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賈詡諫言,虎牢關破
呂布眼神一凝,他並非愚鈍之人,自然可以聽出賈詡這幾乎擺到明面上的意思。
今日看到董卓拿出的情報之後,他便意識到董卓大勢已去,若是一味跟隨對方,恐怕終究還是要落得一個身死的下場,這種情勢下,即便他本不想背叛董卓,為了求活,他也在心中動了其他的心思。
只不過,董卓畢竟對他有知遇之恩,也曾贈予寶馬赤兔,對他仁至義盡,現在主動離去無異於將對方置於死地,所以他不打算就此離開,至少,也要將董卓安全護送回涼州再作打算。
他自認方才在董卓面前不動聲色,此時卻被賈詡一言點破,略微緊張是必然的,可轉念一想又變得坦然。
無論賈詡目的如何,都不會是董卓派來試探他打算之人,明日撤離虎牢關時可能要經歷一番血戰,在這種緊要關頭,董卓不會有閑心來做這種事情。
就算有,他也不認為李儒與賈詡能夠同意對方如此去做,因為這樣幾乎便等同於將自己推到對立面上去。非是呂布自誇,如果自己在這個節骨眼上鬧事,對董卓來說便是一個必死之局。
所以,董卓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試探自己,賈詡此番來訪,恐怕是另有目的。
想通這一點之後,呂布原本有些緊張的情緒此刻一掃而空,直面對方那幽暗的眼神,緩緩問道:
「不知先生有何賜教?」
若論拐彎抹角的心思,呂布自忖遠不及賈詡,因此開門見山,避免對方言語隱晦,最後費時費力。
不過,他也不是一味地相詢,而是使用了一點手段,將征戰沙場多年的殺氣略微放出一絲,想要給賈詡一些壓力。
「秦正兵出涼州,讓原本就不佔優勢的戰爭幾成定論,只要將軍不蠢,都可以看出太師此刻大勢已去。」
「那麼,以將軍之能,是甘願為董卓效命至終,還是準備另謀他路?」
「若是前者,詡便自認眼拙,任由將軍處置,可若是後者,或許某這裡有一條脫身之法。」
賈詡淡淡笑著,卻是不卑不亢,但言辭之間的機鋒卻絲毫不遜呂布,如果說呂布的氣勢如同滔滔不絕的大江,那麼賈詡就彷彿江中那沖刷不動的孤山。
「先生不怕某將你送予太師處置?」
被賈詡戳破心思,呂布表現得已經不是那麼的自然,可畢竟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因此還能儘力保持一種不動聲色的態度反問道。
「自然怕,但某相信將軍一定不會這樣去做。」
呂布言語之中的滯澀沒有逃過賈詡的耳朵,於是,後者更加淡然,彷彿呂布的話語只是日常閑談,與他的安危毫無關聯。
「哦?說說為何。」
呂布看到賈詡的態度,此刻更加遲疑,但他並沒有表露出來,而是表現出一種毫不在意的狀態,隨口問道。
「將軍或許只考慮過如何脫離董卓麾下的問題,但可曾想過,之後將何去何從?」
賈詡知曉,呂布的內心已經發生動搖,應當立即下一道猛葯,將對方徹底拉到自己這一邊。
而他的脫身計劃若是有了呂布的護衛,便等同於萬無一失。
賈詡不是什麼良善之輩,如果不是因為對他自己有利,為何要煽動呂布?只不過是為了一道足矣保證自己安全的護盾罷了。
但他絕對不能將這樣的想法表露出來,於是繼續道:
「畢竟我們曾效力於董卓麾下,其名為太師,但在舊帝劉辯眼中,就是國賊,我等也算是國賊殘黨,就算脫身,也難逃麻煩。」
「固然可以隱姓埋名,一世隱匿,但天下之大,足矣藏匿下千萬個如詡一樣的人,卻絕對藏不下將軍這般勇武之人。」
「到了那時,一旦朝廷對將軍展開圍剿,那麼即便將軍有萬夫之勇,在大軍圍剿面前,恐怕也無力回天。」
「因此,對我們來說,最好的辦法便是將功補過,並且在那之後效力於天子或一方諸侯,才能夠保住性命。」
賈詡一番話說得呂布心驚膽戰,但事實上,只要他不作姦犯科,就算劉辯再過小肚雞腸,也不至於派大軍圍剿他一人,這無關戰場恩怨,而是呂布的生死抵不上發動一場戰爭的代價。
但呂布並不知道這一點,於是對賈詡所言信以為真,他確實沒有想過脫離董卓麾下之後何去何從的問題,大不了重新返回草原殺戮鮮卑異族,也不至於沒有去處。
雖然與鮮卑人並肩作戰,令他的態度有所改觀,但他與鮮卑之間的仇恨是血海深仇,怎能因一次並肩而一筆勾銷?
只是,鮮卑人如此眾多,僅憑他一人之力,如何能夠誅殺乾淨?恐怕他這一輩子,就要徒勞地奔波於草原之上,最終被狼群吞噬,結束這一生戎馬。
他不願過這樣悲凄的生活,自從加入董卓麾下之後,他的目標就變成了率領大軍滅盡鮮卑,現在,仍舊未變。
「請先生賜教!」
呂布站起身來,朝賈詡深施一禮,他此時所言,雖然同最開始的話相近,態度卻全然不同。
「談不上賜教,最多是和將軍傾訴一下詡的想法。」
賈詡努力擺出一副和善的表情,並不好看,卻相對真誠。
……
次日清晨,董卓整頓大軍做出一副守城的模樣,待大軍全部準備完畢,轉身開啟虎牢關西門,揚長而去。
他的西涼鐵騎在整場戰爭之中損失慘重,原本三十萬的兵馬,此刻只剩下十數萬人,當拓跋宏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有十萬鐵騎遁出城門,揚長而去。
城中剩下的數萬人,也極為迅速地撤離虎牢關。
拓跋宏試圖攔截這些鐵騎,卻遭到了對方如同對待敵軍一樣的攻擊,與此同時,聯軍又開始攻城,令他不得不放棄了攔截涼州鐵騎的打算,叫醒尚未準備的己方大軍,進行防守。
但這畢竟為時已晚,董卓的離去直接導致虎牢關城頭完全空虛,早就做好準備的項明幾乎沒花費吹灰之力,便將虎牢關東門徹底佔住,讓大軍源源不斷地湧入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