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鴻圖> 第二百四十一章: 文武之道

第二百四十一章: 文武之道

  崇禎看著低頭沉思的閻應元,暗暗的嘆了一口氣,他明白閻應元現在心中的糾結與不甘。他也知道,在此時的大明,讓一名舉人報考武舉有多難。

  其實,對於崇禎來說,想要用閻應元,或是說要將閻應元用在軍事上一點都不難。只要下一道旨意,直接賜予閻應元一個進士的職稱,再將他安排進兵部或是之後要設立的天策府都很容易,而且閻應元也必然會感恩戴德,忠心耿耿。但是,在這件事上,崇禎卻想得更多。

  從後世的記憶中,崇禎知道在歷史上,在明朝的最後幾年,也曾有人提出過,「今日不重武臣,故武功不立。」之語。當時的崇禎皇帝也曾專任大帥,下旨讓他們不再受文臣節制。可是,不到二三年,不少的武臣便開始擁眾自重,「與賊相望,同事虜略」。到了南明魯王監國時期,更是有了「武強而文不肯弱,遂相持起釁。」的情況。而文武相爭也耗盡了大明最後的一絲元氣。所以,崇禎一直在想如何才能讓文臣武將能夠保持一定的平衡,如何才能在之後的外敵入侵內亂頻發的情形下,文臣武將能通力合作。

  思索了許久,崇禎覺得找一個既能融進文官圈子裡,被文官群體所接收,又能出身武舉,有著超強統帥能力,讓武將們心服的人作為橋樑,應該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然而要尋找這樣一個人卻並不容易。在崇禎後世記憶中,明末的那幾名出色的軍事統帥,一部分是已經經過科舉進入了文臣範圍,比如,被後世無數網友推崇的盧象升,天啟二年時便已考中進士,而後初任戶部主事,升任員外郎,此時已經被升任為大名知府。

  再比如被後世說成大明最後希望的孫傳庭,萬曆四十七年便中了進士,初授永城知縣,天啟初年進入北京任職,為吏部驗封主事,再升至稽勛郎中,而後因不滿魏忠賢專政,棄官回鄉。此時他已經被崇禎召回京城,在兵部任郎中。

  還有那個雖然最終投降滿清,卻有著不凡的軍事能力的洪承疇。他是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殿試二甲第十四名,賜進士出身。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歷任刑部員外郎、郎中等職,在刑部任事六年。天啟二年擢升浙江提學僉事,后升遷兩浙承宣布政左參議。天啟七年,升陝西督糧參政,現在依舊在陝西任職。

  這三個人都是崇禎那份名單中人物,也是崇禎知道的能統兵的帥才。但是三個人都是進士出身,品階官員,可以想見他們對於武將態度,必然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很難將武臣放到一個平等的位置上。

  在崇禎剛剛穿越時所擬的那張名單上,除了這幾個人之外,還有一些在後世有名的將領。比如二曹—曹文昭,曹變蛟叔侄兩人,以及滿桂,勇衛三將等。這些都是純粹的武臣。由於多年的習慣,這些人在文官的面前多少都會變得進退失據,就連自己一直在不斷改造的勇衛三將,在他們身上崇禎也曾發現過這樣的問題。

  所以,崇禎在思考可很久之後,將這個溝通文武的人選放在了名單上的第一位—閻應元的身上。而這,也就是為什麼崇禎要將閻應元從明法科中試的名單上拿下來的原因。

  剛剛,就在崇禎在另一處雅間中用完飯,在徐應元和方正化的一在請求下,正準備回宮之時,卻收到了皇城局王體乾轉過來的消息--閻應元就在這座酒樓中。同時那消息中還提到,閻應元會在這次聚會後離開京城,請旨要如何辦理。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崇禎竟然起了見一見閻應元的心。所以,也不理會那兩個太監的啰嗦,直接推門就進到了閻應元所在的雅間。

  當崇禎看到閻應元由於落榜而顯得落寞的神情時,覺得這正是勸說閻應元參加武舉的好時機,因此,崇禎才說出剛才的那些話。

  此刻,看著閻應元猶豫不決,崇禎便開口說道:「麗亨因何躊躇,龍某盡知。你怕是認為武夫粗鄙,地位低下,而且由文入武仿若棄明投暗吧。」

  閻應元微微抬起頭,緊皺著雙眉看著崇禎。

  崇禎面容整肅的繼續說道:「天地之道,惟陰與陽;治世之具,惟文與武。文與武,便是家國天下的陰與陽。一個國家的安定與戰亂,就是在這種陰與陽不斷的變化所產生的。也只有文武並用,才能讓國家的陰陽相濟,才能讓國泰民安。就如張叔大所言:『夫戡亂之時,固宜用武,亦必濟之以文;守成之時,固宜用文,亦必濟之以武。』就龍某看來,文武之間地位相差懸殊並不是國家之福。當今聖上銳意進取,在此事之上,必會有所變革。。。。。。呵呵。」崇禎笑了笑,向閻應元身邊靠了靠低低的聲音說道:「說不定,此事已在他老人家的計劃之中,很快就會實施。」

  看著閻應元投過來的驚愕異樣神情,崇禎微微笑了笑。停了一下崇禎繼續說道:「想來麗亨一定看過了那份《大明報》吧。」

  閻應元點點頭。

  「在那大明報中,曾經刊發明文。原來的武舉已經變為知兵與善戰兩科。善戰科暫且不說,那知兵科便是為願為國投筆從戎的士子所設。」

  閻應元慢慢的點點頭,沉吟了片刻說道:「龍兄所言,確是金石之言。不過,某現在心神不寧,難以明斷。此事畢竟不是小事,某還想細細思之。」

  崇禎深深的看了閻應元一眼,微微笑了笑說道:「那是自然。」隨後他便站起生,望著眾人說道:「與諸位一聚甚是快慰,不過,龍某還有些私事需辦,就先行告退了。多謝諸位。」說著,再次對著眾人微微躬了躬手。

  屋中的幾個人,連忙起身還禮。而後看著崇禎帶著幾名僕從迤迤然的離開了雅間。

  不知為何,在那個不請自來的年輕人走了之後,眾人便失了興緻。幾個人互道珍重之後,便紛紛的離開了酒樓。

  張友華似乎喝的有些過量,不過他卻拒絕了周璉派轎送他回去的提議。不過,他卻晃晃悠悠的拉著閻應元的手,非讓他陪著走回所住之處。

  站在那個酒樓的門口目送其他幾人離開后,閻應元便攙扶著張友華,在京城中的衚衕中緩緩而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