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戰國齊士> 第一百八十三章:盜跖

第一百八十三章:盜跖

  這田逆究竟遇上了誰呢?

  這件事說來話長了。

  當初儒門在楚國編纂了葉公的壞話之後,他們一行在楚地,已經待不下去了。

  這便算了。

  要知道葉公乃是楚王之孫,這是切切實實的貴族。

  儒門給人家王室成員,還是核心王室成員造謠如此之深,整個楚國哪裡還有他們的容身之所?

  這是一個道德至上的時代。

  當年伍子胥逃離楚都的時候,因為惶惶不可終日,是以反覆叮囑了救助他的一個老船夫,不可泄露了帶他過江的事情。

  結果那船夫跳江而死。

  伍子胥痛哭流涕,自責不已。

  但是身後追兵處處,到處都是他的畫像在張貼著。

  伍子胥四處躲藏,不敢走大路,只得從小路逃走。

  他餓的雙眼昏花,一個洗衣服地姑娘給了他吃食,救了他一命,伍子胥又叮囑了一句之後,村女一樣跳江而死。

  這還只是最底層的黎民,更何況是卿士呢!

  私德有虧,在這個時代,可是一件大殺器。

  儒門如此編纂葉公,自然是在楚地待不下去了。

  甚至,整個楚國也必將噁心厭煩了儒門。

  孔子終於心灰意冷,他知道自己的儒門想要登臨朝堂,怕是不成了。

  正巧,此時衛國衛靈公薨了,南子扶持蒯聵之子輒即位,是為出公。

  而蒯聵,正是之前刺殺南子的前太子,他在晉國的扶持下,在衛國邊境上佔據了一個城邑,準備奪回權力。

  正是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南子勸告子輒,召集孔子儒門師徒回到衛國。

  要知道南子的名聲,正是儒門敗壞的啊!

  他們編撰南子與公子朝私通的消息,讓南子的名聲在列國聲名狼藉。

  要知道私通這件事,實際上可是公子朝與齊國嫁往衛國的公主宣姜私通。

  要知道公子朝被趕出衛國的時候,南子都還是一個還差幾年才會出生的的小DNA呢!

  其後二十幾年時間之後,南子才被求娶到了衛國。

  可以這麼說,儒門污衊衛國前王后,現太后,使得衛國在列國間成為了一個笑話。

  畢竟,這件事衛人是不能自辯的。

  他們如何自辯呢?

  哦!

  公子朝私通的是前太后,是衛靈公的生母,而不是衛靈公的王后。

  我們這個王后是清白的,公子朝與宣姜私通的時候,俺們南子王后的老娘都還剛剛呱呱墜地哩!

  衛人辯不清楚……

  ……

  正所謂黃泥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

  儒門弟子甚眾,又是素來口舌厲害的,他們大肆宣揚之下,甚至就連南子的母國——宋人都是相信了啊!

  這也是「婁豬艾豭」的來源。

  但是,南子為什麼還要召回孔子師徒呢?

  子輒繼位之後,史稱衛出公。

  子輒因為是蒯聵的兒子,是衛靈公的孫子,是以,朝中反對勢力並不少。

  南子雖然此時只有二十來歲的年紀。

  她嫁給大了自己三十多歲的衛靈公,而衛靈公47歲就死了,他死的時候,南子只有十幾歲的年紀。

  而今,衛靈公死了五年時間,南子此時頂天只有二十齣頭罷了。

  況且衛靈公死的時候,留下遺言讓公子郢繼位。

  公子郢是衛靈公的幼子,他出生的時候,衛靈公的前王后病死了,於是這個公子,後來就掛靠在南子名下,成為了南子名義上的子嗣。

  這實際上也是諸侯之間的慣常操作,比如縢妾制度,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的。

  但是,就算是諸侯,想要娶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諸侯們都已經不在嚴格的遵守周禮。

