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爺爺的故事(二)
呷了口茶水,爺爺隨手磕了磕已經吸完的煙袋鍋子。我趕緊遞上煙袋荷包,爺爺慢悠悠的裝上一袋煙,美美的吸了兩口,接著又講起了故事。
「爺爺,咱們渤海鹽場剛建場的時候,到底是怎麼樣的,您老給講講唄。」
「唉,孩子,當時那個年代,是真的艱苦啊。現在回想起來,都是咬著牙硬挺過來的。是新中國和共產黨給咱們鹽場帶來了新生,支撐著我們那一代人在環境極其惡劣的條件下建場的信念,就是心中有黨啊。」
說完這話,爺爺又是唏噓不已。
1959年的益壽縣北部,號稱「北大窪」。
這裡瀕臨渤海,是小清河入海口。而渤海鹽場的建場地址,就是典型的潮汐地帶。
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蔞蓬、黃蓿等荒草。地里的野兔、野雞和蛇鼠、刺蝟等動物經常可見。
這裡還有一種鹽鹼地特有的鳥兒,叫「鴨藍子鳥」,凌晨三四點就鳴叫,鹽工們管這種鳥的叫聲為「拔哨」。
在那個年代,手錶和鐘錶還是個稀罕玩意,鹽工們每天早晨上班都是聽著鴨藍子拔哨起床的。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秋天一片紅,冬天更凄涼。」這就是舊社會的真實寫照。
距離此地不遠有一個六股路村,還有一句傳唱至今的歇後語。「六股路村套知了——窩裡等。」
為什麼說窩裡等呢?
原來此地是鹽鹼地,生存環境荒涼無比,而且整個村裡只有一棵樹。夏天的知了一旦飛走,轉來轉去沒有樹木可以落腳,只好再次飛回到這棵樹上,所以想套知了的人不用東奔西走的忙活,在原地守候就行。
由於剛建場,頭緒多,任務重,可以說千頭萬緒,百廢待興。場里成立了籌建領導小組,組織了黨員突擊隊,爺爺還是黨員突擊隊的隊長呢。
建場初期,房子還沒有蓋起來,大家就地取材,搭建窩棚,鋪上點乾草,睡地鋪。晴天還好說,就怕陰雨天氣。尤其是連陰雨,幾天不開晴,窩棚里的被褥和衣物都長了毛。鹽工們打趣的說,外面大下,裡面小下,外面不下了,窩棚里還滴答。
建鹽場,被人們俗稱為「建灘」,這可不是個輕快活。那個年代,沒有大型推土機械,只能靠人工和小推車。
在廣袤的北海灘涂,夏天高溫炙熱,蚊蟲肆虐,小咬(一種類似於蚊子的小蟲子)叮起人來可狠呢。很多工友的皮膚都被撓爛了,不停地淌著血水和黃水。
冬季寒冷異常,咸澀的海風,伴著來自遙遠的西伯利亞的寒流經常光顧這裡,有的時候呵氣成霜,滴水成冰。
在那個年代,幹群關係非常團結。第一屆渤海鹽場的黨高官和場長是一位年長的武工隊長轉任。他為人熱情豪爽,善於做動員工作,經常帶領班子成員和籌建小組的幹部在建灘一線,與鹽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工作之餘,還不時地講一些戰鬥段子,引得工友們哈哈大笑,熱情高漲。
爺爺至今還清晰的記得,在冰天雪地里,他和工友們打著赤腳在泥水中抹灘,他的腳趾甲都凍掉了好幾次。
鐵杴刨不動,就用鎬頭。一鎬頭狠狠的刨下去,結果只是一個白印子,震得人手臂發麻。
肩挑,手推,人拉,所有的辦法全部都用上了。哼哧、哼哧,哈出的熱氣都凍成了冰坨子,粘在鬍子上,往下一拽,生疼生疼的。
由於長期在鹹水里勞作,很多工友的手上腳上都裂開了口子,被鹹水齁的生疼。這種情況,直到幾年後場里配上了長筒膠靴和手套以後,才有所好轉。
爺爺和工友最難忘的日子,是建灘完成,場里召開表彰會喝慶功酒的日子。
爺爺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披紅戴花站在領獎台上,可神氣呢!
