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姜豐的迅猛一擊
舊減窪隊的二辯是一個叫蔡仲達的眼鏡男,在蔣舸發言完畢,主持人岑縈控場之後就立馬起身,對華國隊的發言進行猛烈抨擊:
「.……剛才對方同學談得很多,我們就一一來檢視到底善是本還是惡是本?
到底善是表象還是惡是表象?
我們先舉一個例子來說吧,如果我們今天要吃西瓜,是不是先要種西瓜種子呢?如果我們種紅豆、綠豆,長得出西瓜嗎?.……」
承接了一辯論述,又以西瓜種子為例,就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標準」,顯得尤為的貼切。
「這個正方的二辯明顯就比之前的的正方一辯要好太多太多了吧!」
「我也覺得!正方一辯講了半天,我覺得好難理解,雖然我知道她是在說「人性本善」,但她所舉的例子確實一件一件都是在說「人性本惡」的。」
「感覺舊減窪隊的一辯拉胯了啊!那什麼交規的例子,簡直了,直接拉低了辯論賽的水準。」
「這個命題可以將生命生存殘酷規則定位「惡源」,也可以將社會文明發展的犧牲個體利益定位「善源」,這樣一來不就高大上了許多?」
「正方:以上的各位說的都有道理,要不你們上台來辯論?大家提出自己的建議可以,但不要瞧不起舊減窪隊員的實力。畢竟再怎麼樣,他們也是比我們中的大多數要強很多啊!」 ……
舊減窪隊的二辯蔡仲達繼續論述,認為慾望本身不是惡,也有理趣:
「.……人的惡是因為人有慾望,人有這樣的本質,那我就不懂了,為什麼慾望一定帶來惡呢?
我今天喜歡一個女生,這個女生也喜歡我,我們都想跟對方結婚,我們組成美好家庭,這是惡嗎?
再說吧,人有本能,人肚子餓了就想吃飯,那人跟獅子不就是一樣了嗎?
對方同學您如何解釋呢?
另外我們再想一想吧,對方同學說人的本性可以教育,所以惡的本性可以教育成善,我們就來想一想,為什麼人的本性可以被教育成善呢?
我們說小鳥會飛,它只要學了飛就可以飛,為什麼我們人怎麼教,我們都不會自己飛呢?
因為我們本性中沒有飛的本性嘛!
那麼人為什麼被教成行善呢?
就是因為我們相信人的本性中有善性嘛。
如果說人的本性是惡的而能夠教成善的,那我們就覺得很奇怪了。
如果人的本性沒有善性為什麼我們一學就知道什麼是善,一教就知道怎麼行善,而教怎麼飛再怎麼教你都不會呢?
就算如果本性是惡,那到底誰來教我們,是本惡的人來教我們本惡的人嗎?
他們為什麼要教我們呢?
他們到底有什麼動機,我們能夠信任他嗎?」
聽到現在,朱銓等人才算是回過味來,感情這是將「生理本能」給幻化成「情感本能」,這明顯就是錯的啊!
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難道就因為「魚」是瀕危的種類,「肉」是特別昂貴,「小怪獸」沒有作壞事,就能夠譴責「貓」、「狗」、「小怪獸」這些是邪惡的嗎?
難道他們就要壓抑住自己的「生理」本能,活活的「餓死」嗎?
朱銓將記下來的一張A4紙張遞給姜豐,上面只寫了一句話「最大的惡,就是對自己惡」。
姜豐低頭看了一眼,對著朱銓點了點頭,接著又對著正方二辯微微搖頭,冷笑了一下。
而這樣的動作正好被攝像機鏡頭給記錄了下來,從屏幕中都能夠透露出姜豐的「不屑」。
「王之蔑視!」
「飽含自信的笑容!」
「**微笑!」
「這就是傳說中的笑而不語嗎?」
「這個笑容傲到不行啊!歪,110嗎,這裡有人不尊重對手丫,你們管不管?!」
「警局:抱歉,不在服務區!」
「姜豐:姐姐我早就看穿了一切!」
「哈哈,實錘了!姜豐女神對舊減窪隊的兩位隊員的發言極其不滿!」
「輕蔑的微笑。姐跟你談曹操、路易十五,你特么的跟我談種西瓜?咱們辯論根本不在一個維度上面啊!」
「我就高貴冷艷地一笑:你懂個屁啊!呵呵呵.……」
「要我在辯論上,我也覺得不滿啊!辯論中用比喻,那都是點綴的邊角料,怎麼能夠佔據主導地位呢?主次不分,毫無說服力啊!」 ……
在看到姜豐的那「看穿一切的笑容」后,彈幕上的觀眾紛紛抖起了機靈,對於正方二辯的辯詞進行「嘲笑」。
不知道是不是感應到了什麼,正方二辯一句我行我素的舉例:
「比如說吧,一個老人跌倒了,我們把他扶起來;
我們在舊減窪,交這麼多朋友,以辯會友,我們情意真摯;
我們看到非洲饑民,人人心中都有孤拯、悲哀、憫天地不憫的心情,如果說扶老人就是沽名釣譽;交朋友這是虛偽矯情……
謝謝!」
隨著「嗶」的一聲,時間到了。
而姜豐也已經按耐不住自己體內的洪荒之力,上來就問了一個直指人心的問題:
「既然社會是由人構成的,對方卻認為社會環境中的惡和人之惡沒有關係,那請問:
外界環境中的惡是從哪裡來的呢?