  正所謂廟無二嫡。

  按照周禮,不管是天子、諸侯,還是士大夫,正妻只有一個。

  只有當正妻死亡之後,才能續弦的。

  諸侯有三宮。

  其中正妻一宮,世婦一宮,媵妾一宮。

  其他的則是專事君主享樂的御婦,也就是連地位都沒有的妾室。

  周禮實際上是一個維護宗法時代的產物。

  周禮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同姓不婚。

  這也是為什麼諸侯妻子大都是出自不多的幾個國家的原因。

  因為周室分封的諸侯,大都是姬姓,不管他們分成了什麼氏,在同姓不婚的前提下,諸侯之間能夠求娶的別國女子,就只有那麼幾個國家了。

  比如齊國。

  齊國是姜姓國,自身又足夠強大,自然是諸侯們爭相求娶的國度。

  此外,還有宋國,宋國是殷商後裔,乃是子姓。

  比如楚國、秦國、杞國、陳國等。

  可以這麼說,周朝諸侯的求娶來源只有兩個,其一就是三王之後,其二就是蠻夷之後。

  當然,也不是沒有例外。

  同姓不婚的規矩,只是對周室諸侯有約束力,對於外姓諸侯的約束力並不強。

  比如宋人。

  宋國的婚姻是混亂的,一方面,他們在國勢衰弱的時候,不得不實行周人的同姓不婚政策。

  另一方面,宋人乃是殷商貴族之後,是以,在他們強大的時候,就會遵守殷商規矩。

  殷商實行的叫做「內婚制」。

  內婚制就是超過五服之外的同姓成婚。

  五服指的是血緣關係五代之內,同姓成婚則是說,只要是子姓,不管是什麼氏,都是可以結婚的。

  ……

  南子是衛靈公的正妻,自然是名正言順的公子郢之母。

  按照周禮,不管是縢妾,還是世婦,亦或是御婦,他們生下的子嗣,都是要冠以「妻」的名下的。

  公子郢是南子名下唯一的兒子,她自然是要支持公子郢登基。

  但是,誰知道公子郢因為年幼的原因,是以卻是推辭不就。

  無奈之下,南子只得扶持蒯聵的兒子子輒繼位。

  她不計較蒯聵曾經刺殺她的事情,更是放過了蒯聵在晉國的扶持下,擁兵衛國邊境的事實,毅然決定立蒯聵之子為君。

  但是,雖然子輒做了衛君,並且立了南子為太后,可是邊境上畢竟有他的父親擁兵而立,更為重要的是,蒯聵是有著晉國趙氏支持的。

  甚至,蒯聵的軍隊中,很多人直接穿戴的就是趙氏的鎧甲模樣。

  子輒請教與不在過問朝政的南子,南子生了一個計策。

  儒門素來都是維護宗法制度的,只要是儒門在衛國,那麼自然就會擁護子輒的。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儒門一行返回了衛國。

  說到了這裡,不得不提一件舊事了。

  十幾年前,孔子在魯國不得志,被排擠出了政治圈子之後,衛靈公有感儒門名聲之大,於是許下了六萬石黍米一年的俸祿。

  正因為這樣,孔子毅然下了離開魯國的決心。

  但是,哪知道,儒門到了衛國之後,衛靈公被孔子稱為「丘未之見也,抑有衛靈公乎?」的明君,這個衛國歷史上堪稱是絕頂賢名的君主,卻是並未使用孔子。

  反倒是他的徒弟,諸如子路等人,卻在衛國做了高官。

  孔子氣不過,於是一時氣憤之下,離開衛國,開始流浪天下。

  他本以為以儒門的名聲,想要在列國登臨朝堂之上,自然是很簡單的。

  但是,哪知道蹉跎了十幾年時光,卻是惶惶然若喪家之犬。

  這一次,南子相召,孔子正愁惹怒了楚國,又該朝那裡去?總不能去了斷髮紋身的越國吧!

  正好,遇到了南子相召,儒門一行就從楚地返回了衛國。

  這位後世有著崇高地位的老先生,當時是何種心情,後世已經不得而知。

  但是,等到他返回衛國之後,卻是發現,依舊是那些弟子能夠做了高官,他這個學富五車之士,這個以恢復周禮為己任的先知,竟然再一次被束之高閣。

  老夫子差點沒給氣死,於是告訴弟子們:「謂衛靈公之無道」!

