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楚史亂國志> 第三十章 陳吳殞命,退守軒轅

第三十章 陳吳殞命,退守軒轅

  「這可如何是好?」

  陳舍轉頭,對一旁同樣面色慘白的吳光道。

  他現在腦子一片空白,他沙啞的嗓音帶有些許無力與無奈,額頭的汗水幾乎流干,他萬萬沒有想到漢軍竟然真的在這條慶布走過的路上設下埋伏,直接損失慘重不說,還無法制止後來的騷動。

  混亂的黃巾軍根本聽不進去他的一句話,在對死亡極度的恐慌下,即便是大賢良師擋在前面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跨過去。

  此刻,陳舍被擠在三十五萬亂軍之中,胯下戰馬早就受驚逃跑,也許是被哪個士兵騎跑也不一定。

  他面色蒼白,火勢在慢慢地向他們靠近,噼里啪啦的熱風中,傳來火烤屍體的陣陣焦臭味道,令人作嘔。

  「老陳,我們快走吧,哪怕穿過大火,也比坐以待斃強。」

  吳光一直跟在陳舍旁邊,看著六神無主的陳舍安慰道。

  「阿光,黃巢在何處?」

  陳舍簡直悔到了腸子里,為了爭功,不僅先鋒軍派遣的是慶布,自己也率領剩餘荊州黃巾走在前面,讓黃巢跟在荊州軍後面。一個岐雲坡能讓二十萬人同時行軍就不錯了,現在,眼前死的可都是荊州黃巾。

  「黃巢應該在最後,沒有進入到敵軍的埋伏,但徐州黃巾的損失也不會小。現在還管他們幹什麼呢,趕緊走才是緊要的事啊!」

  吳光急道。

  「我們傷亡幾何?」

  此時陳舍已經有些聽不進去吳光的話了,自顧自地問著。他臉上完全沒有從前的鎮定自信,而是充斥著疲憊與憔悴。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敗了,就得認,下一次捲土重來,再打回來。」

  吳光看著陳舍憔悴的面容,有些不忍。

  「捲土重來?說得好聽,但沒有這個機會了。我們中路軍受伏,其他兩路必然沒有什麼阻擋,定會完成任務。而我,不但沒有完成任務,還葬送了大半中路軍。尤其是荊州軍,只剩下慶布的五萬人馬。其他兩名大渠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的,我們翻不了身了,甚至就連黃巢想要翻身也是無比的困難。」

  「阿光啊,由不得我們不承認,這一次我們栽了。」

  陳舍表情變化了幾次,最後終於變得坦然。

  「那我們,降了吧?」吳光試探道,看陳舍的眼光彷彿有些深邃。

  「大賢良師對你我皆有再造之大恩,雖然你我起於草莽,但畢竟算是有些風骨,你就不必再試探我了。」

  陳舍悵然道,一改方才頹廢面容,目光堅定,彷彿回到了年少之時。

  世人皆知,大賢良師張角座下弟子三人,大弟子唐周,二弟子陳舍,三弟子張晟,卻不知吳光也是張角弟子,陳吳兩人從小就在一起長大,這大概便是前世的緣分。

  「哈哈,哈哈哈哈……」吳光仰天大笑起來,把陳舍嚇了一跳。

  「你我兄弟,生於草莽,得大賢良師之恩,授業封帥,曾統軍數十萬,人生至此,死亦何懼。」

  吳光笑道,心中已有死志。

  「對啊,你我兄弟,雖不同生,但可同死,那便隨我一起,戰到最後。你我二人,來世再做兄弟!」陳舍也笑了,抽出腰間雙刀。

  「來世再做兄弟!」

  兩個人,四把刀,義無反顧地衝上岐雲坡,揮刀向漢軍殺去,只留下兩個不屈的背影,一如陳勝吳廣的曾經。

  岐雲坡一戰,以漢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荊州大渠兼南方戰區總統領陳舍戰死,荊州副渠吳光戰死。徐州大渠黃巢攜殘兵敗退郾縣。

