶,但隻要是一個安靜的地方,又沒有那些嘈雜的環境,文人們就已經很心滿意足了。


  三個人艱難的往上爬。


  雖然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但他們三個人也是怕得很吃力。


  “沒想到這些身子骨這麽弱的人竟然也能爬得上去。”


  林興懷忍不住吐槽道。


  李悅竹不以為意,大多數的為人看著當官比命還要重要。


  而這沿路的風景也是極為好看的,李悅竹邊走邊觀察著。


  “這周邊也沒有一個休息的亭子,這天寒地凍的。”


  “行了,你也別那麽多話了,再往前走幾步吧。”


  李悅竹穿了一身乳白色的衣服,又是儀表堂堂,看上去也相當風流倜儻了。


  上山的路也隻有這麽一條,而大多數的秀才文人們看著今日雖然下著雪,但竟然沒有刮風,他們會爬上這個山,也會去八仙亭。


  “今日上山的人還不少呢。”


  一個麵生的秀才說。


  “對呀!應該是哪個大戶人家又招開集會了。”


  因為八仙亭賞雪已經是每年一度的盛大機會了,雖然有些時候因為天氣冷人不多,但大多數秀才們還是懷有希望的。


  “我早就聽說了,杜府今年要辦賞雪大會。”


  “這是哪裏的來的消息?我怎麽沒有聽說?”


  “讓你聽說那就不是我的本事了,我早在半個月之前就已經聽說過了,這才打聽了一下杜府招才納士的規律,這還真讓我搞出一點名堂。”


  與李悅竹一起爬山的還有幾個落魄書生,這些書生衣衫老舊,穿的很多,顯然是經常上下山,對這座山也熟悉得很。


  李悅竹乖乖的跟在他們身後,隻是默默地聽著,也不知這些文人雅士怎麽定義自己的,既然都已經淡泊名利了,為何還要求官告職?

  “嘿,我說白兄弟,你說我對你怎麽樣?”


  “什麽怎麽樣,也就那樣吧。”


  那位姓白的兄弟顯然不買賬,雖然捷克人正在上山,卻也談到妙趣叢生。


  “怎麽會不怎麽樣呢?前兩天我不是還給你們家送了一條魚嗎?”


  “我呸!那是前年我娘去世,你送來的一條魚。”這個人顯然是急了,竟然也開始數落起來:“你這兩年可沒少用你那條魚說事,我也就吃了你幾錢的魚,你至於惦記這麽多年嗎?”


  “嘿,我說白兄弟,話可就不能這樣說了。”那個人似乎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俗話說得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我給你送了一條魚,我也不指望你送還給我一片大海,隻是一些小道消息你就捂得這麽嚴,真是有傷風化。”


  幾個人沒說兩句就吵鬧了起來。


  但很顯然是那位姓白的兄弟人少言薄,竟然被敗下陣來。


  “行行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也不與你們爭辯,道不同不相為謀,在下告辭了。”


  接下來的路程,李悅竹雖然和幾個人仍舊同行,但他們氣氛似乎沉悶了很多。


  林興懷是一個話多的,下了馬車之後,車夫身上還背了很多東西,都是一些李悅竹提前準備好的小物件。


  “怪不得你這個小祖宗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這麽兩三個人竟然也能吵鬧起來。”


  林興懷說的有些感慨。


  “你和他不也是兩個人,之前在車上可是鬧得個不可開交。”


  林興懷被堵的無話可說,但仍舊厚著臉皮跟在李悅竹身後。


  “那你支持這兩個陣營的哪一個陣營?”


  “哪個陣營?這我可沒想好,就像他們說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林興懷聽了之後有些泄氣:“你這不是和沒說沒什麽不同嗎?”


  “我說你什麽時候才能改改你這臭毛病?”李悅竹扭著林興懷的耳朵,他耳朵有些涼,大概是因為凍得:“大人說話不要隨便亂插嘴。”


  “嘿,我說你這個小毛孩兒,到底誰是大人?我可是比你高一個腦袋,我單手就能把你拎起來,你跟別惹怒我,不然我的脾氣是很大的。”


  李悅竹也隻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理都沒理他,轉身對著付春秋說。


  “你覺得就這兩個陣營來說更支持哪一個多一些。”


  幾個人現在正在半途休息,因為這八仙亭徒步上來別有一番滋味,而為了培養文人們挺高的情操,馬車是上不了山的。


  所以即便是天王老祖,在上山的時候也得親力親為。


  付春秋一直很感謝李思遠,如果母親給了他第一次生命的話,那麽這個孩子,就是給他第二次生命的人。


  付春秋很尊重他,同時對他也很佩服,尤其是越接觸越覺得這個孩子就像一本書,而且是一本蹊蹺百怪的書。


  李思遠並不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也不是一個老實規矩的人,更不是一個喜歡為家裏找事的人。


  恰恰相反,根據付春秋的了解,李思遠並不是富貴人家出身,而是一介農戶,而這個孩子就是有經天緯地之才,竟然在短短的一年時間之內將鋪子生意打理得妥妥帖帖。


  雖然知道現在付春秋也不知道李思遠到底拿著他們寫的字去哪裏,更是不知道李思遠究竟有何打算,為什麽要設立這麽一個部門?


  而這一次他回來,李思遠竟然直接說要在京城裏物色一個鋪麵,他更加不明白為什麽要給這樣的一個收他們字畫的專門開一間鋪子。


  但付春秋知道,李思遠之所以這麽快的成功,那絕對是有他的理由的,絕不會是碰運氣這麽簡單。


  付春秋很重視的思考了一會兒說:“我會選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