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常侍深意,蔡邕來迎
對於趙忠的示意,項明心如明鏡。
在當今朝堂,派系極其分明,倘若不想仕途受阻,除了完全投身於位高權重者門下,最好的方法便是賄賂十常侍,以免他們在劉宏耳邊亂進讒言。
身在雒陽,單靠自己小心是無法完全避免劉宏數不勝數的試探的,因此,項明每至年節之時,都會備上一份厚禮送與十常侍,便是為了能夠獲得一份不經意的提點,這樣能夠讓他省不少心,才能夠專註編寫《商典》與《農典》。
而項明雖然為武官出身,卻由於身份原因未曾加入世家特別是何進門下,具備巨大潛力的同時卻在朝堂急流勇退,為的便是打消劉宏的懷疑。
這一點,即便是當事者劉宏都能清楚看出,更何況那些旁觀之人,既然項明如此識時務,十常侍也不介意在朝堂規則的邊緣之處與項明建立良好關係,一旦項明再度崛起,其也能獲得巨大的利益。
因此,項明與十常侍在某種程度上,關係比之對他忌諱莫深的何進還要好上半分。
當然,他也沒有傻到用金錢去收買十常侍獲得天子的消息與晉陞,因為他知道,以劉宏對他的懷疑,就算是太子提議也未必採納,十常侍雖然親近,還沒有這般能耐。
另外,雖然十常侍貪婪無度,卻並不愚蠢,他們知道自己的權勢都是建立在劉宏在位之上的,因此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同天子作對,倘若項明表現出絲毫舉動,也許不到一個時辰就會入到劉宏耳中。
或者說,他與十常侍交好也未免不是一種劉宏的試探手段,正常的賄賂是朝中風氣,他也沒有理由阻止,但若是他得意忘形,反倒會中了天子算計。
所以在他與十常侍往來之時,一直處於較低的姿態,如此兩年下來,倒也平安無事。
事實上,不光是他,就連遠在西域的秦正也時常賄賂十常侍,才得以安穩發展,這也是為何當初提及條件之時提到多一成供奉給十常侍,這也是基於過去經驗做出的選擇。
趙忠這個眼神提點之意明顯,雖然項明早已看出不對,但還是不得不要有所表示,好在,有秦正贈予自己的物資,自己還不至於破財。
只是,如何消除劉宏心中的顧忌,這個問題使得項明眉頭深鎖,一路之上因為得勝歸來而獲得的好心情蕩然無存。
他保持著恭送的姿態,在雨中佇立良久,直到劉辯一行人進入雒陽城中,這才直起身來。
此時,雨勢已經停歇。
「將軍,那我們就此別過,明日再見。」
此刻未經述職,加上兵甲在身,項明還不能進入雒陽,只能在城外軍營中暫度一晚。可袁紹不同,單單以他的身份就足以無視這些規矩,只等明日進攻面聖即可,他此時迫不及待想要回到袁府,這才向項明告別。
他完全忘了,他才是西園軍的校尉,而項明只是暫帶西園軍罷了,虎符上交之後,這些士兵就不歸後者管轄。
項明此刻正想著明日如何表現,無暇顧及袁紹,也便隨他去了,而他自己卻帶著剩餘的眾人回到了西園軍營地。
他原本以為今日就在這平靜的陰霾下過去,沒想到西園軍營地之外,還有一群人翹首以盼。
離得很遠,他便看出那是蔡邕帶著周瑜等弟子在營門前等待,於是輕聲交代楊機幾句,讓他代自己安排眾將士歸營事宜,自己則策馬揚鞭來到了眾人面前。
「明何德何能,讓蔡翁在此迎接。」
面對蔡邕這位忘年之交,也是自己未來岳父,項明掃除心中的壓抑,臉上擠出燦爛的笑容,翻身下馬。
「將軍勞苦功高,只是前有太子三公,老朽不便相迎,只得在此處等待將軍,還望將軍勿怪才是。」
蔡邕仰首看著這位英武將軍,臉上亦是笑容燦爛。
「蔡翁折煞明也,明之所為,不過是天子之命罷了,為人臣者,本該如此,何來勞苦,又何來功高?」
項明笑著搖了搖頭。
「客套話就免了吧,此番功績有目共睹,你又何須妄自菲薄。」
蔡邕誒了一聲,又道:
「你果然沒讓老朽看走眼,當初老朽便知你非常人可比,約法三章只是稍加督促,沒想到,你比老朽預料的還要優秀。」
項明頓時想起了當初同蔡邕的約定,在衛寧出師之前做到超越衛家,如今獻上一國策,立下一戰功,倘若不顧及天子的忌憚情緒,已經足以超過河東衛家了。
畢竟,儘管衛家傳承自大將軍衛青,但衛家早就在武帝時便受到巫蠱之罪的牽連,家道中落,流傳到衛寧這一代,早不知是各方的旁系。
祖先之功,未能做到福蔭後代,衛家能有今日成就,全靠數代人不斷積累,雖說在河東也算一方勢力,但放在遍地世家的天下之中,的確排不上號。
或許只有衛家自身,才打著衛青的旗號自鳴得意吧……
此時項明挽狂瀾於既倒,不說比肩衛青,卻絕對相差不遠,這番功績,在客觀上已經超越了衛家,因此蔡邕才有此言。
事關蔡琰,項明也無法繼續謙虛下去,但此刻說什麼也不合適,只得微笑以對。
「對了,周瑜也對你極為關心,時常托老朽打聽前線戰報。」
見項明尷尬,蔡邕話題一轉,將身後的周瑜推上前來。
這個年歲的孩童正是成長的時候,周瑜比起數月前又長高了幾分,臉上稜角也更加分明,沒有了少時的圓潤,顯得英氣更盛。
周瑜望向自己所認之主,心中頗為自豪,自己曾經無數次計算過雙方兵力情況,深知此戰艱難,若是換成他自己,必敗無疑。
而得知項明戰勝的消息之後,他為對方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由衷地感受到自己所認之主絕對不是庸碌之輩,如此艱難戰爭都可以取得勝利,那麼未來定會成就一番事業,如此種種,證明了他此前的眼光是對的。
但此刻眾目睽睽之下,還不能暴露雙方關係,所有情感只得換成一句話:
「叔父歸來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