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重生從700萬開始> 第三百四十二~九章 上方的關注

第三百四十二~九章 上方的關注

  孫教授緩過來以後,第一時間就去聯絡了圈子裡的好友,然後生拉硬拽帶著羅凡來到了一間會議室。


  羅凡愣是沒想明白,為什麼一個60多老頭子力氣會這麼大,他在路上不是沒想過反抗,因為孫教授太用力了,拽的他胳膊疼。


  但不管羅凡怎麼努力,他愣是沒從孫教授手裡掙脫。


  無奈之下羅凡只能跟著孫教授來到了會議室。


  三人在會議室里等了大約一個小時,一個個頭髮花白的老人就都趕了過來。


  前後一共進來了五個人。


  孫國棟起身給羅凡一一做了介紹,羅凡這才明白,他們都是國內晶元行業的中流砥柱。


  「老孫你這大中午急匆匆的把我們叫我來是想幹嘛?」一個帶著眼睛頭髮稀疏的老人問道。


  「朱教授,各位,我把你們叫過來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說,大家在晶元領域奮鬥了這麼久,應該對相應的技術都不陌生,我這裡有一份材料,想請大家來判斷一下真偽還有價值。」


  說完孫國棟打開電腦連接了會議室的投影儀把資料投屏到了會議室前面的幕布上。


  幾名教授看到尾資料的第一要就都愣住了,然後這些教授們盯了大約三個小時的幕布,期間還進行了各種測算和推導,直到羅凡帶的電腦沒電了,這裡一時又沒有對應的充電器,這才依依不捨的停下了討論。


  而羅凡一開始聽他們說這些專業術語羅凡還能勉強保持微笑,後面聽著聽著就完全聽不懂了。


  劉教授那邊也是,一開始聊的比較淺的時候還能插兩句,後來也是聽的一臉懵逼,最後乾脆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羅凡看著劉教授睡的這麼香,滿臉羨慕,可這種場合他又不能睡,只能裝出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


  教授們的討論結束后,孫教授抬手推醒了在一邊呼呼大睡的劉教授。


  「老劉,醒一醒,我們這兒結束了。」


  「結束了嗎?不好意思啊!今天中午喝了兩杯,有點困了。」劉教授撓了撓頭說道。


  要是以前孫教授肯定會藉機嘲諷一波自己的好友,但現在他完全沒這個心情。


  其他教授也是一樣的,剛剛開口說話的朱教授更是直接問道:「老孫,這份資料是哪裡來的?應該只是一部分吧,其他的在什麼地方?」


  「這些資料是羅凡羅總帶來的。」孫教授指了指笑的臉都僵硬了的羅凡說道。


  「沒錯是我帶來了,這些資料我確實只截取了一小部分,話說各位覺得這些有價值嗎?」羅凡問道。


  「啪!何止是有價值啊,簡直太有價值了。」朱教授拍了一下桌子說道。


  「老朱說的對,這些資料真的很重要,羅.……羅老闆是吧!你這是哪搞來的資料,那些大廠根本不外售的啊!」


  「這是商業機密不能和各位透露。」


  「額,沒關係,沒關係,不管你怎麼搞來的,有這些資料對我們來說就幫助非常大了,只不過這部分的資料看起來涉及的技術算不上多高端。」另一位教授略顯遺憾的說道。


  「老王你這是什麼話?你難道看不出來嗎?這不是高端不高端的問題,這是一個體系,如果能夠貫穿這個體系,咱們這邊和外頭的技術差距至少能縮減五年!」朱教授說道。


  「我知道,可關鍵是,這個材料必須真的齊全,單就眼前這一點遠遠不夠。」王教授說道。


  「對,這麼點資料看起來確實不太夠。」另一位教授也附和道。


  教授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著,看起來都難掩難掩激動的神色。


  過了好一會兒,


  孫教授才清了清嗓子說道:「咳咳!我來總結一下吧!羅總你的這份非常有價值,雖然涉及的不是很高端,但是非常的精深,甚至有不少國內根本沒有掌握的核心技術。


  咱們國內目前能量產28nm製程的新片,但並不代表我們徹底掌握了這裡面的技術。


  實際上,我們每生產設計一枚晶元,都要被別人賺走一大半,但是如果咱們有了核心技術,咱們就可以真正自主的造屬於華夏的晶元了。」


  「老孫說的對,羅總,我剛剛看到資料里有提及光刻機,你那邊有這方面的技術嗎?」朱教授問道。


  「有,還挺完整的。」


  羅凡這話一出,教授們的表情越發激動了。


  「咳咳,各位教授,我們公司呢!是打算搞全套的晶元技術的,現在已經花了300億在并州購置了對應的產業園區,既然大家覺得行,那我就放心可以準備進行研究了。」羅凡說道。


