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馬鐵
正當北方秀清點這些物品時,突然有人開口說道:「真是巧了,北方秀你也在這呀!」
抬頭一看原來是斜陽村的領主獨照黃昏,想來也對,他的地盤就在幽州,在這裡遇到他也屬正常。
「原來是獨照兄啊,好久不見,你也在這裡救濟災民嗎?」
「那是自然!現在正是鬧災的時候,也是大量招流民的最好時間,你消息倒是靈通,幽州以外的公會都還在趕往幽州的路上呢,沒想到你都已經到這來。」
「我也是僥倖,拍了雲州一個軍官的馬屁,是他帶著我過來的,跟著朝廷的軍隊走,一路暢通無阻,肯定要快些。」
「還是你小子聰明,其他家的公會一路行來,聽說遇到了大量的土匪強盜,實力強的還能保住物資,實力弱的小公會那就慘了,物資被搶了一大半,虧到姥姥家了。不和你閑扯了,我還有任務呢,告辭了。」
「後會有期。」
「領主哥哥,剛剛和獨照黃昏一起走過去的將軍我好像在哪見過。」雲祿望著那將軍的背影,一邊回憶一邊說道。
「你確定?你以前來過這裡?」
「這裡我好像真的來過,在我小的時候,那個將軍好像經常帶著我出去玩。記憶太久遠了,我也是記不太清。」
雲祿小的時候經常帶著玩,莫非是雲祿的哥哥馬超?若真是馬超的話可不能讓獨照黃昏那小子給捷足先登了,我還想著把馬超招入麾下呢!
「雲祿妹,我們一起追上去問一下,就一切都明白了。」
「我不敢,萬一我認錯了那多尷尬啊!」
「那你在這等著,我去打聽一下。」
「獨照兄,等我一下,你身邊這位將軍是誰啊?」
「這位是馬鐵將軍,剛從他身上接了一個任務。」
「哪個馬鐵?三國里的?」
「對呀,三國里的人物,馬超的弟弟,馬雲祿的哥哥……
等等!你小子又在打什麼壞主意?馬雲祿現在在你手中,你不會是想通過雲祿這條線勾搭上馬超吧?我可告送你馬超是我的,你就別痴心妄想了。」
還真是西涼馬家的人。
「獨照兄,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畢竟馬超和雲祿是親兄妹,你總不能忍心拆散他們一家吧?」
「別給我扯那些沒用的,馬超可是頂級的名將,我能輕易讓給你?」
「要不這樣,我們各憑本事,怎麼樣?」
「想都別想,我先看到就是我的,你有雲祿在,肯定比我佔優勢,跟你比我先天就吃虧。不行,絕對不行。」
「如果我先招募到馬超,那我在給你一些補償怎麼樣?」
「補償?你現在能有什麼補償給我?紫狼坐騎?就你現在那幾百匹坐騎能比得上一個馬超?」
「那你想怎樣?我有雲祿在,肯定比你佔優勢。」
「我想怎樣?當讓是讓你放棄嘍!」
「你做夢,放棄是不可能放棄的,這輩子都不可能。這樣吧!我再退一步,只要你放棄,條件隨你開!」
獨照思索了一會說道:「你說的對,你有雲祿在,肯定別我佔優勢,我你競爭我多半會吃虧,若是你先得到馬超了,我要一萬匹紫狼坐騎,還要一個和馬超同一個級別的名將線索。」
「扯淡!你這是獅子大開口,不行,要的太多了。
幾個月下來我一共才攢了三百多坐騎,你一下子就要一萬匹,你怎麼不去搶呢?
不僅如此,你還要一個同等名將的線索,你以為像馬超這個級別的名將都是大白菜嗎?說有就有的?你這要求太高了,恕我不能接受。」
「那你能出什麼價?」
「這件事情上我的確理虧在先,但你的要價也太高了,坐騎加一個二流名將或是一流名將線索二選一,怎麼樣?」
「好,不過我現在不選,畢竟我還是有機會一爭馬超的,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呢!」
「獨照兄霸氣,小弟佩服!」
「滾……」
北方秀來到馬鐵身邊說道:「馬鐵將軍請留步。」
「你是誰?」馬鐵一臉冰冷的看著北方秀。
「我是雲祿的好友,特意來與你一見。」
聽見雲祿的名字,馬鐵的內心非常激動
「什麼?你認識雲祿?她人呢?她過得都還好嗎?」
「將軍放心,雲祿她過得很好,我們村的人都把她當公主一樣對待,跟我來,我帶你去見她。」
來到我們救災的地方我對雲祿說道:「雲祿妹妹,你沒認錯,他真是你哥哥。」
「是妹妹,果真是妹妹,好久不見你都長這麼大了,過得都還好嗎?有沒有人欺負你?父親和大家都很想你呀!」
馬鐵看到自己的妹妹,激動的一口氣問了好幾個問題。
「我也很想大家,一直想去見你們,可是也不知道你們在哪,幸虧有桃木村的村民收留我,不然我就客死他鄉了。」
「這些年真是苦了你了,來來來,跟我去見父親和大哥他們,我們現在有了自己的地盤,日子比以前好過一萬倍。」
「你們一家也是好久沒團聚了,趕快回家團聚吧。」北方秀對雲祿說道。
「這位兄弟說的對,趕快跟我一起回家吧,父親和大哥他們知道你回來了一定很高興的。」
「領主哥哥,你跟我一起去見父親他們吧!」
能見馬超,北方秀肯定是求之不得,想都不想就同意了。
「同去!」
離開期間賑災的事情就交個了咬金和周容、葛輝負責,有他們三個在北方秀還是很放心的。
路上聽馬鐵說道,當年馬騰殺敵有功,這個曲波城就是朝廷給馬騰的封地,他們一家在這呆了八年了。
北方秀跟著馬鐵他們來到他們的駐地曲波城,城牆修的甚是雄偉。
城牆四周擺滿了認不出名字的高級火炮和高級能量炮,數不盡披堅執銳之士於城門四周巡邏,大量的飛行兵種在空中放哨。
朔氣傳金柝,
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
壯士十年歸。
此時此地此景,大有《木蘭辭》描寫的那樣。
果然,人到了邊塞,這豪邁之情都會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