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廷議

  劉一燝乘坐轎子走在禦道上,前麵是儀仗衛隊開路,街邊上行人皆避讓在兩邊。


  昨日回到京城之後,他先是上了一封奏疏,對於遼東諸事有一個條陳,現在該是麵聖的時候了。


  從府中出來以後,儀仗隊一路暢通,但是劉一燝的心中好似被一塊巨石壓住,有些透不過氣來。


  “不知昨天回到京城之後,王全有沒有提前進宮向萬曆皇帝稟報,或者說,稟報了什麽.……”劉一燝心思不定,去了一趟遼東,除了和袁應泰接觸一番,整個遼東被熊廷弼打造的鐵板一塊,關於軍事,戰事方麵的情況,劉一燝其實是兩眼一抹黑的。


  所以在被李元頂撞之後,第二天,劉一燝借故托辭,沒有隨行去往蒲河,而是留在了遼陽,想要和東林眾人好好合計一番。


  但是並不是說萬曆皇帝就可以理解他劉一燝的所作所為。


  “大人,宮門到了。”轎子外麵,家仆小聲提醒著。


  “水火不相容啊!”劉一燝暗歎一聲,在仆人的攙扶下出了轎子。


  今日是非正式廷議,所以麵聖的地點在交泰殿東麵的暖閣之中。


  從萬曆十五年之後,萬曆皇帝就以各種理由無限期的休廷,其實掰著指頭算下來,就沒有多少次正式的廷議了,那個意氣風發的萬曆皇帝,自首輔申時行之後,幾乎不再見過了。


  不知那些期望著天子垂拱而天下治的文臣大儒們,見此情形作何感想,是不是想著天下乃是讀書人的天下,士大夫的天下,而不是獨夫之天下,是不是要對著多年怠政的萬曆皇帝山呼萬歲了。


  在小宮門太監的帶領下,劉一燝邁步進入了議事地點,東暖閣。


  “果然,都到了,”劉一燝剛剛抬腳買過閣中門檻,就已經能夠感受道數到目光看了過來,落在自己身上。


  一步步數著走過的豎格,而後立身站定,劉一燝低著頭伏身跪拜:“臣吏部侍郎,劉一燝參見陛下。”


  “平身,”萬曆帝不帶著什麽偏激感情的聲音傳來。


  “謝陛下,”劉一燝慢慢起身,而後抬起頭,掃了一眼大明的皇帝陛下,萬曆帝神色淡然,看不出喜怒。


  數十年的鬥法下來,萬曆帝也早就練就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深厚功力。


  朝臣中有內閣首輔方從哲,兵部尚書黃嘉善,兵科給事中趙興邦,吏部侍郎韓爌,吏部尚書陳汝華,還有一個就是吏部侍郎劉一燝。


  宮內有司禮監掌印太監李恩,禦用監王全等五人。


  “好了,人都到齊了,”萬曆皇帝掃視廷下肅立的幾位大臣,向著身旁李恩點了點頭。


  李恩手持兩份奏本,沿著左側台階走下。


  “這是昨天朕收到的兩份奏本,其中內容,諸卿可自觀,有什麽意見,都說出來,集思廣益,”萬曆皇帝摩挲著手中的玉如意,看著眾人道。


  李恩依次將奏本發放給了內閣大臣。


  王全與劉一燝的奏本並沒有經過內閣的流程,都是直接通過黃門,遞到了萬曆皇帝的手中,當然,朝臣們想要相互串聯,私下聯絡,他萬曆皇帝就算是知道,也當作不知道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數十年了,他並不想過多追究。


  王全此時就站在劉一燝的對麵,微眯著眼睛,讓人以為這個禦用監大太監已經睡著了,但是廳中一眾朝臣都知道,他王全是胸有成竹。


  正如劉一燝所想,其實今天的廷議之前,王全已經麵見過萬曆了。


  和他們這個朝臣文官不同,曆朝曆代,在低位上,內宮之人的官銜地位或許不如文官,但是內監在皇帝本人的心中地位,絕對要高於文臣,尤其在大明朝如此的政治體係與政治生態中,更是把皇帝推向了內監一邊。


  至於兩人之間說了什麽,隻看今天王全氣定神閑的模樣,劉一燝覺得自己像是被流氓調戲的小寡婦,毫無還手之力,還被人看了一個精光。


  “劉一燝奏本中說,李元遼東之功勞不假,但也是倚靠著諸將得配合,掩護,甚至直接得幫助而得到的,論功,李元並非首功,且其持功淩人,擅威做福,”瞄了一眼身旁服侍得小太監,萬曆繼續道:“甚至動用私刑,對沈陽參將傅元彪親子刑訊逼供!”


  萬曆皇帝站起身子,內侍攙扶著走下台階,慢慢踱步,看著朝臣繼續道:“王全那邊也上了奏本,說李元持功淩人不假,蒲河之戰殲敵之眾也不假,與劉一燝所述相近,但是讀來意思卻截然相反,”萬曆止住步子,看著方從哲道:“方閣老,你來給朕解釋一下,這是什麽原因?”


  方從哲當然知道萬曆皇帝的心思,但是作為內閣首輔,調和皇帝與大臣之間的平衡才是他的首先作用,而且,東林黨勢力太大,為防止日後清算,有些事情,他方從哲不得不考慮清楚,所以,縱然心中苦澀,但是方首輔還是決定,向著東林黨那邊靠一些。


  心思既定,方從哲先是躬身,向著萬曆皇帝一拜,才道:“聖上,王公公所言為實,但是劉大人也不是沒有道理,武官勢大,有時候並不是好事,動用私刑,此時不談,單單擅自調動私兵,就是大罪。”


  “哦?方閣老不想問清楚緣由嗎?”萬曆皺著眉頭看著自己的內閣首輔,這方從哲今天怎麽轉性了?


  方從哲的身子更低了一些,但是既然開口了,就沒有再回頭的理由了,壓著聲音不至於顫抖,方從哲繼續道:“聖上,若犯錯後,人人都先問緣由,這世上的事情,就都說不清楚了……”


  萬曆冷笑一聲:“好好好,既然不必問緣由,這李元的罪名就坐實了?功勞還要不要賞?諸將在遼東要不要用心做事?如何盡忠報效?”


  萬曆看著一幹老臣,心中大罵,靠你們這些所謂清流嗎?


  此時,站在一邊的吏部尚書陳汝華踱步從班列中走了出來:“聖上,臣有話講!”


  陳汝華剛剛從地方調入中樞不過月餘,幾乎與李元進入沈陽是同一天。


  雖然身居尚書高位,而且是吏部,但是陳汝華年齡老邁,在朝堂上一般沒有什麽存在感,還不如吏部侍郎韓爌。


  但是現在看到陳汝華站了出來,劉一燝有些疑惑:“這陳大人是要做什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