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上朝-設立軍機處
早朝
乾清門(稱御門聽政,皇帝登基等大典是在太和殿,乾清宮是有皇帝私下召見內閣大臣)
「皇上駕到!!!」
王承恩一聲大喝,回蕩在乾清宮內。朱由檢身著龍袍,右手握劍,在龍椅上坐了下來。一副天子氣象的朱由檢,心裡想著麻麻批,早上5點起床,6點開會,完全沒有睡醒就開會了。
朝議有廷議和集議之分,還有部議。皇帝在場做決定叫廷議;皇帝不在場最終還得皇帝批准叫集議,部議就是部門開會。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啟稟陛下,臣狀告魏忠賢十大罪狀!
第一:與皇帝並列
魏奸稱「九千九百歲」,幾乎與皇帝平起平坐,代皇帝批閱奏章,讓百官只知道有魏忠賢,而不知道有皇帝。
第二:蔑視皇后
在皇后即將臨盆的時候魏忠賢客氏下手,導致皇後生下死胎,鬱鬱而終。
第三:搬弄兵權
魏忠賢把持著軍權,將軍印握在自己的手中,隨意調動軍隊,同時將內操軍增加到三
萬人,內穿甲衣出入宮禁。
第四:不二祖列宗
魏忠賢卻目無主子,藐視明朝歷代皇帝。
第五:克削藩王封爵剋扣朝廷對一些有功藩王的封爵,引起眾怒。
第六:目無聖人
魏忠賢親亂賊,仇忠義,不將德行,對聖人之言大加批評。
第七:濫加爵賞
隨意任用親朋好友,結黨營私,胡亂封爵,導致怨聲載道。
第八:掩蓋邊功不是魏奸的人的戰功,魏奸就不會讓天啟知道。
第九:剝削百姓
魏奸恢復了鹽稅和礦稅,其中還包括工商稅,再加上原本的農業稅等苛捐雜稅,讓當時的農民負擔更加深重。而且魏忠賢濫用親佞,濫殺無辜,草菅人命,致使民怨沸騰,怨聲載道,此其罪九也。
第十:交通關節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魏忠賢自己閹割,實在是大大的不肖,此其罪十也。」吏部主事狀告道。
朱由檢聽著,剝削藩王,徵收商稅,並沒有錯。
「嗯?大將軍印嗎?好東西啊!」朱由檢悄悄地讓王承恩去把大將軍印找來,應該是剛剛查抄了,還好是事發突然,一舉拿下,不然,,,
「臣有本啟奏!魏忠賢心腹崔呈秀,內諛廠臣,外擅朝政,貪淫橫虐。」雲南道御史楊維垣狀告道。歷史上就是他拉開了閹黨狀告魏忠賢的帷幕,閹黨分裂。
「臣狀告魏奸,
一:魏忠賢擅權,把控朝廷,擅自殺害大臣。違反祖制,太監不得擅權外廷。
二:魏忠賢結黨營私,剪除異己,親近亂賊而仇視忠義。
三:傷害宮中妃嬪
四:傷害龍嗣
五:搜刮民財,貪圖享受
六:飼養家軍
」
「臣狀告魏忠賢擅權亂政,禍亂內閣六部,世人已經稱內閣為閹黨內閣了。
臣狀告臣狀告前內閣大學士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首輔兼吏部尚書)、丁紹軾,施鳳來、張瑞圖。工部尚書兼左都御史崔呈秀、一年內六遷至工部尚書的吳淳夫、一年內升至兵部尚書的田吉、太常卿倪文煥、左副都御史李夔龍。
臣狀告他們身為朝廷重臣卻為虎作倀,為人失節。
如今的內閣不是陛下的內閣,六部不是陛下的六部。
魏忠賢遭到楊漣的彈劾后報復,天啟五年(1625年)魏忠賢借熊廷弼事件,用內閣和六部的權利,誣陷東林黨的左光斗、楊漣、周起元、周順昌、繆昌期等人有貪贓之罪,大肆搜捕東林黨人。天啟六年,魏忠賢又殺害了高攀龍、周宗建、黃尊素、李應升等人,東林書院被全部拆毀。
閹黨之罪,罄竹難書,閹黨之禍,禍亂天下。
臣請陛下誅連閹黨。」
內閣唯一的光桿司令朱國禎,第二個開炮!(老油條,混混)
第三個
第四個 ……
「准奏!不誅殺,全部流放瓊州(海南)」朱由檢大聲道。
半個朝廷的朝臣一邊倒地狀告魏忠賢,恨不得食其皮,吃其肉。
瞬間朝堂少了一半,人人戰戰兢兢,從新皇帝登基第一天下午就是雷厲風行地拿掉閹黨,抄家拷問,還讓大家花銀子贖買之前跪舔魏奸的書信函件。
這是一個奸詐的皇帝,會摟銀子的皇帝。
大家一下子搞明白,以後該怎麼生存了。
東林黨在萬曆朝多拉風多囂張啊!
