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秦京小吏> 第十六章:朝會

第十六章:朝會

  走出縣衙,趙靈兒熱切的看著秦奉,眼神中帶著滿滿的期待「咱們去哪?」

  看來這位天宗小師叔對此案毫無頭緒,查案完全要靠秦奉,秦奉細思一陣,盡量拿出自己前世的探案經驗,最後說道:「我們先去萬年縣最混亂的地方吧,如果女刺客沒有逃出萬年縣,那她只能躲在哪裡.」

  「好!」趙靈兒立刻豪氣干雲的應道,隨後歪著頭問了句:「那最混亂的地方是哪裡?」言語依舊豪氣干雲,一點沒有為自己的智商感到擔憂。

  「每個地方的光暗都是伴生的,既然萬年縣有繁華富饒的外城大街,那就一定有混亂貧苦的貧民窟。」秦奉逼格滿滿的說了一句哲理。

  「說的對哦,貧民窟那麼亂的地方,金吾衛即使搜查,也會存在太多的難度和遺漏,我們就去貧民窟查找女刺客。」趙靈兒一點沒有被秦奉的現代哲學所迷惑。

  看來下回想要吸引這個年代的女孩,不能說這種逼格滿滿的話,嘗試下古詩,看能不能讓美女刮目相看,秦奉在自己的心裡默默的盤算著,自己骯髒的小心思。

  只是他不知道,他從一開始就搞錯了參考對象,不能以趙靈兒為參考物來去衡量大秦的女孩,這是個在天宗生活十二年的小師叔。

  與此同時秦京,皇宮,太和殿。

  大秦永樂帝一身袞黃龍袍,端坐在大殿龍椅之上,雖然年歲已過半百,白髮早爬滿鬢角,但是依舊不怒自威,這個老人繼位二十年,從登基開始就征戰四方從未停歇,從20年前的燕門關滅妖之戰到近幾日的征討草原蠻族歸來,秦永樂帝親自為邊疆百姓打出一片凈土,殺的異族不敢入侵,可謂是殺伐果斷,彪炳千古。

  大殿下的大臣們還在爭論近幾日刺殺案的進度,趁機給敵對政黨潑髒水,對此永樂帝也不說什麼,畢竟自古帝王之道就是權衡,他在等,等自己想聽到的言語說出來,這就所謂的聖心難測。

  這時吏部左侍郎董永上前一步,手執笏板對著皇上拜了一下說道:「陛下,萬年縣驚擾聖駕一案如今已過五日,錦衣衛至今毫無線索,有辱國體,臣請命核查檢察院,追責陳院長御下之失。」

  還未等永樂帝說話,工部右侍郎李崖趕緊走上前來,拜首說道:「陛下,既然董侍郎追責檢察院查案不力,那就應該連帶大理寺卿同吏部共同受責,金吾衛,錦衣衛依律追責,方顯陛下聖功明斷。」

  錦衣衛隸屬檢察院而金吾衛則隸屬吏部,很明顯兩大派系要借題發揮。

  兩句話還未到,朝堂之上就滿滿的火藥味。

  永樂帝依舊沒有說話,任由兩方勢力唇槍舌戰。

  這時只見金吾衛統領走上前來,做為京都五衛的金吾衛統領陳錦明領四品武官職,有資格參與朝會,打斷了兩方兩方罵戰,說道:「陛下,昨日金吾衛對萬年縣驚擾聖駕一案,已有眉目,在萬年縣千庫當鋪發現了逃亡的三名刺客,后兩名刺客伏誅,女刺客重傷逃離,但是卑職已經將外城全面封鎖,不出兩日定能緝拿刺客。」

  「金吾衛好大的面子啊!明明是道家天宗仙長和一名萬年縣不良人追尋到刺客下落,當街擊殺刺客,怎麼到最後反倒成你金吾衛的功勞了,難道你有意欺君不成?」這時錦衣衛總指揮使寧楓致站了出來,當庭拆穿了金吾衛統領的謊言,言語也是無比的刻薄。

  「寧楓致你不要信口開河。」隨後又趕緊對當今陛下解釋道:「稟陛下,本次破案確有道家天宗天靈仙長和一名萬年縣不良人的參與,但是金吾衛率先趕到千庫當鋪,發現了密道都是事實。」

  永樂帝在龍椅上聽了聽,沒有給朝堂上任何勛貴應答,隨意的說了句:「天宗不愧為國教,人才濟濟,天靈道長朕記得是道首的關門小弟子,怎麼今日沒來朝會,禮部怎麼安排的,切莫怠慢,天宗不比儒家學宮,在京都也無落腳之地,速速安排,朕也是有點想那個頑皮的小姑娘了,上次同天溟道長下棋論道,就是她在旁邊幫我偷子來著,不然朕可就輸慘了。」言語中帶著些許喜愛。

  諸人一聽原來是道首的小弟子,難怪如此優秀又深得陛下的喜愛。

  入太和殿朝會,站位都是大有講究的,大殿左手邊,最前排站的是皇室宗親,如當今太子和趙國公,右手邊最前排站的是宰輔權臣,如當朝首輔張書達和檢察院陳院長,往後才是依著官職大小來恆定的。

