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人心變化
念經是個技術活。
要把自己思維放空,一字不錯。
又不能打瞌睡。
達到如死板地復讀機效果就成了。
至於什麼用心領悟之類的。
陳魁還捨不得斬斷頭上的三千煩惱絲。
就此出家,更是萬萬不能。
處子為僧,白天晚上都敲自己的木魚。
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無聊平淡的生活,不適合一個想要嶄露頭角的年輕人。
「我曾十三劫,已勤修苦行。為一切有情,除三災五濁……」
陳魁念得自己都快睡著了。
地藏王若不是功夫深厚,考慮到他是佛門的俗家弟子。
早一棒槌敲到這不專心的徒弟腦袋上。
說白了,這徒弟都是挂名的。
若不是想要試探那邊的動靜,她還真不願意收這種無真正信仰之人。
從一開始,她就看出了這小傢伙根本不信佛。
甚至也不通道。哪怕他做著地府臨時閻羅的活計。
卻心中根本沒有什麼值得崇拜敬仰的圖騰。
說好點兒,這種人思想很純粹。
說難聽點,這種人思維很固執。
他只相信自己眼見的,聽見的,感受的。
別人的言論很難左右到他的真正思想。
這是個頑徒啊。
不。也許我可以引領他走向另一條路。
試試看。這樣有趣的小傢伙,如果走上那條路的話。
恐怕會讓很多人感到頭疼吧。
地藏王微微一笑,開口說道:「徒兒,你可是為某事而來?」
原本昏昏欲睡的陳魁,頓時打了個激靈。
整個人瞬間清醒過來,迅速起身作揖道:「確實如師尊所言。」
「那就說給為師聽聽?幫你解惑如何?」此時地藏王慈眉善目地和觀音似的。
原本她可是一位嫉惡如仇到顯有凶性的菩薩啊。
這恐怕是她第一次表現得如何溫柔。
「師父。徒弟想知道,第三殿為何要反?」陳魁開口問道。
他是打定主意,一來就切入最關鍵的重點。
「誰說三殿要反?宋帝王可是一個精明之人。精明人不會亂做糊塗事。」地藏王面帶微笑著解釋道。
這句話說得陳魁有點愣,跟他預想的結果好像不太一樣。
「那他幹嘛要縱容手下傷害徒兒?」陳魁追問道。
「這……」連廣知地下的地藏王都稍稍遲疑了下,接著解釋道,「這就得從宋帝王這個人說起了。請聽我慢慢道來。」
宋帝王,地府第三殿之主。掌管黑繩大地獄。黑繩大地獄中還設有十六小地獄。
論在地府中的真正權勢,是僅此於第一殿殿主秦廣王,保三爭二的實力。
甚至有傳言說。近百年來,第二殿之主楚江王的勢力此時已弱於宋帝王了。
陽世為人,不思君得最大。
這是宋帝王以前最愛說的話。
嫉惡如仇,明察秋毫。對散播邪知邪見者,施予重刑。這是後世對他的評價。
然而有頭腦的人,自然能從這簡單的幾句話中,看出更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在對外方面,宋帝王一定是個主戰派。
在戰力方面,怕是也相當不弱。
有時候一個人的性情,便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方向。
就像某些殿主,明明法力高強,卻心慈仁厚。
這種人在真正的戰場上,肯定鬥不過宋帝王這種殺伐果斷之人。
說起殺伐果斷,陳魁的便宜師傅地藏王也是如這一般的狠人。
這些看似慈眉善目的傢伙,其實私下才是真得狠。
對敵人狠,對自己也狠。
就像地藏王放棄舒服的菩薩果位,也非要以身鎮守地府一樣。
當然在陳魁的理解中,地藏王菩薩更像是佛那邊安插到道教里的那啥。
地藏王菩薩,貴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
自身道場明明在九華山。
卻接受了釋迦牟尼的囑咐,在釋迦既滅,彌勒未生之時。
進入地府,自鎮六道,普度眾生。
因身行「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世人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當然這是世人傳頌之詞。
估計放在道家心裡,就有些膈應了。
像是見到一個不請自來插入地府的大釘子。
打不得趕不得,還得客客氣氣地招呼著。
其實涉及這兩教之事都頗為忌諱。
陳魁也就敢在心裡想想,議論幾句。
當然,還是被地藏王給聽到了。
不過這便宜師傅,好歹掛著師傅之名。想必也不會為難他。
「道家內部之事,為師不方便摻和。」地藏王菩薩婉拒了陳魁的問題。
「不過你可以在這裡多呆一兩時辰,想必道家那邊就會自己做出結果。」
哦。等他們上面的人撕逼完畢,我就安全了的意思吧。
好的。我懂了。
陳魁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就繼續認真地打坐起來。
看今天能不能把十輪經的第二卷給悟了。
雖說這東西不增加實際法力。但在某些時候,對方惡鬼有奇用。
甚至比自己的鬼眼都好使。
萬一鬼眼又不聽話的暴走,還能靠十輪經壓制一二。
地藏王菩薩心裡嘆息一聲。
這徒兒可真不好忽悠啊。你跟他說呆著,就真乖乖聽話地呆著呢。
難道都一點不好奇自己身後站著的是誰嗎。
你只知道第三殿人來找茬。卻不知道你背後的大佬是誰。不合常理。
她不知道陳魁,在她面前哪敢動那些心緒。
明知道內心想法會被面前這位大能讀取。哪還敢想那些。
有些懷疑也只能藏在肚子里,不敢說出來。
因為說不定,眼前這位就是自己背後的棋手呢。
也不是不可能。
一個棋子如果知道了棋手,很可能就會面臨拋棄。這種情況不是不可能存在。
畢竟換位思考。
如果陳魁是下棋之人,也只需要乖乖聽話的棋子。
而不是知道自己真實身份不聽管教的傢伙。
因為那樣的人,太難掌控。容易搞出自己不想要的動靜。
菩薩講究入世修行。
但那也是好幾百年前的事了。
現代的人心璀璨,老菩薩們怕是把握不住了哦。
每十年後的人,看十年前的人都多了一份單純,一份純樸,一份土傻味。
人心與人心的快速交鋒,人與人的自相殘斗。
都是促進一個人思想快速進化的源泉。
這世間傻子很少。因為真正的傻子,早被聰明的人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