天啟登基四年,就被魏忠賢率領的閹黨給團滅了。還出了一本東林點將錄。
現在閹黨又被新皇帝連根拔起。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趕緊跪舔!
「朕之前已經用魏奸的人頭,血祭皇兄,血祭先太子。
血祭東林六君子,
血祭熊廷弼,
血祭被閹黨貪官污吏害得家破人亡的黎民百姓。
朕在此發誓,
禍害皇權者,血祭,
貪污腐敗者,血祭,
結黨營私者,血祭,
太監擅權者,血祭,
禍害百姓者,血祭,
坑害百姓者,血祭。」
「內臣王承恩徐應元方正化劉若愚等,狀告魏忠賢客氏忤逆犯上,起兵謀反,欲行改朝換代狸貓換太子之事,認證物證確鑿,主犯從犯已被誅殺,內宮牽扯幾千宮女、四萬多凈軍一萬餘太監,及其家屬。
還請陛下示下,如何發落。」
「全部抄家,流放瓊州(海南)」朱由檢道。王承恩徐應元擬旨,內閣朱國禎副條陳,王承恩批紅用印。
「臣錦衣衛李若漣劉僑駱養性,通過內廷給的證據和函件,銀錢記錄。狀告魏忠賢在外廷結黨營私,屠戮大臣,興修生祠等二十四項大罪。外臣閹黨名單在此,涉及五虎五彪十孩兒四十孫等等241人,證據在此。現移交大理寺審理。」
「批准!」朱由檢道。
「魏奸涉及起兵謀反,禍亂宮廷,陛下於皇宮內已經事急從權,親自審理,大理寺也已經審閱了相關證據函件,還請陛下示下,閹黨家屬如何處理?」大理寺卿油滑地打太極,不願意碰這個事情了。
「全部流放瓊州」朱由檢回道。
「遵旨!」
擬旨,朱國禎副條陳,批紅,用印。
張惟賢身著國公服,走出列來。「一、魏忠賢閹黨把持兵部工部,禍亂兵部,借熊廷弼的死打擊東林黨,瞞報邊功,冒領邊功。造成兵部貪腐,戰鬥力急劇下降。
致使我大明喪失了整個遼東平原整體,只剩下山海關寧遠錦州等邊緣之地。而魏奸卻把錢財用於修建生祠。
二、替魏忠賢興修生祠的袁崇煥,在寧錦之戰後,私自與女真議和,造成女真攻陷朝鮮。臣以為袁崇煥不敢私下議和,臣等懷疑是魏忠賢用兵部秘信暗中指示袁崇煥議和。
三、以文制武,沒有野戰能力,只能守城,逐步被蠶食。遼東只能自土木堡之變以來,五軍都督府被廢,京師三大營被打沒了。大明再也沒有大規模作戰的能力了。
臣等武勛願像平魏奸一樣平定遼東。
請陛下恢復五軍都督府的榮耀,讓我等勛貴再次為大明王朝而戰,再次在皇帝的統帥下,橫掃天下。」
「臣成國公朱純臣附議!」 ……
勛貴一邊倒啊!這是。
朱由檢一聽,英國公的文筆還得提升啊!勛貴剛剛幫助自己平定閹黨,乘著文官的氣勢低迷,這是要搶兵部的權利啊!還給了自己一個甜頭,沒法拒絕。
要不要放勛貴這頭老虎出籠呢?關鍵現在一邊倒,勛貴站到了一起。不能得罪槍杆子。看了一眼為自己平定閹黨的張惟賢。他也有那個能力把自己給平定了。
沒有實力只能順著勛貴們來了。
文官們一聽,瞬間五個都察院給事中狀告張惟賢,貪污腐敗,五軍都督府只是一個貪污斂財的工具。
崇禎看了一眼位居內閣的朱國禎,手裡拿著五本他寫給魏忠賢的舔狗信函。
是下詔獄還是去得罪文官們,就看他了。
朱國禎狀告五個都察院給事中是漏網的閹黨。
朱由檢立刻讓廷杖錦衣衛把五人給帶走了。
「王承恩擬中旨,重啟五軍都督府,更名為軍機處。由英國公張惟賢主持,勛貴三人,邊將三人。軍機處主外事主用兵,內閣主內政。錦衣衛對外情報歸總到軍機處和御書房。
合併都察院,言官,大理寺等三司,錦衣衛對內情報千戶,為御史台。監督內閣,軍機處。」
古代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者相互制衡。
明太祖撤了丞相,設置了內閣。要撤就撤乾淨。成立軍機處來替代太尉的功能,御史台來監督內閣和軍機處。
明末,內閣是融合了丞相和御史大夫職責。形成了文官集團,壓制皇帝和武將。
現在是明末了,可能要從頭開始打江山,必須把武將太尉的功能提高。
不能讓文官集團來討論如何打仗了。
大明省級行政區中的三個平行的組織,分別為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方制衡。後來相互推諉扯皮,才設置巡撫的。
就由朕來做大明的總巡撫吧!朱由檢如是想。
當庭王承恩擬旨,內閣朱國禎擬條陳,朱由檢正要親自批紅,,
「臣兵部給事中馮嘉會、王之臣啟稟陛下,閹黨禍亂京營,讓京師三大營喪失了戰鬥力,還請皇上訓練新軍,已抵外辱。
皇帝親衛自太祖以來就是十二衛,成祖親衛更是多加了上三衛,只是後來廢了,只剩下御馬監三營6500人了。
但是,大明真正的核心力量都是京師三大營和陛下十二衛。如今版圖少了一大半。
臣等懇請,重建親軍十二衛。
」兩人跪柬!