其實,在那個年代,還沒有獎金的概念,多以精神鼓勵為主。一般都是場黨委領導給頒發個喜報,還有印有偉人頭像或者為人民服務字樣的搪瓷茶缸、毛巾等物品。
雖然這些東西現在看來不值錢,但是在當時來講,也算是奢侈品了。
每次爺爺把喜報和獎品拿回家,奶奶和全家人都是樂呵呵的端詳半天,然後才把喜報端端正正的貼在土炕北面的牆上。
是爺爺那一代鹽工,憑著對黨的無限熱愛,憑著一種高度的自覺和感恩精神,才戰勝了重重困難,在荒蕪蕭瑟少有人煙的北海之濱,建成了初具規模的渤海鹽場。
爺爺手捋著鬍子,笑著說:「晶兒,俺們那個年代,雖然說一窮二白,但是有一顆火熱的心。咱們渤海鹽場,當年建場,當年就生產海鹽幾千噸,還受到了昌濰行署和省一輕系統的表彰獎勵呢!」
休息了一會,爺爺繼續說,那個年代的苦和累,不是你們這代人能夠想象的。
剛參加工作之時,每月只有10幾元工資,除了留下一部分生活費,一大部分要交給家裡,你奶奶在家裡拉扯著你爹和一大家子人口。還要從裡面拿出一些交給小隊里。
「啊,還要給隊里交錢?為什麼?」
「傻孩子,俺們能夠去鹽場參加工作,都是隊里推薦的。村大隊和小隊根據村裡每戶人家的困難程度和勞力情況,從一些根正苗紅的家庭中推薦了我們十幾個小夥子。我們的戶口還在村裡,交錢是為了頂替義務工工分。」
「奧,明白了。爺爺,那麼後來和您一起參加工作的同村夥伴怎麼樣了?」
「唉,難啊!當時的工作生活條件差,鹽場又是個重體力的臟苦累活,他們實在受不了這個累,結果都捲起鋪蓋回家了。由於我是個共產黨員,複員軍人,咱們可不能給黨丟臉啊,所以這才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我呢,推過小車,抬過幾百斤的大鹽筐。當時的飯食,主要是高粱米加上地瓜干,每頓飯每個人只能給兩個窩窩頭,因為沒有自來水,建場初期喝的是苦鹹水,北部風大,吃飯的碗里還經常會有沙子。最難吃的還是一種叫做「返銷高粱」的植物,好像是一種雜交高粱,個頭不大,高粱穗子很大,但是品質不好,很難下咽。
那個年代,正趕上年景不好,莊稼收成低,各行各業都不富裕,能有的吃就算很不錯了。
這樣干一天活下來,經常餓的我眼冒金星,前胸貼著后胸,渾身一點力氣都沒有。
為了把活趕上去,為了活命,我和工友們吃過黃蓿菜種子,燒烤過老鼠、刺蝟和蛇,總而言之,能入口的東西,俺們工友都吃過,甭提多艱難了。
別看日子過得艱難,但是鹽場的精神生活也不那麼單調。場里有文藝宣傳隊,咱們場里1971年在北窪還率先購買了第一台電視機呢!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
爺爺輕聲的哼著小曲,慢慢的睡著了。
我知道,在爺爺的心裡,裝滿了回憶。
記得爺爺講過,他老人家最難忘的是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1959年發生的一次大地震。
1959年,對全國大多數地區和多數人而言,應該是平凡的一年。但是對於渤海鹽場來講,可以說是「雪上加霜」災難頻發的一年。
這一年,場里先後發生了三次大的自然災害。
據《渤海鹽場場志》記載:
2月13日,天降大雨雪,大冷,出現「雨凇」。場內交通終止,高低壓線路和通訊設施遭到嚴重破壞,損失很大;
4月23日,發生特大海潮,潮位高達6.74米。大片鹽田被淹沒,化鹽1.8萬噸,各種料具沖毀丟失嚴重,損失價值50餘萬元;
6月18日,渤海灣發生7.4級地震,場機關駐地東側出現60厘米洞孔並冒出黑水岩漿,大部分職工家屬暫時遷移到離場區20多里地的南河鄉以南,全場短時停產。
天降大難,工人就要拚命大幹。從那以後,爺爺和他的工友們,就全身心的投入到自救重建和恢復生產中,艱苦奮戰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逐步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秩序。
最讓爺爺感動的,是場黨委、黨支部書記和場里的黨員同志們,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危險面前不退縮,困難面前不低頭,始終堅守在生產一線,直到最後一個工人和家屬撤出場,他們才肯轉移到安全地帶。
第二件事,是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發生的幾次大海潮。當時的情景更加駭人。
爺爺到現在還記得很清楚。當時,連續颳了好幾天東南風,接著又轉為了東北風,下起了暴雨,狂風暴雨引發了渤海灣大海潮。
場里的黨員領導幹部全部下到生產一線指揮調度,帶領大家夜以繼日築高堤壩,加固池堰,排設麻袋包,應對幾十年不遇的大洪水。
狂風足足有十級以上,颳得人都站立不穩,貓著腰才勉強行進。豆大的雨點打在人身上和臉上,打得人生疼,分不清雨水還是汗水。
關鍵時刻,還是場黨委帶領黨員幹部衝鋒在前,爺爺和突擊隊員們全力保護堤壩安全。
類似這樣的實例還有很多,很多。在渤海鹽場的急難險重任務面前,總是能看到黨員幹部的身影。
爺爺曾經自豪的對我說:「孩子,在俺們那個年代,有一句口號特別響亮,叫做困難面前有我們,黨員面前無困難。共產黨員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前幾年爺爺身體好的時候,我曾經想過給爺爺寫一本自傳或者回憶錄,可是爺爺態度很堅決的拒絕了。
每當這個時候,爺爺的眼眶裡總是蓄滿了淚水,好幾次我都看到爺爺偷偷的抹著眼淚。
後來還是聽奶奶介紹我才知道,爺爺說,自己能夠從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活著回來,就算是莫大的幸運和造化了,想一想那些犧牲的戰友,有的至今還長眠異國他鄉,有的甚至還不知道名字,對比他們的巨大犧牲,自己這點事,有什麼可寫的?更沒有什麼好宣揚的。
作為建國前的老黨員,爺爺始終高度自律,生活簡樸。前幾年身體好的時候,每年的醫療費花的很少。
大家應該知道,作為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黨員,醫療費用在單位上都是實報實銷。雖然爺爺不是國家幹部,但是他對自己和家人嚴苛的要命。
他給家裡人「約法三章」:家裡人的醫藥費自己負責,堅決不能和他的藥費混同著報銷。最近幾年,他下半身癱瘓,常年卧床,還是堅持能少吃藥就少吃藥,能不用藥就不用藥,嚴格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
爺爺的一行一動,對後代的成長幫助極大,也養成了良好的家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爹爹和我的三觀,使我從小就對共產黨,對黨員有了一個崇高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