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國空天> 第四百零六章 改頭換面的殲14

第四百零六章 改頭換面的殲14

  當然六一一所的競標方案,其實早就基本確定下來了,這次會議,不過是讓大家提出一些更好的建議,提高中標的概率。

  六一一所的方案,當然還是以殲十四重型戰鬥機為基礎,改進而來的,只不過它已經不同於殲十四了,畢竟艦載戰鬥機的要求還是很多,與陸基戰鬥機有很大不同,但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它的氣動布局基本沿用了殲十四的布局,非常厲害的一個氣動布局,以後的四代機競標方案同樣是以它為基礎的。

  六一一所的艦載戰鬥機方案,當然也是一款三代半戰鬥機了,而且在某些方面,比殲十四還要強一些呢。

  最後,李軼和楊瑋分別進行總結講話。

  首先講話的是李軼.

  李軼帶著激動之色道:「各位,咱們的殲十七艦載戰鬥機競標方案,是大家集體智慧的結晶,我相信我們的方案是最好的,一定可以拿下這個項目。」

  的確,如果六一一所改頭換面的殲十四艦載版,還拿不下來海軍第一代艦載戰鬥機項目,那就怪了。

  畢竟殲十四可以說已經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三代半戰鬥機了,在它的基礎上改進出來的艦載戰鬥機,當然也是世界上最強的艦載戰鬥機,至於F35C艦載戰鬥機,還早著呢。

  聽到李軼這番話,在場的設計師們,臉上都露出了自信的神色,還有激動之情。

  確實大家辛苦了很多年,都想拿到海軍艦載戰鬥機項目,而且大家都很清楚,海軍航母也是李軼設計的,所以這個方案中標的希望是最高的。

  李軼自己設計的航母,怎麼會不想用自己設計的艦載戰鬥機呢。

  李軼當然想用自己設計的艦載戰鬥機,因為這樣的航母才是他想要的,才是海軍想要的,世界上最強的三代半艦載戰鬥機,配上世界上一流的蒸汽彈射大型航母,那戰鬥力是杠杠的。

  李軼也在謀劃下一代隱身艦載戰鬥機,當然它並不一定就是在殲二零基礎上改進了,也有可能採用新的氣動布局,包括垂直起降能力。

  其實在F35戰鬥機之前,毛子的雅克141艦載戰鬥機,已經是很厲害的垂直起降艦載戰鬥機了,只不過雅克141還是有一些問題。

  就在當年雅克141原型機出來之後,毛子就著手開發下一代艦載戰鬥機了,當時還有一個命名雅克43艦載戰鬥機。

  雅克43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隱身性能,它還是不錯的,就像米格1.44技術驗證機一樣,毛子當時也注意到了隱身技術對戰鬥機性能以及未來作戰模式的影響,也在發展戰鬥機隱身技術。

  在雅克141艦載戰鬥機基礎上,另大翼展,增加邊條,這就是雅克43艦載戰鬥機,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採用了兩台升力發動機和一台巡航發動機,可以在一百二十米距離起飛,這足以從航母甲板上起飛了。

  這款艦載戰鬥機在外形上就考慮到了隱身,比如外傾雙垂尾,內置彈倉,還有隱身的氣動外形。

  當然這個項目,也是隨著毛子的解散,而陷入了困境,同樣它也在後來,開始尋求國際合作,所以在後來,洛馬公司搞X35就購買了雅克列夫艦載戰鬥機的技術。

  所以F35戰鬥機,其實也是借鑒了一些雅克艦載戰鬥機的設計,當然也只是借鑒,並不是山寨,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這次六一一所準備的艦載戰鬥機方案,雖然是在殲十四基礎上改進的,但是它採用了很多艦載機的設計,比如說加大的機翼面積,還有翼展,機翼後掠角調整,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的重新設計,甚至還配備了矢量推力版的渦扇十B發動機,除了推力提高,達到十五噸加力推力外,還有全向矢量推力的能力。

  如此一來,鴨式布局不適合上艦的呼聲自然會小很多。

  其實不用矢量推力發動機,鴨式布局也可以上艦,比如說陣風M艦載戰鬥機,它的性能其實是很不錯的。

  陣風M艦載戰鬥機,比陸基型重了六百五十公斤,這是由於起落架和機身結構的加固,還有一些著艦設備的增加,陣風M艦載戰鬥機,公認的要比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空戰性能更好,無論是超視距空戰,還是近距空戰,當然對地對海攻擊能力也很強了。

  在艦載戰鬥機當中,陣風M是屬於拔尖的,綜合性能肯定要超過蘇三三,超過米格二十九K,也比超級大黃蜂還要略強一些,只不過比起F35來,肯定是不如的,畢竟兩者差了一個代次。

  蘇三三艦載戰鬥機,並不是好的模仿對像,因為後來毛子都放棄它了。

  蘇三三是重型艦載機,但是偏偏不能彈射起飛,所以起飛重量受限,不能滿油滿彈。

  蘇三三空重接近十八噸,最大起飛重量三十三噸,而米格二十九K正常起飛重量二十噸,最大起飛重量也要小得多,更容易艦上起降,當然這還是由於,毛子沒有彈射器,採用的是滑躍起飛方式。

  蘇三三和米格二十九K的載彈量,竟然是相當的,都是六噸左右,但米格二十九K採用了先進的相控陣雷達,所以性能自然較蘇三三要強不少,當然現在米格二十九K還沒出來呢。

  相對來說,世界上發展艦載戰鬥機型號最多的,經驗最豐富的還是鷹國。

  要知道鷹國航母都幾代了,艦載戰鬥機,更是研製過十幾種之多。

  比如早在五十年代,格魯曼公司研製的F9F載戰鬥機,早在一九五一年就完成夔飛,後來生產了八百多架,可以說是生產數量非常龐大的一種艦載戰鬥機了。

  當然那時候的艦載戰鬥機,性能確實相對落後,比如F9F艦載戰鬥機,採用的雖然是噴氣式發動機,但進氣口設計就很怪,在翼根進氣,水平尾翼也非常高。

  F9F艦載戰鬥機,在一九五一年九月首飛,在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就服役子,這個速度相當的快,當然現代化的艦載戰鬥機,肯定試飛時間也好,設計研製時間也好,都要比那時候的艦載戰鬥機長很多,更不要說是中國這個從來沒有研製過艦載戰鬥機的國家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