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逢場作戲
第562章據理力爭
李據中毒身亡,李冠緊急召集群臣上朝。
朝堂上,李冠站在空空的龍椅下面,當眾公布了這個令人震驚又駭然的消息。
群臣聽后,嘩啦啦的跪到一片,哭聲四起。
許多大臣,都是老淚縱橫,悲痛欲絕。
不管他們對李據的死是真感到悲傷,還是在背地裡暗戳戳的拍手稱快,這個時候,都必須得哭。
哭得越是心撕裂費,越能顯示出他們的忠心。
周能哭的幾乎要昏厥在地上,他艱難地抬起頭,看向李冠,哽咽著說道:「陛下慘遭毒害,兇手喪心病狂,罪無可恕,死不足惜,請太子陛下,嚴懲真兇!」
另有許多大臣跟著哭喊道:「請太子殿下嚴懲真兇!」
李冠眼圈濕紅,喃喃說道:「父皇……父皇就是在服下十七叔的龍元丹后,毒發身亡……」
周能言之鑿鑿地說道:「吳王就是毒害陛下的真兇,太子殿下當立即著人,抓捕吳王,將其打入死牢!」
他話音未落,陶源大聲說道:「陛下究竟是不是被吳王毒害,宣國公現在就下定論,未免也太早了些吧?」
勛國公梁平向李冠插手施禮,說道:「太子殿下,臣也以為,吳王沒有毒害陛下的理由,此事,定有蹊蹺!」
慶國公廖通和興國公陳牧,也雙雙插手施禮,說道:「臣以為,勛國公言之有理,請太子殿下明察!」
一時間,很多大臣都相繼站出來,對李餘毒害李據之事提出質疑。
李余是陶源的准女婿,陶源幫李余說話,可以理解。
梁平剛剛與李余共過事,共同抗擊西番軍,他站在李余那一邊,也可以理解。
但其他這些為李余說話的大臣,可與李余沒什麼私交。
並非是李余的人緣有多好,恰恰相反,大臣中,很多人都因為李余以前的胡作非為,而看他不順眼。
現在之所以會幫他說話,是真的覺得事有蹊蹺。
一個人做事,總是要符合邏輯的。
李餘毒害陛下,他只能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搶奪皇位。
但問題是,李余是一個人回京的,而不是帶著五十萬大軍一起回的京城。
難道他認為,他在毒害李據之後,可以不用一兵一卒,就能順利拿到皇位?
這不是在扯淡嗎?
所以說,現在李余即便毒殺了李據,也不可能得到皇位,那他為什麼還要這麼干?
腦子進水了不成?
一個腦子進水的人,能打敗八十萬西番軍嗎?
李冠顯然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的開國功臣站在李余那一邊,認為事有蹊蹺。
他支支吾吾,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
周能掃視周圍眾人,大聲說道:「太子已經說得很清楚,陛下就是在服用吳王的龍元丹后,毒發身亡,這一點,身在現場的太子可以作證,胡公公等人也可以作證,人證物證俱在,可謂鐵證如山,難道,諸位還能對這些鐵證視而不見嗎?」
陶源目光一轉,看向鴻臚寺卿袁珩。
他說道:「袁大人有看過吳王獻於陛下的那顆龍元丹,請袁大人告訴我等,那顆龍元丹到底有毒無毒?」
袁珩眉頭緊鎖。
說實話,那顆龍元丹里到底有沒有毒,又哪是靠看能看得出來的?
他搖頭說道:「下官,不知道!」
見在場眾人的目光齊刷刷落在自己身上,袁珩暗嘆口氣,補充道:「在當時,下官並未能看出其中有毒,也沒有聞到,其中含有劇毒的氣味!」
周能不服氣地說道:「天下之劇毒、奇毒,不計其數,其中無色無味者,不知有多少,僅憑袁大人看了幾眼,又豈能作為佐證?」
陶源點點頭,說道:「袁大人是不能證明那顆龍元丹里一定無毒,但誰又能證明,那顆龍元丹里一定有毒?」
「太子、胡公公皆可作證!」
陶源沒有順著周能的話繼續與他爭辯,而是看向袁珩,問道:「袁大人,世間有沒有可以時隔一日、兩日,甚至更久才會毒發的毒藥?」
「當然有!」
袁珩重重地點下頭。
周能急聲說道:「鎮國公,你這是在強詞奪理!」
「這也總比什麼都未調查清楚,就定一名親王的死罪要強!」
「吳王毒殺陛下,難道他不該死嗎?」
「宣國公要拿出真憑實據!」
「太子殿下、胡公公他們就是人證!」
「可袁大人剛剛也說了,世間確是存在時隔一兩日甚至更久才會發作的劇毒!」
所以,你又怎能肯定,陛下身中的劇毒,就一定是來自那顆龍元丹?
說來說去,又繞了回去。
周能氣得臉紅脖子粗,但又拿陶源毫無法辦。
李冠先是看眼據理力爭的陶源,再看看其他大臣,許多大臣都在大點其頭,似乎很是認同陶源的觀點。
他沒想到,朝堂上竟會有如此多的大臣,都站在李余那一邊。
一時間,他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周能心思轉了轉,感覺不能就這件事繼續爭論下來,因為根本爭不出個結果。
他揚頭說道:「國不能一日無君!現,陛下遇害,太子當及早繼承大統才是!」
對於這件事,在場的大臣們無人反對。
李冠是太子,是儲君。
現在天子遇害身亡,太子繼位,天經地義,沒什麼好說的。
周能繼續說道:「還有一件事,太子當儘早派遣一員良將,前往薩羅國,接管五十萬京師軍,以防軍中生變!」
李冠點點頭。
沒錯!
那五十萬的大軍,自己必須得儘快收入囊中。
他問道:「本宮打算任命尚炎為全軍統帥,宣國公以為如何?」
周能連忙向前叩首,大聲說道:「太子聖明!尚將軍曾有救駕之功,對太子殿下,忠心耿耿,此番擔任大軍主帥,定能在薩羅國,一舉擊潰西番軍,揚我大周國威!」
李冠聞言,面露喜色,迫不及待地說道:「那好!此事就這麼定了!」
他生怕有人會站出來表示反對,連忙拍板釘釘,把此事敲定下來。
看著難掩臉色喜色的李冠,陶源的心裡也說不上來是個什麼滋味。
陛下暴斃,前方將士能不受影響嗎?
這個時候,你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穩住前方將士的軍心,而是在著急忙活的去奪下吳王手中的兵權。
目光之短淺,心胸之狹隘,著實是令人心生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