  曹操率軍埋伏岐雲坡,殲敵二十萬,俘虜九萬餘,剩下的黃巾在混亂中四處逃竄,逃脫了不少人,很多都被黃巢聚集返回郾縣。

  不過,就算那些逃脫的黃巾士兵跟隨黃巢再聚集起來,也不過是散兵游勇罷了,四五萬兵力根本對戰局構不成威脅。

  而曹操,只付出了不到兩萬人的代價,換得黃巾軍如此傷亡,可以說此戰是一場完勝。

  大峪山之戰後,曹操稍作整頓,留下一萬人押解那近十萬黃巾俘虜,俘虜們此時早就被納械,恐慌與疲憊充斥著他們的周身上下,他們早就沒有了反抗的能力,一萬精兵足以鎮壓得他們反抗不得。

  而曹操又率領餘下的五萬大軍,星夜馳騁,夜襲駐紮在穎陽城外的慶布軍大營。

  慶布不僅是一員猛將,胸中也有些謀略,其能力毋庸置疑,儘管沒有想到大峪山方向會有敵軍奇襲,卻依舊據營而守,與曹操兩人各有損傷。

  當他第二天得知陳舍被伏而死的消息之後,果斷地下令撤軍,和郾縣黃巢會首,兵合一處舔舐傷口。

  至此,這場南方戰區規模最大的現役便塵埃落定,以皇甫嵩曹操為首的漢軍以不到十萬的兵力,加上三萬人的傷亡,共俘虜殲滅了由陳舍直接領導的中路軍近三十萬,直接將揚州軍與荊州軍從南方四州中剔除。

  說是剔除也不絕對,慶布與黃巢兩人合併在一起,兵力也有十萬之數,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隱患。

  與此同時,東西二路噩耗傳來,黃巾軍勢如破竹,一路攻城略地,大獲全勝。

  這也是皇甫嵩事先有心理準備的,但看到戰報還是不禁一抽。

  打得太過慘烈了。

  西路軍方面,由於朱儁沒有足夠的兵力,所以他不能效法皇甫嵩在平頂山設伏,他能做的就是死守郟縣。

  然而,在方臘二十萬大軍四面圍城的情況下,朱儁僅僅堅持了三天,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之後,在第一名黃巾士兵毫無阻攔地踏上城牆的一刻,拔劍自刎。

  而方臘並沒有放過這可敬的老人,他將朱儁的頭割下來,掛在帥旗之上,向穎川郡城進發。

  至此,漢軍西路軍兩萬餘人全軍覆沒,沒有給敵人造成多大阻礙。

  東路軍也是類似,長孫無忌被李闖圍城,迫不得已之下突圍而出,帶領不足一千兵漢軍直奔軒轅關,李闖這才得以佔領穎陰。

  隨後,在得知陳舍慘敗之後,李闖同樣馬不停蹄地向穎川前進。

  南方戰區總統領陳舍大敗而亡,黃巢兵力不足十萬,新的統領只能在李闖與方臘之中產生,那麼,誰首先攻破穎川城,誰就有資格在名義上統領四州兵馬。

  於是穎川城成為了兩人暗中角力的目標。

  當皇甫嵩遙遙看到遠在方臘帥旗上的老友首級后,驚怒交加的老將軍直接一口老血噴出喉管,當場昏迷,此後卧床不起,將抵抗黃巾的責任全權交付給曹操。

  曹操雖然悲憤,卻也強打精神固守穎川,一時間方臘竟沒有辦法攻破這座孤城。

  在李闖加入戰場后,東西合圍之下,曹操的應對更加捉襟見肘,縱使他能力超群卻也更改不了兵力的差距與軍糧的匱乏。

  最後,曹操只得選擇突圍,在城中校場坑殺五萬黃巾俘虜,震懾餘下黃巾不敢反抗,帶領三萬殘軍押送剩餘五萬戰俘向軒轅關而去。

  豫州戰局就此以黃巾軍的慘勝宣告終結,在豫州的叢山峻岭之中,共有超過五十萬名來自四州的黃巾士兵,以及近十五萬名漢軍埋骨豫州。

  豫州的天空,被鮮血染成了血紅。

  黃巾軍儘管損失無數,但剩餘的兵力也有近五十萬之多,而且都是身經百戰的精兵,與一開始那百萬之眾有著天壤之別。

  他們在新任總渠李闖的帶領下,掃平穎川郡,而後就駐紮在陽城,距軒轅關不足五十里,等待著來自河內的下一步指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