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單手對敵,戰場謀划
從第二回合開始,項明便完全將天龍破城戟交付於力量較強的右手之上,而左手則放在韁繩之上,以便更好地把控馬勢。
此前便已經揚言要單手與呂布一戰,若是食言,豈不令天下人恥笑?若有心人將這場戰鬥付諸於史冊之上,自己這次出爾反爾甚至可能會流傳千古。
雖說有兵不厭詐可以用來解釋,但這並非項明所願,所以才如此作為。
當然,他這麼做也絕對不是自大,在第一回合之中,雙方全力施為,呂布的力量雖大,卻仍舊不如自己,單手作戰,對方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
至於技巧方面,更是不用擔心,單手十八挑的核心重點便在一個「挑」字之上,坐擁天龍破城戟那足矣劈山裂海之勢,卻不與敵正面對決,而是尋找他們出招時的弱點用「挑」這一技巧化解對方攻勢,此刻對方防禦大開,另一隻手的隕鐵擲矛幾乎不用費什麼力氣便可擊殺對手。
雖然呂布絕對不是此前所擊殺過的弱者,甚至算上前生今世都是自己遇到過的最強敵人,但項明依舊有自信可以單手同對方周旋,甚至佔據上風。
雖不至於輕易取勝,但對於呂布來說,同項明單手對敵還久戰不勝,甚至落在下風,難免會更加急躁。
只要呂布出現這種情緒,就距戰敗不遠了。
別說落在下風,就連呂布剛一看到項明果真以單手對敵於他,便感到有一股無名怒火從心頭燃起,對方如此行徑,便是赤裸裸的蔑視自己。
可他不會憤慨地質問對方,最好的方式,就是趁對方自大的機會斬殺對手,再不濟,也要讓他認真下來雙手同自己作戰。
於是,呂布直接使出了十成十的實力,方天畫戟宛若霹靂般夾帶風雷之聲,密集而有力的攻擊足矣讓除了項明以外的任何人感到眼花繚亂。
而項明卻全然不為所動,天龍破城戟雖然沉重,但在他手中的運轉速度完全不輸於呂布手中的方天畫戟,甚至,憑藉他的作戰經驗,每每料敵先機,戟尖每每都能找到對方攻勢中最為薄弱之處,放棄了戟法之中的劈砍刺等攻擊方式,僅僅用挑,卻每次都能將呂布的攻勢挑飛。
這便是他此時的實力,繼承了霸王的記憶與身體素質之後,直到那專屬於武將的最終屏障出現之前,他的力量一直都是在穩步增長的。
就算這幾年未動刀兵,仍舊像當年初從頌風閣拜將出征一般,戰力不但沒有削弱,反而是更加強大。
那套專屬於自己的戟法,也隨著實力的增長,慢慢有了些許眉目,不過,尚且有待錘鍊,用於實戰,暫時還是比不上單手十八挑。
什麼時候這套戟法能夠大成,他也能以此擊破那一道桎梏,達到原本霸王的那個層次。
而現在,他距離那個層次也僅僅只有一步之遙,甚至完全可以說,現在的他,就是超一流武將最巔峰的模樣。
呂布顯然也幾乎達到了這個地步,否則也不可能力敵關張二人上百回合不敗,可他終究比項明差了一絲,無論是招式技巧,亦或是身體力量都是如此。
雙戟碰撞之間,戰鬥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經過了數十個回合,可無論呂布如何努力,都不能傷單手持戟的項明分毫。
攻勢屢次都被項明挑開的呂布,如項明所預料的那樣,心態上開始出現了波動,手上的力量越用越大,最終竟開始不顧自身安危,將全身力量都灌注在方天畫戟之上。
事實上,一般而言的全力施為,是指在可以控制自身的範圍之內,所能動用的全部力量,而非可能使用的最大力量。
在戰鬥的過程當中,能發能收才是關鍵,若發而不能收,且不能一擊致命的話,一招用老,便會給對手留下反擊的機會。
並且,特別是騎將,若不留下一些力量用在下半身,難免會因自己的攻擊而將身體帶離馬背,這樣的話,無論用多大的力氣,都會將優勢變成劣勢。
因此,戰鬥時力量的使用要遵循一定的度,否則必定會落於被動。
可呂布即便是知道這一點,卻在此刻,在久戰不勝的急躁心情帶動之下,也不得不開始主動冒險。
他並不認為自己兩手之力比不上對方單手,敵將之所以能夠同自己周旋良久,不過是用出了巧力罷了。
而在他們這種級別的戰鬥之中,巧力能夠發揮的作用也存在一定上限,在呂布看來,只要能夠用力量優勢將對方的兵器徹底彈開,便可藉此獲勝,這也是對方自大到單手作戰,所必須承受的後果。
在抵擋呂布的最近一次攻擊之後,項明也極為敏銳地察覺到方天畫戟上所攜帶的力量,知曉前者已經中了自己的算計。
他開始營造出一種因對方力量的增加而有些應接不暇的假象,面部表情也極為豐富,一副想要雙手迎敵卻害怕丟了面子的為難模樣。
見對方如此,呂布哪裡還有半點懷疑,方天畫戟之上攜帶的力量更加果斷,將此前的劣勢一掃而空,甚至,對項明形成了壓制。
「時機已到!」
又是幾個回合過後,項明眼神一凝,呂布這一次出招大概用出了他渾身九成的力量,只留下一成用以控制身體,一旦此招落空,對方是絕對不可能完全收回招式的。
於是,他一改此前單手十八挑上挑側撥的招式,天龍破城戟比呂布還要快上三分,正壓在方天畫戟之上,逼迫其改變方向,直直刺入了地面。
在完成這些事情之後,項明右手抬高,天龍破城戟便順著方天畫戟的方向劃了過去,掠過呂布的雙手,直奔對方面門砍去。
並非不想砍去呂布雙手,只不過這樣一來對方必定會放棄方天畫戟撥馬便走,自己除了能夠收穫一桿方天畫戟之外,別無所獲,倒不如直接攻擊對方面門,看呂布如何躲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