  儒門弟子,這時候還圍在孔子身邊的,已經只剩下那些「指點江山」之人,真正有本事的弟子,大都在周遊天下的時候,得到了諸侯們的賞識。

  在孔子周遊天下的時候,不斷有弟子開始在列國做官,等到他返回衛國之後,身邊的弟子,已經很少了。

  魯國乃是儒門發展的起始地。

  如此一來,自然有很多弟子就回到了魯國。

  這些人能夠出仕的,就輔佐君王,推廣儒家,不能夠出仕的,則按照孔子的教導,設立學校,教授推廣儒家學說。

  實際上,這也是為不能出仕的弟子,謀取了一個養活自己的出路。

  畢竟這個時代,想要求學的花費並不低。

  甚至,能夠出得起學費的,最低也要是士人的出身。

  這期間,就有一個大儒受聘與季孫氏。

  這人就是子貢。

  而田逆遇到的正是子貢。

  子貢是專門來見田逆的。

  原本按照子貢的地位,是無法見到田逆的,但是,田逆心中對這個名滿天下的儒家很是好奇,於是便在行軍途中接見了他。

  當時,子貢立在道左,田逆端站在車上。

  子貢行禮之後,說道:「尊敬的大夫啊,你討伐魯國是錯誤的。魯國,是很難討伐的國家。

  它城牆又薄又矮,它的土地又小又窪,它的國君愚蠢不施仁政,它的大臣虛偽而且沒有用處,它的軍民又都討厭戰爭,因此不能和魯國作戰。

  您不如去討伐吳國。

  吳國,城牆又高又厚,土地又廣又深,兵甲又硬又新,大臣既有才能又衣食豐盛,精良的武器和士兵都在吳國,又派賢明的大夫防守,因此容易討伐。」

  田逆是誰?

  這人可是人田氏壯年一代的軍中第一人!

  他當即勃然大怒,說道:「你說的困難的,是別人認為容易的;你說的容易的,是別人認為困難的。你告訴我的這些話,是為了什麼?」

  子貢彎腰,卻是大笑,他臉上帶上了自信,很是堅定地說:

  「我聽說,國內有憂患的就攻打強國,國外有憂患的就去攻打弱國。

  如今您們田氏的憂慮在國內。

  我又聽說田氏乞子有三次受封上卿的機會,都沒有成功,是因為有大臣不擁護田氏。

  如今您打敗魯國來擴大齊國的國土,通過戰爭取勝來凌駕國君,通過打敗魯國來贏得大臣們的尊重。

  但是您的戰功起不了作用,而且會更加被國君疏遠。

  因此你田氏必須對上凌駕國君,對下脅迫群臣,如此一來,再求成大事,太難了。

  正所謂——君主驕橫就會脅迫下臣,下臣驕縱就威脅君主,因此你是對上和國君有隔閡,對下和大臣有爭鬥。

  這樣,田氏在齊國立足就很危險了。

  所以說不如討伐吳國,討伐吳國取得不了勝利,士兵在國外戰死,大臣在內部空虛。

  因此你在上就沒有了強大的大臣作為政敵,在下就沒有士兵百姓的反對,孤立國君控制齊國的就只有您了。」

  田逆簡直就要被這樣的歪理邪說氣笑了。

  他不動聲色道:「很好。

  就算這樣,我的軍隊已經向魯國進發了,再調轉去攻打吳國,大臣們懷疑我,怎麼辦?」

  子貢心中大喜,急道:「您先按兵不動,不要對魯國開戰,請讓我去出使吳國,勸說吳王救援魯國並討伐齊國,您因此帶兵和吳國交戰。」

  田逆冷笑不已,知道眼前這人就是一個不通政治之人。

  他笑道:「好的,我同意了。」

  子貢大喜,彎腰拜謝之後,這才離去。

  鮑牧得知了消息之後,過來詢問。

  田逆笑道:「鮑公勿憂,此人不過是一腐儒罷了,縱有膽色,但是,不知政局變故,卻是與時局何益呢?」

  鮑牧問明白了事情的緣由,不由得長嘆一聲,轉瞬他卻是笑了起來:

  「小白曾與我分辯天下大勢,其言儒門雖然聲名顯赫,但是,儒家之言卻是不符合天下大勢的。

  儒門若是想要得立與天下,卻是需要國家定於一之後了。

  不但如此,儒家更是需要與法家言論結合,官員當深知法家之言,黎民當溫習儒家之言,如此,才能暢行天下。

  這一天,吾甚往之啊!」

  鮑牧記得田白說的最後一句話——「為君者,當以人君面南三術為重。」

  此時看來,這儒門,果然正如小白所說,在這亂世,與國、於家毫無用矣!

  田逆輕笑:「我等伐魯,並非是田氏之故,更非是邾國之事,實乃季姬的事情,惹怒了君候。」

  「可笑這儒門自喻顯學,卻是不能看透此事的根底,實乃……」

  田逆搖頭而笑。

  他們哪裡想要在這個時候討伐了魯國喲!

  不管是家族本枝這邊,還是小白那邊,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他們討伐魯國,這是再給了國內的高氏、國氏做大的機會,如此,殊為不智啊!

  但是,正所謂君辱臣死。

  齊侯遭遇了這等恥辱,哪怕是田乞親自出面,也是壓不下來的。

  若是田氏、鮑氏強行反對,反倒是讓陽生心生隔閡。

  這麼一來,他只是想要從田氏、鮑氏手中奪權的心思,就會轉成了懲治田氏、鮑氏上面來。

  這樣,他們不是在給自己找來了麻煩嗎?