  「羅總,你具體打算怎麼搞?」朱教授問道。


  「暫時還沒什麼頭緒,不過我這邊的核心研究方向肯定是高端技術,而且是去米國化的核心技術。」


  聽羅凡這麼一說,朱教授跑過來一把抓住了羅凡的胳膊:「羅總,請務必讓我加入你們的項目。」


  「還有我!我也要加入!」孫教授說道。


  「算我一個!」


  「還有我!」


  「別把我忘了!」


  五名教授幾乎同時表態都要參與星遠這邊的研究。


  這對羅凡來說可是個意外之喜,他本來就是想藉助劉教授給自己介紹兩個業內的專家,然後再通過其他手段把這些專家挖到公司這邊來,讓他們幫忙協助研究。


  可羅凡怎麼也沒想到,他都沒開口,五名教授就自願加入了。


  其實羅凡並不知道,這些教授們都是為了半導體工業奉獻一生的人。


  這五個人,不會貪慕金錢,更沒有其他什麼不好的想法。


  他們在這個行業大部分都有十年以上的從業經歷了,有的甚至已經白髮蒼蒼。


  他們目睹了華夏放棄晶元自主研發,用市場換技術。


  目睹了33個西方國家在維也納簽署了《瓦納森協議,米國開始了在各種軍民兩用技術行業對國內的各種封鎖。


  目睹了台積電如何的出爾反爾,置中芯於死地,要徹底斷絕華夏晶元崛起的可能。


  還目睹了國外晶元物美價廉,引得國內企業紛紛採購,大部分都不去考慮未來會不會有被卡主脖子的那一天。


  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有生之年,他們能夠窺見這個產業所有的核心技術。


  哪怕這個技術目前看起來還是比國外最高端的技術落後的兩到三代。


  但他們相信,只要能拿到這些技術,就能讓華夏晶元煥發新的青春,能在這條賽道上開闢出新的前路來。


  看著這些白髮蒼蒼但卻神采奕奕的老人們,羅凡心裡也有些感動。


  羅凡之前就想好了,如果能把這些技術大拿們挖過來,他就會選擇徹底放權,外行不要瞎指揮內行。


  把技術交給他們,讓他們去研究就好,把錢,把研究條件給到位,剩下的什麼都不過問。


  當然了,羅凡也不至於現在就完全的信任這五個人,至少要有一點時間來觀察這些人的人品如何。


  羅凡對晶元,一竅不通,但論識人,這麼多年的商場浮沉他還是有一心心得的。


  再不濟還有小七呢!羅凡自己的判斷,再結合有小七的分析,這樣挑出來的人肯定沒問題。


  羅凡留了幾位教授的電話號碼后,就帶著電腦離開了。


  幾位教授又在會議室討論了一番,然後他們一致決定這事兒得和上面說一聲。


  就這樣,關於羅凡掌握著大量核心半導體技術的事情就上達天聽了。


  正當上頭為羅凡擁有這麼多技術而感到震驚的時候,羅凡去了位於帝都的酷我音樂總部。


  之後的幾天他都留在了這裡。


  羅凡留在帝都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給并州的產業園區首收攏專業人士,想搞科技產業,沒有人才做基礎寸步難行。


