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這個銀河科技是什麼來頭
8月18日,申城,早上10點。
商場開門迎客,銀河科技也開始接待消費者,沒有出現排隊的現象,目前無人機的消費市場不像手機,是必須品,無人機作為生產工具,有用處才會來購買,要是買回去當玩具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兒童玩的話,還是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成年人又有多少娛樂的時間呢。
「我要一台【御風1】」
「好的,一共3999元,請問怎麼支付。」
「刷卡」
「我要一台【御風1S】」
「好的,一共5999元,請問怎麼支付」
「刷卡」
。。。。。。。。。。。
「您好,我是企鵝新聞記者,可以對您做一個簡單的採訪嗎?」記者在店外逮著一個剛剛從店裡出來的小夥子,他手裡拿這一台還沒拆封的無人機。
「額,好吧。」小夥子有點露怯。
「請問你花了多少錢買這台設備。」
「5999。」
「你對這個價格滿意嗎?」
「還可以,附送了一個VR眼鏡,比較實惠。」
「你之前有買過其他同類的產品嗎?」
「有啊,大江的。」
「那麼你為什麼會再買一台同樣的產品呢?」
「額,我是一個攝影師,【御風1S】的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為了獲得滿意的效果,我們不得不反覆的拍攝,有時候耗時特別長,【御風】的續航,我根本無需擔心中途沒電了,你知道,當我們出外景的時候,我恨不得把背包裝滿電池,至於其他的我還沒有體驗過,不知道怎麼評價,單就續航而言就值得我為它買單了。」鋼鐵直男,說到產品就開始滔滔不絕。
採訪很快結束了。
之後又逮了幾個採訪,一致的好評。
大江:你TM是不是傻,不喜歡會第一時間跑來買?!
。。。。。。。。
隨著【御風】的上市,銷售情況反應熱烈,當然跟水果機還差的遠,畢竟是腎機,不敢比。但也引起了同行的關注,現在得到了市場的檢驗,頗受消費者喜愛,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個壞消息,無人機這個行業進來了一頭餓狼。
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9月2日,兩周的時間,【御風】系列共售出203544台,其中【御風1】佔主力售出182543台,【御風1S】售出19231台,工業級無人機【御風1PRO】售出1770台,兩周銷售額突破12億,達到十二億八千七百餘萬,要知道這只是首發兩周的成績,並且沒有任何的品牌積澱,全靠口碑傳遞。
有分析機構預測,銀河科技今年銷量預計會達到80~85萬台,銷售額將會創下50億RMB,這還只是國內的市場,無人機的消費主力可是在歐洲和北美,一旦銀河科技出海,打開
全球市場,那一年營業額輕輕鬆鬆突破500億,這可是一家成立三年不到的公司啊。
。。。。。。
銀河科技開始進入公眾的視線,大家才發現這是一家還沒有融過資的初創公司。
資本都瞎了嗎,還沒發現這個獨角獸,按照銀河科技的營收,銀河科技估值超過800億RMB,這對於一家消費電子領域的初創公司簡直不可思議。
在銀河科技在其官網公布了首兩周的營收之後,媒體炸了,不只是國內,這次連歐美的媒體都在紛紛報道。
【這一屆的資本都長了良心,居然放過了一隻獨角獸】—華爾街日報
【銀河科技應該誕生在矽谷】—矽谷日報
【兩周營收2億美元,這是一家初創公司?】—BBC
而國內的媒體。。。
【時代就是這樣,一個公司從出現到崛起,它從不跟你打招呼,幾乎一夜之間風靡世界,引起轟動】—科技日報
【銀河科技,又崛起一家土生土長的華國企業】—蘇城日報
。。。。。。
蘇雲和一眾高管在商討【御風】在歐洲和北美的發售的事宜,【御風】在國內已經打響了,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的執行銷售策略,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知道銀河科技。
會議結果是一致同意成立歐洲和北美銷售分部,在各大商超上架,這事由楊宏下來落實,一個月之內完成。
「小娜,你檢索一下,以目前的工程技術水平,現在能量產製備【碳基晶元】嗎?」現在無人機項目已經基本完成,剩下的可以交給馮毅項目組繼續開發迭代產品,蘇雲需要開始下一個項目的推進工作了。
經過這一年的時間,系統實驗室在中級研究員的主持下,已經把【晶元】樣品的技術逆向出來,同時銀河科技的研發人員也在現實中完成實驗室製備,在晶體管數量相差兩個數量級的前提下,性能和硅基晶元相當,而且能耗只有一半,所以系統給的這個【初級晶元】有很高的潛力,【晶元】樣品實驗室是搞出來了,但是如何產業化才是關鍵,全球各大實驗室研究中心的黑科技其實並不少,有很多都受限於各種各樣的現實因素,不能商業化,不能商業化就只是個看起來很美的花瓶,沒人任何實際價值,只是驗證了技術可行。
實際上,早在12年IBM就已經研發出碳基晶體管,但是到現在都沒有把晶元造出來。
碳晶體管技術仍然處於早期階段,這項技術需要克服一些主要障礙:任何碳混合金屬會導致全晶體管短路。
同時,怎麼讓碳納米管完美對齊以形成複雜的電路現在也只是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由於成本因素,造成沒法量產,再者硅基晶元目前還沒有到達物理極限,只是在接近,摩爾定律還在堅持。
但在學術界早已經開始了新材料的研發,有機構預測,最遲22年晶元製程就會達到硅的物理極限,那時晶元性能將無法再突破,而人類的發展是不會停止的,一旦硅基晶元無法滿足需求,那另尋他路是必然的選擇。
「好的,主人,目前受限於激光精度,碳基晶元的目前只能做到千萬數量級。」
「性能呢,和目前的晶元對比?」
「和目前的48納米製程的硅基晶元相當。」
「斯闊以。。。果然不愧是小艾出品,千萬數量級的碳芯就能匹敵十億的硅芯,不過這也是上上代的硅基晶元了。」蘇雲還是很驚訝,他知道碳芯具有優勢,不管是物理極限,還是功耗都不是硅芯能打的,但是能抹平兩個數量級的差距,除了本身的材料優勢,在晶元設計上也是非常先進的。
晶元產業化不是他一個人或者一個公司就能推動演進的,這需要政策和產業的支持,銀河科技可以提供技術,只要專利握在手中,就不怕他們蹦躂。
蘇雲撥通了科技部大佬的電話,上次鋰電池研討會的時候兩人有過交流,算是認識。
「王部,您好,我是蘇雲,是這樣的,不知您明天是否有時間,我這裡有一個情況想當面向您彙報。」蘇雲謹慎的措辭,他們只是認識,關係不像林局長那麼親密。
「是小蘇啊,可以啊,你直接來我辦公室,是你們實驗室又出了什麼重大成果了嗎?」王樹清對於蘇雲的映像很深,至少對他的銀河科技的映像很深,連續解決了兩個困擾業界的世界難題,讓他這個科技部長也是非常驚訝。
「好的,部長,具體情況,明天當面向您彙報,電話里一時半會也說不清。」這種重大的事情,在電話里說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