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董卓顧慮,李儒獻策
「看來我們都低估了那些諸侯的野心。」
李儒苦笑道,若是按照此前的規劃,董卓能夠成功篡位,那麼他也將成為位極人臣的存在。
但現在看來,那些想法幾乎成為了鏡花水月,如何不令他內心充滿失落。
可失落歸失落,並不意味著他就沮喪到失去了謀划的動力,恰恰相反,他近日來一直在努力的思考應對之法。
「皆狼子野心之輩,倘若有了機會,某必殺之!」
董卓怒道,他的心態其實已經從最開始的怒不可遏逐漸平和,但他依舊要保持一副暴怒的姿態。
這是為了給在場的這些謀士一定的壓力,否則他們雖會儘力,卻未必盡心。
只有以暴怒的姿態面對他們,才會讓他們全力以赴。
「諸位有何辦法?」
董卓如暴熊一般銳利的眼光掃過在座所有人,聲音冰冷,絲毫沒有請教時應有的態度。
眾人面面相覷,這些天來他們也不是沒提出過意見,但幾乎都存在漏洞,每一條都被李儒果斷駁回。
好在,他們集思廣益之下,對李儒也有了一些啟發,於是起身建議道:
「事實上,但凡作戰,首重兩點:第一,削弱敵人,第二,增強己方。」
「正如君侯所言,各路諸侯皆狼子野心,必定同樣各自心懷鬼胎,只要能夠把握其中利害,進行挑撥,其內部自亂。」
「不錯,劉辯已經不再是天子,雖有王侯之名,卻不足以鎮壓各路諸侯,若能從中挑撥,必定會獲得驚喜。」
在一旁默不作聲的賈詡也隨即補充道。
「那麼,如何挑撥便交予你們兩人,最好是在他們尚未行動之前,給本相一個方案。」
董卓頻頻點頭,單有一個提議絕對不夠,這就需要李儒賈詡兩人謀划挑撥的方式,以求達到目的。
「但是,這並不保證能夠成功。」
此時,賈詡及時地給董卓潑了一盆冷水。
「此言何解?」
董卓一愣。
「天下諸侯亦不是孩童,即便挑撥其中關係,在短時間內也取得不了成效,畢竟,在當下君侯才是他們共同的敵人。」
「大費周章前來與君侯作戰,若毫無成果便率先內訌,恐怕天下人都會恥笑他們吧?」
李儒搖頭道,挑撥諸侯之間的關係勢在必行,但這能夠獲得的成效卻不容樂觀,天下英豪不容小覷,他們不會因為區區挑撥便放棄近在眼前的利益。
「那該如何?」
董卓又一瞪眼。
「當務之急,還是增強己方力量,要是能夠獲得幾次戰鬥的勝利,或者只要能夠僵持些時日,再輔以前策,到那時,由不得他們不自亂。」
李儒眼中閃過一絲寒光,一開始諸侯不會出現內亂,但若是久攻不下,耗費資源不說,他們的心態也會變得無比焦躁。
就算他們不急,劉辯也絕對會著急,這便是聯軍的不穩定因素,只要握住這個因素,聯軍自破。
「增強己方?說得好聽,但並涼兵力加起來不過三十餘萬,如何才能……」
董卓的話戛然而止,隨即用一種複雜的目光看向李儒:
「你是說,求援?」
李儒默然頷首。
「笑話,尚未開戰,便想著求援,是何道理!」
董卓怒道,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嘴硬。
「君侯莫惱,求援是不得已為之,但也是必須之事。」
李儒心知肚明,董卓現在需要一個台階,不戰而求援說出去是非常損傷士氣的,而且傳揚出去還會遭人恥笑,因此董卓才會在這件事情上訓斥對方。
不過,李儒並沒有借坡下驢,而是強硬回答,以表明求援的迫切。
若在乎聲譽,那麼至少也要經過一場敗仗之後才會求援,這大概也是董卓的底線。
然而這個底線必須被打破,否則,一戰敗則戰戰敗,到了那時求援也來之不及,反倒會損兵折將。
因此,何不將損失降到最低,從最開始便派人求援?
聽了李儒的話后,董卓也陷入了沉默,其實他也心知肚明,不過畢竟身為國相,在面子上有些抹不開。
「君侯明鑒,聯軍來勢洶洶,倘若真的等到交戰之後求援,將自承惡果!」
李儒的話一句比一句鋒利,此時他不只是單單提出意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決策。
「便如卿言,然而,本相天下皆敵,援從何來?」
董卓嘆了一口氣,可他忽然想到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涼州之西,可還卧著一隻猛虎!」
李儒一語驚堂。
「你是說,秦正?」
董卓眯起了眼睛,他在思考此事的利弊。
此前他總是下意識地忽略秦正,因為對方乃前秦後裔,沒道理會甘於屈居西域,想來,他的野心也不容小覷。
董卓從最開始就沒有打算讓秦正有機可乘,大不了將其封堵在玉門與陽關兩大雄關以外,此刻聽聞李儒建議向其求援,不由得皺起眉頭。
一來,請秦正入關易,但再讓對方出關可就難了,他知道這位西域都護一直在尋求進入中原的機會,現在機會出現,對方必定不會放過。
二來,他能夠拿出什麼作為求援的交換?若無交換,秦正為何要入關面對天下敵?
以西向東,與天下諸侯呈牛角之勢進攻自己豈不名利雙收?
董卓正是有著這些顧慮,因此才猶豫不決。
當他將顧慮說與李儒,卻引得後者的哈哈大笑。
「君侯所慮不無道理,但在儒看來,秦正至少有八成把握會出兵相助。」
「哦?說來聽聽?」
董卓詫異道。
「首先,秦正其人有梟雄之姿,若一味壓制,必引起反抗。」
「正所謂堵弗如疏,既然秦正想要進入中原,何不給他這個機會?以天子之名,徵召秦正,再加以封地,想必,秦正會欣然前往。」
李儒頓了頓,用眼神制止了欲言又止的董卓。
「儒知曉君侯心中所思,西域乃秦正根基,想來對方不願遠走。而涼州乃君侯根基,不能擅動,但何不令其平羌入蜀?」
「正巧,益州牧劉焉同樣是參與此次之一,若能藉機滅掉,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