  田逆和鮑牧兩人,先是去給魯國送了國書,但是,魯侯現在只是一個沒有了權力的光桿司令,他又能怎麼辦呢?

  至於季康子,他怎麼敢將妹子交給了齊國。

  這丫頭尋死覓活的,怎麼都不跟叔父季魴侯分開。

  早早喪父的妹妹這個樣子,季康子的心當即就軟了,是以,對於齊使的到來,季康子心知肚明是怎麼回事,但是,卻揣著糊塗。

  而從魯國返回之後,鮑牧和田逆當即盡起屯兵在邊境阿城的大軍,朝著魯國而去。

  阿城正好處在齊長城的一處關隘處。

  早些年的時候,齊人曾在邊境上修建了一條城牆。

  這就是齊長城。

  實際上修建長城這件事,天下諸侯大都有做的。

  比如楚人。

  楚國在秦嶺山脈靠臨宛襄平原的一側,修建了漫長的楚長城,燕人在邊關修建了抵禦中山國的長城……

  齊國一樣是在和世遞魯國的一側,修建了齊長城。

  這齊長城自少海起,一直延綿到了黃河邊上,將整個偌大的膠東半島,分做了兩半。

  自齊恆公開始,齊國就開始修建這條軍事防線了,直到現在近乎兩百年時間,少海段還沒有修建妥當呢!

  而隨著田白拿下了莒地之後,東段的修建,更是遙遙無期。

  因為莒地南移太多……

  阿城處在濟水之畔。

  濟水乃是四水之一,在先秦時代,名聲很大。

  可以說,正是濟水構築了魯國的西方邊境。

  而魯國正是依靠著沂水、濟水、泗水,才能在齊國的攻勢下,延續至今。

  阿地乃是齊國田氏掌握的大城之一,更是田氏的基本盤之一。

  這個地方本是齊國五都之一,自然是富庶的很。

  田氏當初拿到了這裡,付出的代價可是很大的。

  鮑牧並沒有帶了多少兵馬,就算是加上田逆所帶的田氏軍卒,也不過是兩萬人馬,兩百戰車而已。

  他們的目標是灌地和闡地。

  灌地乃是濟水東岸的一個城邑,他與闡地正在大野澤之畔。

  若是拿下了這裡,濟水雖險,但是,對於齊國而言,已經是沒有了防禦的作用了。

  因為,這兩個地方,與阿地一起,就會成為了齊人攻魯的橋頭堡。

  可以這麼說,只要這兩個地方丟失之後,魯國賴以為倚重的險關,就失去了作用。

  到時候,佔據了灌地、闡地的齊軍,將會成為抵在魯人腰腹上的尖刀。

  兩百輛戰車,延綿數里道路。

  濟水是一道很是神奇的河流。

  它自河南濟源縣的王屋山上的太乙池,其後三入地下三出地面,謂之三隱三現,是為最為奇特的一個河流。

  自起始地至入海口,長一千八百四十里,但是在地下穿行的長度,就有一兩百里之巨,堪稱是沉迷莫測。

  濟水到了阿城這邊的時候,與濮水彙集,形成了大野澤。

  此時的大野澤南北五百餘里,東西寬近兩百里,堪稱是一片汪洋。

  大野澤之內,便是名動天下,響徹史書的盜跖團伙。

  這盜跖,本是魯國貴族,卻是不滿自家兄長繼承了大夫的位置,而自己作為庶子,卻是只能成為了一個族丁。

  歷史上著名的柳下惠,正是盜跖的曾祖。

  大野澤這邊,雖然就在魯國齊國之間,但是,擁兵近萬的盜跖,卻不是魯國可以戰勝的。

  盜跖為禍魯國,攻城略地無數,以至於到了大城見到盜跖到來,只得關閉城門,據城嚴守,小城若是遇到了盜跖攻城,卻需要趕緊上貢,用以自保。

  偏生擁有精兵九千之眾的盜跖,根本就不是魯國這等國家可以對抗的。

  你若是糾結了大量士兵,盜跖就帶著部眾朝大野澤裡面一躲。

  要知道這大野澤,消亡了大半之後,剩餘的水泊叫做梁山泊。

  由此就可以知道大野澤的雄偉。

  盜跖帶著人馬,朝大野澤之內躲藏,魯國拿他就沒辦法了。

  若是稍微鬆懈了一些,盜跖又會帶著部眾襲擾魯國。

  是以,這盜跖為禍魯國數十年,四處攻城略地,搶奪物資,搶奪婦女,但是,魯國卻是拿他沒辦法。

  好在,這盜跖卻也知道輕重,是以,他從來都是上岸搶奪物資,但是,從來不曾佔據了地方,更不曾攻略大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