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楚史亂國志> 第四百六十七章 開戰在即,新式巢車

第四百六十七章 開戰在即,新式巢車

  次日的天氣並不是很好,雖說尚未下午,卻很是陰沉,日光投過密布的陰雲灑向大地的時候,已經十不存一。

  算起時節,也差不多到了穀雨前後,降雨的頻率開始變得多了起來,或許這片陰雲,便是一場大雨的前兆。

  不過,既然還有陽光能夠投過雲層,便說明即便不日即將大雨,也並不影響今天的作戰計劃,因此,他還是早早便整頓全軍,準備對成皋發起一輪試探性的進攻。

  他的心情也絲毫沒有任何陰霾,似乎惡劣天氣對他來說不算什麼。

  事實上,在攻城戰中,天氣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便可能阻礙攻城的進度。

  無論是坐擁百萬大軍的張角,還是麾下十萬鐵騎的鐵木真,都因為天氣原因耽誤了戰機,一步錯步步錯,這樣積累下來,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按道理,項明若不能在短時間內攻克成皋,等到大雨來襲,他的攻勢會被進一步的拖延,這對於攻城的一方,是十分不利的。

  但那只是正常情況,並不適用於當下的聯軍,相反地,他還巴不得這場雨下大,因為,雨勢越大,對於荀攸計策的實施就更加有利。

  今日的作戰目的非常明確,一來是試探敵軍在成皋究竟布防了多少兵馬,在心中能略微有一個準數,儘可能地做到知己知彼。

  二來,也算是麻痹敵軍的一種手段。

  荀攸之計雖說切中要害,但並不高深,需要一些其他的手段為輔。

  這一次,項明決定亮出一些屬於自己的底牌。

  就這樣,聯軍將士食過早飯,再略微修整了片刻,便排好陣列,朝著成皋城行進了過去。

  二十里平地,對於大軍來說不過一個多時辰的腳程,而且這一次不用攜帶輜重,只需要備好攻城器具,所以他們的行軍速度比起正常時快了接近一倍,不到一個時辰,成皋城的高大城牆便出現在大軍眼前。

  反觀城頭,同樣也是嚴陣以待,拓跋宏仍舊在向敵軍隱瞞自己的身份,只是一身銀甲站在宇文成都身後,若不留神,很容易便將他忽略了過去。

  宇文成都仍舊是原來的一身打扮,手持鳳翅鎏金鏜,值得一提的是,此鏜被隨軍的鐵匠回爐稍做重煉,又變回了原本的模樣,不再彎曲。

  他也試過,單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將這柄武器再度彎曲,這就說明重鑄的效果不差。也許比不得原本的鳳翅鎏金鏜,但差距只在毫釐之間,幾乎等同於原來的模樣。

  除了對敵項明,他作戰時還是可以完全依賴鳳翅鎏金鏜的勢大力沉。同敵將進行兵器之間的碰撞,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

  在他二人身後,十萬鮮卑大軍已經做好了迎敵的準備。

  城牆上可以容納兩萬守軍,而剩下的士兵也各有安排,有的還駐紮在城中尚未到來,有的則在城牆之下等待命令,做好隨時輪換防守的準備。

  拓跋宏將十萬大軍分成五組,既能夠確保城牆的利用率達到最高,也能夠讓鮮卑士兵儘可能地得到充分的休息,保證大軍的鬥志與戰鬥力一直維持在一個相當高的水準。

  這是他從成皋縣令處學到的守城之法,簡單,卻也非常實用。

  相比於攻城的敵軍,他們同樣可以分批次攻城,但不同的是,不攻城的士兵同樣需要保持警惕,不能像城中士兵那般懶散。

  這樣也是為了防止敵軍從背後的突然襲擊,另外,也有些許為攻城中的士兵壓陣,提升其士氣的意思。

  這樣一來,固然萬無一失,但對於攻城的士兵來說,也是極大的消耗。

  一天兩天或許不顯,但拖的久了,差距便會愈發增大,最後,便會不攻自破。

  這也是在雙方力量幾乎對等的時候,守城一方會佔盡優勢的緣故,城牆是比任何營寨都要牢固的依靠,守城之時,不僅佔有居高臨下的種種優勢,還能夠仰仗城牆得到遠超城外的休息環境。

  此消彼長之下,勝負已經分曉。

  「那是何物?」

  十萬大軍的聲勢浩大,藏是藏不住的,因而,當他們能夠看到成皋城牆的時候,宇文成都便同時發現了他們。

  然而,除了黑壓壓的大軍之外,敵軍陣列之中還有許多自己並不認識的龐然大物。

  那些東西無比高大,有兩三丈高,外形如同一座小樓,卻能緩緩移動,看起來無比怪異。

  「巢車……」

  拓跋宏顯然比宇文成都的見識略高一籌,知道這如車如樓的東西叫做什麼名字。

  巢車,便是以巢為車之意,又名望風樓,車上有一類似鳥巢的處所,可供一兩人在其中停留。

  顧名思義,此車是用來探查城內情況的。

  士兵處身於「鳥巢」之中,視線可以越過城牆,看到城內的布局情況,因而巢車往往用於進攻不曉得城中布局的新城。

  後來,巢車也演變成為指揮大軍的工具之一,戰旗雖然簡單實用,但處身於亂軍之中時,也難免會有所遺漏。

  而傳令兵處身巢車之內,揮舞令旗時,可見度更高,更有利於在戰鬥中的指揮。

  然而,項明帶來的巢車與原本的巢車大不相同。

  看起來,那並不像是築在樹上的鳥巢,而是一座可以移動的高塔。

  這是一座可以讓攻城方的弓箭手站在一個較高得位置對城上進行射擊的巢車,而且可以容納的弓箭手數量也有十人以上,宛若一座可以移動的箭塔。

  這些巢車結構的建造並不算是複雜,甚至可以稱得上是簡陋,只用了數十塊木板,以及屈指可數的木棍作為支撐,便建造出一駕巢車。

  雖然穩固性無需擔心,但畢竟還是木製的結構,經不起太多的打擊。

  於是,在巢車之前,還蒙有一層厚厚的牛皮,目的便是防備敵方箭矢射中巢車后,用以支撐的結構發生斷裂,從而導致坍塌。

  這樣,也算是略微能夠拉平一些城牆給防守方帶來的巨大優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