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二房那邊傳來了消息,說是老太太不好了。
懷瑾嬤嬤親自來的,臉上帶著些沉重的表情,本就滿是皺紋的臉越發蒼老,帶著幾分無奈和嘆息。
顧明珠看見老嬤嬤的時候忍不住一愣,幾乎沒能認出來。
顧淵還在衙門沒能回來,懷瑾嬤嬤來的時候只見到大腹便便的虞瞳,難免驚喜,驚喜之於還有些複雜。
從前老太太厭憎大房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大房人丁單薄,如今臨了,虞瞳還是懷孕了,也不知道老太太聽到這個消息會是怎樣的表情。
聽到老太太不好的消息,虞瞳有些沉默,還是備了些東西帶著顧明珠過府去瞧瞧,畢竟是顧淵的親娘,她不能讓自己的丈夫難做。
顧明珠攙扶著娘親有些笨重的身子,有些艱難地來到了二房家。
顧家二爺許是沒想到虞瞳會來,僵硬地點頭致意,算是打了個招呼,顧二夫人卻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地過來,親熱的要握住侯夫人的手,卻被少女眼尖攔在面前。
看著表情冷冷淡淡的顧明珠,顧二夫人忍不住咬了咬牙,想到自己的計劃,又忍不住低聲哭訴道,「大嫂,您可算來了,快趕緊去看看老太太吧。」
告知大房老太太病情這件事,自然是二夫人向懷瑾嬤嬤提的,目的便是將大房的人引過來,這才能開始她的下一步計劃。
懷瑾嬤嬤也不疑有他,畢竟大房是主心骨,這二房是靠不住的,老太太如今病得這樣嚴重,不告知顧淵一聲也說不過去。
只是去了大房那邊懷瑾嬤嬤才發現,顧淵竟沒有回來,看著大腹便便的虞瞳,懷瑾嬤嬤難免擔憂。
既是擔憂虞瞳的身子,也是擔憂虞瞳的性子。
虞瞳也不多話,跟著丫鬟便去到了福壽堂,想看看老太太到底如何了,顧明珠跟在自家娘親的身後,寸步不離。
剛一靠近福壽堂的大門,眾人便聞到了一股有些濃郁的葯香,顧明珠甚至能細細分辨出,那是些人蔘片和甘草渣的味道。
看來老太太的病不似作偽,不僅如此,還十分地嚴重。
福壽堂里安靜地可怕,正廳內有些煙霧繚繞,老太太近些年信佛,便是病了丫鬟們也沒忘給佛龕上香。
一行人走進了老太太的卧房,只聞到一股說不清楚是什麼感覺的難聞味道,又看到老太太雙眼緊閉躺在榻上,臉上有些青灰的死氣。
「怎麼病成這個樣子?」虞瞳著實有些震驚,明明不久以前,這老太太還中氣十足的指著自己鼻子叫罵。
顧明珠看著榻上有些死氣沉沉的那張臉,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老太太從小便十分偏心。
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從來想不到她,而是會分給二房的,或許連庶子庶女都有,偏生她這嫡親的大房孫女沒有。
當年爹娘還沒從邊關回來的時候,老太太甚至做得猶甚。
後來又磋磨爹爹,讓爹娘供養二房那些蛀蟲,原因是爹爹只有自己一個女孩兒,老太太甚至說出總歸大房是絕了后這樣的話。
明明只有鄉田間的農夫,才會把生一個兒子當成畢生所願,正經富貴人家,無論兒女都會被當成獨一無二的寶貝。
彼時顧明珠還小,或許老太太總認為她聽不懂,但小孩子無疑是極為敏感的,那些話少女一直牢牢記著。
對於面前的老人,少女沒多少感情,看到人倒在自己面前,也生不出太大的波瀾,連上去診脈的想法都沒有。
總歸府里請來了無數名醫,若是他們都治不好,那便是天命難違。
顧二夫人仔細觀察著母女的神色,虞瞳又做了母親,心腸難免軟了些,看著老太太不由露出了幾分憐憫。
至於顧明珠,雖然沒有說話,但眉頭明顯輕輕皺起。
一家人對於老人這樣的狀況顯然都有些上心,這倒正和顧二夫人的心思,於是有些凄然的開口,「老太太身體素來不好,如今也不知道能不能挺過去,咱們只請些大夫怕是不行,要不去福安寺替老太太祈個福吧。」
顧二夫人雖一向不找四六,這次的話卻也沒說過,大楚尚佛,尋常百姓乃至富貴人家,也都比較相信求神拜佛能消弭災難。
虞瞳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老太太曾經刻薄她們母女,但無論怎麼說,老太太都是顧淵的生母,虞瞳深知自家夫君是個孝順的人,若是老太太去了,他面上不顯,內心定然會很難過。
既是如此,將祈福當成心理安慰也未嘗不可。
只是虞瞳到底忍不住皺起了眉頭,自己的身子越發沉重了,福安寺一行,於她到底困難了些。
「這自然簡單,明珠如今也大了,讓孩子替你去也無不可。」二夫人有些輕飄飄的建議,沒人知道此刻她的心跳如擂鼓。
天知道鋪墊了那麼多,顧二夫人的真正目的,其實只為將顧明珠帶去福安寺。
顧明珠有些狐疑的看了顧二夫人一眼,那人回視著自己的目光,有些鎮定自若,「莫非明珠還是.……不願意嗎?」
那語氣除了無奈倒聽不出其他意思,竟跟顧二夫人平時咄咄逼人的模樣全然不同。
廳中沉默了片刻,卻聽虞瞳輕聲道,「既是如此,明兒你的意思呢?」
問題回到了顧明珠身上,話說到這個份上,如果顧明珠不願意去,其實是有些不好的,無論老太太有再多不是,到底她是少女的祖母。
一個「孝」字,便足以讓晚輩們彎下腰桿。
虞瞳的心情有些複雜,其實她不是很願意女兒去替自己祈福,但風俗便是如此,老太太病入膏肓,家中的人若不做些事情,定會被外人戳著脊梁骨罵。
大楚素來以孝治天下,到時若那些御史拿這件事參顧淵一本,那定然是不好看的。
何況從上次分家的事結束后,外面便有些閑言碎語,說他們大房家的對老太太不管不顧,甚至身為長子,都不肯奉養親母。
這種事傳揚出去本就有礙名聲,雖然陛下暫時沒有發作,誰能保證他心中沒有懷疑呢,為人臣子,謹小慎微本就是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