你的善又是怎樣導出惡的呢?」
夠狠的!
妙語如珠,既承接了己方一辯的觀點,又加以發揮又猛攻正方二辯的經驗基礎。
「這該死的氣場,再次壓制了!」
「我覺得吧,就因為正方老是說要扶老人、扶老人,所以被壓制了!」
「老人是能亂扶的嗎?」
「正方i爆炸了,爆炸了,這還怎麼打啊?完全被壓的死死的!」
「我感覺姜豐這種語氣就像是在說:這就是正方辯友給我們的靶子!」
「勝負已定!」
「求別奶!畢竟舊減窪隊比南朝鮮隊好不了多少!」 ……
姜豐繼續說道:「我方從來不認為人的本能和慾望就是惡,人對於自己本能和慾望的無節制地擴展才是惡!對方辯友,孔子早就告訴過我們:「道聽途說,德之棄也。」」
在又一次強調了己方的觀點后,姜豐開始論述了己方的觀點:
「第一,人性本惡是古往今來人類理性認識的結晶。
早在兩千年前,所謂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荀子的性惡論與猶太教的原罪說便遙相呼應。
而到近代,從馬基雅維里到弗洛伊德,無一不主張人性本惡,這難道僅是歷史的巧合嗎?
不!
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一語道破天機,『人們以為當他們說人性本善時是說出了一種偉大的思想,但他們忘記了。當他們說人性本惡時,他們是說出了一種偉大的多的思想。』
令人遺憾的是,對方辯友面對這樣的真知灼見,至今未能幡然醒悟,這不由得使我想起喬西·比林斯的那句話,『真理儘管稀少,卻總是供過於求。』 ……
」
此番言論一出,掌聲頓時在會場中響起。
這才是名言名句的正確利用啊!
在這一刻,優勢似乎再在往華國隊這邊再次的傾斜起來。
最後還以西·比林斯的那句「真理儘管稀少,卻總是供過於求。」來進行諷刺。
高屋建瓴的事情已經講解過了,那現在就要說一些下里巴人的論述。
在辯論中,必須要全面,如果全面不了,那就得加上限定語。
總之,就是不要讓己方處在被攻擊,或者可能被攻擊的範圍內。
姜豐繼續說道:「第二,人性本惡是日常生活一再向我們顯示的道理。
從李爾王的不孝女兒們到上拳擊妻子臉部的丈夫們,從倒賣/血漿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到殺/人不眨眼的拉美毒/梟,惡人惡事真可謂橫貫古今,不勝枚舉。
對方辯友,難道你還要對著中惡貫滿盈、無惡不做、凶神惡煞、窮凶極惡這四大惡人談什麼人性本善嗎?」
現場的觀眾紛紛發出善意的笑聲。
姜豐火力全開,繼續陳述己方觀點,並再次譏諷對方那虛假的論點:
「第三,儘管我們承認人性本惡,但並不意味著人類前途一片黑暗。
人之所以成為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並不因為他白壁無瑕、完美無缺,而在於能有認識自己的勇氣,承認人性本惡;
人有判斷是非的理性,能夠揚善棄惡。
為了矯治本惡的人性,人們不僅制定法律以平息暴力、規範道德以減少爭鬥、設立**以處罰叛逆,而且倡導堅貞以反對意亂行迷、編寫童話去詛咒忘恩負義。
真可謂苦心孤詣、殫精竭慮。
而對方辯友卻堅持人性本善,言下之意人類所有的道德教化都是多此一舉了!」
這又是對舊減窪隊的實力嘲諷,試圖將其釘在了否定人類教育成果的恥辱柱上。
姜豐看了一眼剩餘的時間,頓了頓,沉聲道:
「心痛之餘我不禁請問對方辯友,如果人性本善,那麼我們要道德法律、交通規則幹什麼呢?
如果人性本善的話,個人修養、社會教化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謝謝!」
「嘀」的一聲,時間剛剛好。
掌聲熱烈,長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