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公瑾疑慮,項周夜談
「自然是要拜師!學得一身武藝,日後成為天下第一!」
回話的當然不是周瑜,而是一旁躍躍欲試的孫策。
「只不過,策要看看叔父有多大能耐!」
孫策興緻勃勃,而周瑜卻滿頭黑線。
「叔父問的是我……」
周瑜輕聲對孫策道。
項明也是無語,孫策性格太過衝動,連自己顯然問向周瑜的問題都要搶著回答。
「你這小子,反倒還考校起某來了。」
不過項明並沒有生氣,這種年紀的孩子大多如此,不可能要求孫策像周瑜這樣沉穩冷靜。
他伸手摸摸孫策頭頂,孫策左右躲閃,卻沒有成功,只得屈服於項明的巨力。
項明也不管孫策的鬧騰,詢問的眼光再次看向周瑜。
「不瞞叔父,瑜此來目的有三,其一,乃是陪同孫兄;其二,則是叔父之名廣傳於天下,瑜來慕名拜訪,順勢瞻仰叔父之威。」
項明眼中閃過一絲瞭然,周瑜說到底還是一名十歲上下的孩子,好奇心無比濃厚,聽他的意思自己之名已然為天下所知,故而好奇前來。
「那第三點呢?」
見周瑜突然停頓,項明忍不住開口問道。
「……其三,瑜有所困惑,當請教叔父。」
周瑜扭扭捏捏,最終道出,一張小臉已然漲得通紅。
「這有何難?你有何不解,某當知無不答。」
項明笑道。
「孫兄拜師一事要緊,瑜的問題無關緊要。」
周瑜想了想,卻岔開了話題。
「這兩件事都不是什麼緊要之事,兩位賢侄旅途勞累,今日就先住在某府上,待得明日,某帶你們入北邙山踏青。」
項明看著一旁急不可耐的孫策,也知道周瑜不想讓他人知曉心中疑惑,於是右手不自覺地在桌案上敲了兩下,隨即道。
同時他也口稱賢侄,算是佔了一點便宜。
他既沒有提孫策拜師之事,又沒有提為周瑜解惑,孫策剛想問,便被周瑜拉住。
「那我二人便叨擾叔父了。」
周瑜躬身一禮,拉著孫策走出了項明的房間。
「浦叔,給他們安排一間客房,一會楊機送來的兔肉,也給他們端去一些。」
項明囑咐道,眼看外面天色還早,自己出門前往雅殿借閱了幾本典籍,靠坐在榻上慢慢讀著。
這個時候的書籍已經大多數放棄了竹簡的形式,改為用紙張記錄,既節約空間又方便,只不過,從竹簡上抄錄在紙上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
項明讀的這本書的扉頁寫上了「東觀侍郎邕」的字樣,一看便知道此書乃是蔡邕抄錄,那一手蠅頭小楷寫得相當漂亮,項明一邊讀著一邊嘖嘖稱奇,感嘆蔡邕不愧為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大家。
讀書是這個時代最能打發時間的方式,期間李浦送過兩次吃的,都被沉浸在書中的項明所忽略,當項明讀完這本書,抬頭看向窗外時,已是月掛東枝,時間已然過了午夜。
項明也不休憩,站起身來活動一下身體,便在房中慢慢踱步,回憶從書中所學到的東西。
當時間來到二更之時,項明的房門被「吱呀」一聲打開,一個小腦袋從門縫之中探了進來,仔細一看,正是小周瑜。
項明此前的一個看似不經意的動作,實際上是在提醒周瑜二更之時來到他的房中,即便周瑜不可能讀過《西遊記》,但憑他的絕高智商還是能夠看懂項明的意思。
「孫策睡下了?」
項明隨口問道,盤腿坐在了案旁。
「孫兄睡得極沉。」
周瑜坐在項明的對面,答道。
「那便好。」
項明的語氣略微有了一些變化,他突然意識到周瑜人小鬼大,自己不能用對待孩子的方式來對待面前這個小周郎,於是轉變了態度,變得有些嚴肅。
「不知你半夜找某,有什麼疑惑?」
項明自己倒了一杯熱茶,同時示意周瑜自便。
「自從去歲黃巾之亂開始,瑜便有了一種不好的推測,這種不安並沒有隨著黃巾覆滅而停止,而是愈發強烈。」
周瑜規規矩矩地坐著,倒是沒有逾禮,皺著眉頭慢慢道來。
「瑜曾經向孫伯父請教黃巾之亂的細節,而伯父所言甚是駁雜,有些明顯是當作故事來講的,瑜首先便想問叔父,孫家伯父所言孰真孰假?」
說罷,周瑜將孫堅告訴他的事情複述了一遍。
「哈哈——」
項明聽完,卻是笑笑,道:
「文台兄所言,一字不假,他身為一介武將,並沒有騙你們的必要,故而,無論聽起來如何匪夷所思,但那全都是實情。」
孫堅所言,無非是黃巾之亂中一場場漢軍以少勝多的經典之戰,既有項明溧陽城阻擊王寅,又有曹操岐雲坡燒盡荊徐黃巾主力,乃至軒轅關大捷,虎牢關之捷,以及最後的雒陽大捷。期間過程跌宕起伏,故事性極強,卻又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原來都是真實的。」
周瑜聽聞這個消息,愣了幾個呼吸的時間,終於反應過來,喃喃道。
黃巾之亂中,漢軍的表現是史詩級的,周瑜一開始不相信也實屬正常。
「那麼,叔父出身江東古項氏一事是真是假?」
強行調整情緒,周瑜又追問道。
「看某之眼,乃是項氏自霸王之後的第二個重瞳,某之出身,乃是霸王傳承下來的項氏,這種事情,千真萬確。」
周瑜忍不住抬頭又看了一眼項明的重瞳,只覺得異常深邃。
「瑜有一問,望叔父為瑜解惑。」
用力搖搖頭,將被項明重瞳震懾的精神重新調整,周瑜呼出一口氣。
「講。」
「敢問叔父,江東項家此刻出世,是否預示著大漢的氣數已盡?在這亂世之中,叔父當何去何從?莫非叔父就這麼躲在頌風閣中?」
周瑜終於說出了自己心中疑惑。
「你是代表了江東世家?」
項明突然意識到,一個孩子怎麼也不可能關心這樣的問題,唯一的可能,便是江東世家派出一名代表來試探項明的想法及反映。
「非也。」
出乎項明意料的是,周瑜面對他的詢問,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