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浮收勒索(中)
進到村裡以後,一直在古陶活動長大的朱達昌,才知道什麼叫做貧窮。
到處的土坯窯洞,到處的柵欄院牆,卻是到處見不到個人。
人呢?
人都跑哪裡去了?
村裡的景象在朱達昌的概念中,絕對不是眼前這種破敗還頹廢的樣子。
不管怎麼樣說,人總該是有的吧。
可是此時的朱達昌,卻根本就見不到個人。
現在是秋收的季節,即便村裡有一些懶惰的人,可也不應該都是懶惰的人吧。
這樣的景象,不僅不符合朱達昌的想象,也實在不符合常理。
直到走到村子的深處的時候,朱達昌他們才終於是看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看上去傻傻的,應該是腦子有什麼毛病。
這樣的人一般每個村子里都會有,大家一般都叫這種人為守村人。
這樣的人雖然傻傻的,可人性和人心卻十分的善良。
這樣的人雖然傻傻的,可他們卻被人們尊稱為村裡的守護人。
這樣的人雖然傻傻的,可很多的事情他們卻都很清楚。
如果向這樣的人打聽個什麼人,應該是不會有所偏差的。
看著這個守村人笑呵呵的走來,朱達昌便也就微笑的對他說:「哥哥啊,請問劉老伯家怎麼走。」
聽到朱達昌的所問,守村人沒有用語言回應。
不過,立馬轉頭小跑起來的守村人,便是跑幾步又回頭且繼續笑呵呵的招呼起他們來。
看到了這樣的一個可愛的守村人,朱達昌的心情一下子也好了很多。
他們穿過幾處土丘削成的窯洞排列之後,終於是停在一處土坯院牆門口的那守門人,這才給朱達昌他們跳起了不知道什麼舞。
嘴裡還嘰嘰喳喳的說著什麼的那守門人,雖然朱達昌他們不知道此時的他都在說些什麼,可看他那樂得飛舞的樣子,大家便什麼都明白了。
這樣的他,應該是告訴他們目的地到了。
今日出來的朱達昌,沒有帶酒沒有帶肉,給這樣的人銀子好像也沒有什麼用處,於是這時候想要感謝一下這位守村人的朱達昌,便一下子為難了起來。
就在這時,棍子悄悄跟朱達昌說:「東家,他這是告訴咱地方已經到了,要不我先敲敲門喊一嗓子?」
「這些一會兒再說,你身上有吃的嗎?」
「東家,有,我懷裡揣著兩個饅頭,東家您是餓了嗎?」
「我不餓,你把你的饅頭給了這個守村人吧。」
「哦,可……哦。」
從棍子的手裡接過饅頭,那位守村人十分的開心。
又是很歡實的在朱達昌面前跳了一會兒后,那位守村人這才笑眯眯的啃著饅頭走開了。
看著那守村人的背影,朱達昌竟然有點羨慕人家。
看著那守村人走遠,棍子便在門口喊了起來。
可讓朱達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連續的喊過十來聲之後,院子里竟然是一點動靜都沒有。
看著土窯洞頂的煙囪都還冒著煙,朱達昌不知道為什麼會沒有人回應他。
就在朱達昌這樣想著的時候,不知道想到什麼的棍子,便是在院門口的柵欄處踅摸了起來。
又讓朱達昌沒有想到的是,不聲不響鼓搗了一會兒的棍子,竟然把人家家的柵欄門給推開了。
「棍子,你幹什麼了,你怎麼不經人家同意就開人家家的門,快把人家家的大門閉上。」
這時候看著棍子這樣做的朱達昌,應該是很少有的生氣了。
還是讓朱達昌沒有想到的是,這時候看著自己生氣的棍子,竟然是沒有被他的生氣給嚇著。
只聽得這時候已經跨進柵欄門的棍子說:「東家,咱這樣喊是沒有人會出來的,咱就算是去了我家,一樣是沒有人會出來開門的。」
棍子的話讓朱達昌不敢想象,他們又不是什麼盜匪無賴,怎麼就嚇得這些人連門都不敢開了呢?
這樣詭異的現象,讓朱達昌除了不敢想象,還有些匪夷所思。
不過,即便是棍子這樣說了,在朱達昌自己還沒有搞清楚狀況的時候,他還是不想讓棍子就這麼闖進去。
「棍子,這都什麼跟什麼啊,你先給我出來,不管怎麼的說,咱這樣做都是不對的。」
朱達昌都這樣說了,那棍子當然不敢違抗。
又是從院里撤出來的棍子,便站在了朱達昌的面前。
就這樣站著的棍子,卻是一句話也不說。
這樣的棍子,讓朱達昌很惱火。
「哎呀,今日這都是怎麼了嘛,棍子你快跟我說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東家,官家如果收走一兩八錢銀子的耕牛折舊費,再加上各種需要用糧食交的各種苛捐雜稅,那我們這些當農戶的還不如在家待著啥也別干,反正乾和不幹到頭來都是要餓死,與其說到了數九寒天的餓死,還不如現在就等死算了。」
棍子說出來的話,朱達昌都有點不敢想象。
好死不如賴活著,就是出去討飯也不能給餓死啊。
再說了,只要是家裡有一點點餘糧,活蹦亂跳的人,又怎麼會就守在原地等死呢?
這樣的事情一家兩家如此還能說得過去,又怎麼會整個村裡乃至整個古陶的鄉民,都這樣統一思想的在家等死呢?
這樣的現象,實在有點離譜。
「呵呵,我不相信,螻蟻尚且偷生,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東家,現在古陶的鄉民,活的真還不如螻蟻,本來人們就沒有什麼活頭,現在那個來福教一來,咱古陶的鄉民們就更是不想活了。」
聽到棍子這樣說,朱達昌都覺得毛骨悚然。
什麼來福教,朱達昌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這時候想了一下的朱達昌,突然就問棍子說:「難道你家裡的人也都不想活了?」
聽到朱達昌這樣問,棍子先是四下的瞄了一圈后,這才低聲的湊近朱達昌說:「東家,我家托東家給的一份工錢,日子還算是能過的下去,我家人是不會傻到等死的。」
棍子這樣說,朱達昌就更奇怪了。
既然是不想死,那就正正常常的活著,為什麼還要搞得跟統一號令一般。
看朱達昌如此,棍子便又把朱達昌拉到一邊的說:「東家,咱們還是回吧,等回到古陶家裡,棍子再仔仔細細的跟東家說這裡邊的道理。」
看棍子越來越小心翼翼,這時候的朱達昌也就虛脫起來。
能讓人們都變成這個樣子,那是要做出來什麼事情的人才能做到。
想到這些的朱達昌,這次倒是聽從了棍子的建議。
現在的朱達昌是富戶,不管朱達昌怎麼的心軟,一樣也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何況這一切的一切,好像跟朱達昌也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