朱由檢坐在龍椅上,眼光一下子就亮了,這兩人居然提前猜到了他的心思,很是意外。
明白了。兵部不願意讓軍機處做大。與其給軍機處,不如送給皇帝,還可以表忠心,標明站位。只可惜這兩人不會打仗。
朱由檢看了一眼張惟賢等勛貴,批紅的手懸在空中。
「臣張惟賢附議!」
「臣朱純臣附議!」 ……
然後朱由檢親自批紅成立軍機處,王承恩用印。
「准奏!」朱由檢!
擬旨條陳批紅用印。
「臣朱國禎啟奏,如今朝廷空虛,吏部本應該承擔選拔官員的重任,但是現在吏部尚書也是空缺。」
「選拔官員一事,先放放,一會兒,朕要召見歷屆內閣大臣,各省巡撫,南京臣工。」朱由檢回道。
朱由檢居高俯看群臣。吏部房壯麗,戶部郭允厚,禮部孟紹虞,兵部馮嘉會、王之臣,刑部薛貞、蘇茂相、薛鳳翔,工部房壯麗,曹思誠左都御史。
這些人想上位啊!
但是,沒有幾個人是有本事的。
吏部買官賣官,瞞了崇禎十七年。這些庸官貪官,不能用的。
六部尚書用誰,現在是一個問題了。吏部尚書都是空缺的。
「臣轉呈左光斗弟子史可法、黃尊素之子黃宗羲、王夫之、劉宗周的請願書,懇請陛下為被閹黨迫害致死的忠臣良將,平冤昭雪。」
「准奏!讓王夫之,黃宗羲,史可法,顧炎武進京,朕要親自見見他們。」朱由檢道。
開玩笑,明末三大思想家,必須得准了。而且,真心想看看明末三大思想家長啥樣。劉宗周就算了,沒啥思想,嘴炮一枚,沒啥用。
史可法倒是忠心耿耿,左光斗在被折磨了一個月後,史可法偷偷地進監獄去見到已經不成人樣的左光斗,史可法痛苦無奈,一個人怎麼能把另一個人折磨成這樣。而不成人樣的左光斗最後交代史可法,活著,你是大明的未來,中興大明全靠你了。
史可法在南明忠心耿耿地輔助君王,如果史可法會打仗就好了。
史可法走後,崔呈秀用古代的鉚釘從耳朵處,釘穿了左光斗。
天啟東林六君子,可不是錢謙益這種沒有骨頭的人。而且也支持徵收商稅。
但是萬曆年間有個東林黨人,一介布衣,教書先生,卻能影響內閣首輔的選用,這是曠古爍今的人物,顧憲成。
但是,東林黨是希望革新的。根植於東南工商業,很多思想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他們的目標是,控制內閣,皇帝只是門面。類似於十六世紀,日本的幕府是實權,天皇是象徵人物一樣。類似於英吉利的內閣。
魏忠賢把最正最忠最烈的東林黨殺乾淨了。崇禎想用東林黨的時候,就剩下一些錢謙益這些渣渣了。
王承恩悄悄地在朱由檢身邊耳語「他們昨晚就都到了,現在一直在宮外等候。」
「快宣!」
「宣歷屆內閣大臣覲見!」王承恩大聲道。
「宣各省巡撫覲見!」
「宣遼東歷屆總督,總兵,覲見。」
「宣南直隸諸官覲見。」
「宣沿海諸衛總兵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