  這時左手邊位於太子身後的鸞月公主,一身明黃的朝服上綉一隻七尾彩鳳,往右橫跨一步,對著自己的父皇行了一禮:「請父皇放心,小師叔昨日是在兒臣的寒月宮過夜的,禮部也曾派人問過,被我回絕了,兒臣與小師叔日久不見,親密了些。」

  禮部尚書暗暗的鬆了一口氣,近幾日刺殺案鬧得滿城風雨,雖然知道天宗的一定會派人來京都,但是何日何人誰也不能確定啊,住宿之處是早就安排好了,但是找不到人也沒辦法,幸虧有長公主出面周旋一下,不然陛下定會斥責與他。

  看到鸞月公主站了出來,永樂帝暗暗頷首,這個女兒是自己最看好的,隨後又說道:「既然是在你的寒月宮,今日為何沒來朝會?莫不是出宮玩耍去了,也真是個孩子心性,叮囑好暗衛務必保護好天靈道長,畢竟天靈道長才修道十二載。」語氣中並沒有趙靈兒不來早朝的責備,更多的是對趙靈兒獨自出宮安危的擔心。

  「稟父皇,今日兒臣本也要帶小師叔前來朝會,但是小師叔說,等她破獲案件之時她在上朝拜君,讓我替她給您帶一句好,至於小師叔安危,兒臣本有意讓暗衛跟隨,但是被小師叔回絕了,說她自有師尊賜的保命手段,不必在浪費人手了。」鸞月一件件的回應永樂帝的疑問。

  本來就是趙靈兒不想上朝,但是經過鸞月這麼一說,反而讓大家覺得趙靈兒做為天宗道首的小弟子果然有志氣,趙靈兒要知道自己的好師侄這麼給自己塑造形象不知道是喜是憂。

  看著自己女兒辦事越來越成熟穩重,永樂帝的心情也好了點,「難為天靈道長能有此心,但是也切莫注意天靈道長的安全,畢竟如今京都不太太平,連朕都能被襲擾車架,帶刀刺殺,還有什麼事不能出!」前半段的言語甚是溫和隨後就入雷霆暴雨,急轉而下。

  朝堂諸公趕緊俯首,該來的還是要來,五日了,案件一點沒有進展,反而引出謎團一大堆,各個政黨在堂上唇槍舌戰,秦帝也當敲打敲打了。

  「金吾衛,錦衣衛二衛聽令,七日之內在查不到案件元兇,金吾衛自千長起,錦衣衛自鎮撫使起,全員罰俸問責,不要給朕抓到兩個刺客,就告訴朕這就是元兇,朕還沒糊塗呢!刺客怎麼進京的?誰是背後的內應?目的是什麼?」

  「是,錦衣衛,金吾衛接令。」陳錦明和寧楓致趕緊跪地接旨。

  「大理寺,吏部和檢察院三司通力吧,如今大秦內憂外患,外有妖族虎視眈眈,內如今京都甚至都出現了巫族的巫師,諸公就切莫在意氣用事了,七日之內朕要結果不要理由。」永樂帝語氣沉重的說道。

  大理寺卿、吏部尚書和檢察院陳院長趕緊走出隊列,跪地接旨。

  「我等定戮力同心,追查真相,不負陛下聖恩。」

  永樂帝揮了揮手示意大殿上的諸人都起身,然後略有困惑的看下朝堂諸臣,說道:「既是三司匯案又有錦衣,金吾二衛協辦,此次刺死案諸位覺得誰來統領為妙?」

  朝廷歷來規矩,如三司會審案件,不可能讓任何一家獨大,一般都是皇室宗親做為主審,名義統領三司,一般情況都為太子做為主審,但是因為五天前萬年縣刺殺案,據說永樂帝回宮后就在養心殿斥責了太子,大罵其監國不力,朝堂上的大臣如果不是純純的太子黨,是說不出來讓太子監察的話來的。

  這就讓大家難辦了,選誰呢?國公國丈之類的老牌皇族是不適合接這類的會審,畢竟有追責的可能性,如果處理不當陛下問罪,就會率先問罪長輩,於理不合,王爺這類的宗親,精明似賊,你就讓他當主審,他也會推脫的,最後只有皇子、公主了,如今陛下諸子諸女中,只有三位夠資格上殿,分別是當今太子,鸞月長公主和淮王。太子是一定不能做為本次主審了,那到底是鸞月公主還是淮王呢?

  就在大家還在思考沒人敢率先回答之時,鸞月公主走上前一步:「父皇,鸞月願為主審,提陛下分憂。」

  永樂帝掃了一下朝堂諸公,這時檢察院陳院長也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鸞月公主深明大義,可當主審。」

  「那諸公以為呢?」永樂帝又將問題拋給了大家。

  這時大家在不上前就是傻子,鸞月公主為大家解決了一個大難題,還不趕緊的恭維一下。

  率先走出來的就是吏部尚書,「臣覺得長公主才智過人可當此大任。」

  「臣等附議。」隨後滿朝大臣跟風說道。

  「好那就由皇兒主審,鸞月且莫辜負為父的信任。」永樂帝甩了一下衣袖,站起身來,周遭的太監趕緊上前擁護一旁。

  「鸞月謹遵聖旨。」

  「退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