  目前,這方面人才最強的幾個大學有中科大、電子科技大學,還有清華北大等等。


  但是如果要論晶元公司高管數量,清華第一,北大第二,民大也能排進前十,在首都這邊想要找這方面的人才簡直不要太容易。


  羅凡聯絡了幾家獵頭公司,承諾年薪百萬起,計劃招聘兩百位晶元行業專家,主要是技術研發人員。


  星遠的名頭擺在這裡,再加上羅凡出手闊綽,獵頭公司拿了錢就拚命的辦事。


  短短一周時間,已經給羅凡提供了一千多份簡歷。


  羅凡打電話聯繫了孫教授,拜託他和剩下的四位教授幫忙做顧問,一起對簡歷進行了篩選,最終留下了其中的兩百份簡歷。


  這些簡歷里年紀最小的都有41歲了,年紀最大的已經64歲了。


  當然,超過退休年齡的就是返聘了。


  這兩百多人,研發人員佔了95%,其中有25%的人員都有博士學歷,甚至還有人擁有這方面的多項個人專利技術。


  確認了具體人選后,羅凡開始一個個聯絡這些人。


  星遠在晶元領域籍籍無名,但是它旗下的產品眾多,現在華夏人的手機里就沒有不裝星遠旗下app的。


  這麼一個龐然大物,聲勢浩大的進駐晶元領域,甚至公開挖角這些優秀的科研人員,一開始覺得星遠是在作秀的人,也有部分改變了看法。


  但更多人還是覺得這事兒不靠譜,就算星遠真的要做晶元,但他們一個互聯網公司要搞晶元步子邁的也太大了,不怕扯到蛋嗎?

  可讓所有看戲的人都沒想到的是,星遠去邀請的這些人,居然基本都同意入職了。


  事實上讓廣大半導體精英們選擇加入星遠旗下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網上查到星遠,也不是星遠是互聯網第四巨頭,他們會同意是因為那幾位教授以及上頭的背書。


  就在幾天前,羅凡聯繫幾位教授幫他挑人的時候,上頭終於坐不住了,派人來見了羅凡。


  羅凡見到上頭的人,直接拿出了28nm和14nm晶元的全套相關資料。


  上頭的專家看完以後,當場表示這些資料都是非賣品,是正常手段絕對拿不到的東西。


  而且資料非常非常的完整,有了這些資料咱們也能完成對應的晶元製造。


  再得知這個消息后,上頭沒有任何猶豫選擇了與星遠合作。


  只是現在具體的合作方案還沒有敲定,這個驚喜來的太突然了,上頭也有些猝不及防,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不過有一件是兩邊已經達成共識的了,那就是星遠在并州那邊的產業園區要儘快運轉起來。


  於是星遠投資300億在并州購置了配套的晶元產業園區,同時今年還會投資圓晶廠的消息通過上頭傳到了星遠感興趣的這200人耳朵里。


  有上頭背書,這件事肯定是十拿九穩的。


  現在是2017年4月。


  大陸目前只有五家十二英寸的晶圓廠,分別是英特爾、海力士、三星,還有中芯國際、華虹,此外聯電與內地公司合資正在籌建的一座,位於廈門,不過剛剛開始動工。


  星遠計劃投資的這個晶圓廠毫無疑問代表了這家公司的龐大野心和實力。


  而且上頭還親自出面給星遠背書,言語中透露出了要扶持星遠的意思。


  這才能吸引這麼多人才選擇加入。


  隨著技術研發人員的到位,星遠在并州的產業園區離正式運行就只有一步之遙了。


  這最後一步自然是要完成各項審批,然後宣布開業了。


  不過現在上頭還在商議與星遠的合作要怎麼展開,所以羅凡也沒有著急,反倒是和張帥在帝都好好玩了幾天。


  這會兒上頭也確實在為怎麼和星遠合作而發愁。


  目前星遠已經投資了300億建立起了基礎的晶元產業配套園區,後續星遠還有投資計劃,再加上最重要的資料還是星遠出的,這就不太好辦了。


  如果星遠僅僅是拿了資料過來不準備出一分錢,到時候完全可以28分賬,給星遠20%的收益,剩下的一律交給上頭來操作,星遠不需要再投資一分錢,等著分錢就行。


  可現在星遠已經做了這麼多年,上頭只需要給開開綠燈就行,這別說28了,82估計都不合適。


  說白了就是以星遠這種情況,就算沒有上頭的幫助他們的晶元產業照樣能做的風生水起,有沒有上頭都一樣,這就很尷尬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