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貞觀戰神> 第112章 不講武德的李文昊

第112章 不講武德的李文昊

  魯地的姑娘很潤?

  營中有數萬將士未曾婚配?

  孔穎達抬起頭驚恐的看著李文昊,顫抖的嘴角不知道是想破口大罵還是想噴出一口血。

  這兩句話的意思如果孔穎達聽不出來那他就白活了。

  「豎子,你怎敢……」

  「小聲點,孔大人,若是讓朝堂上那些儒生聽見了,他們可活,孔家可就沒咯!」

  「你……」

  孔穎達怒視著李文昊,嘴角顫抖確一句話都憋不出來,他不是沒話說,是真不敢說啊。

  李文昊能直接滅掉太原王氏,那滅他孔家也不是什麼難事。

  「孔大人是聰明人,知道事情該怎麼做?」

  孔穎達調整了半天呼吸,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文昊,整理一下衣冠,對著李世民行了一記大禮。

  「陛下,臣錯了,臣今後必定為我大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多謝太子,點醒老夫!」

  孔穎達咬牙切齒的說道。

  站在朝堂前列的人都像看鬼一樣看著李文昊,這特么也太玄幻了,剛才他到底和孔穎達說了什麼能讓這老貨改變主意?

  唯獨李承乾一臉的懵逼,心裡感嘆,自己這個大哥實在是太強大了,連消帶打之下,連孔穎達也得就範。

  「你們,是準備辭官,還是等我親自扶你們呢?」

  「我等……」

  一群文官你看我,我看你,最後齊齊站起來回到了自己位置。

  「你們好大的膽子!」

  李文昊的臉色突然一變,直接對著那些文官喝罵道。

  「竟然敢拿本宮殺敵的事情來指責本宮,你們應該到燕遼,到河北去看看,不殺了那些突厥人,他們就會認為我們大唐好欺負,突厥之禍就會蔓延至整個中原,你們都是讀書人,嘴裡天天說著聖人道理。」

  「這等淺顯的道理普通人不懂,你們還不懂?何為一統天下,何為天下大統,何為保境安民,何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還辭官,用辭官嚇唬誰?」

  「李君羨,目前梟鬼軍中,斬首最少的是多少級?」

  「回太子,梟鬼軍中,斬首最少的也在軍帳中有二十八顆賊首。」

  「好!」

  李文昊點點頭。

  「你們不是要辭官嗎?」

  「從今天起,我給你們立個規矩,我不管是誰,除了年邁到什麼也幹不了或者生病之外,想辭官的就去邊關給我帶回兩顆突厥騎兵的人頭。」

  「你拿不回來就讓嫡長子去,長子陣亡去次子,直到一家男丁全部殉國」

  「辭官,我看我大唐真是給你們貫的。」

  孔穎達聽完李文昊的話,緊緊的閉上了眼睛,他已經不敢看朝堂上的情況了。

  現在朝堂主要就分三派。

  一派是天策府的人組成的,是李世民和李文昊的鐵杆,還有一派就是以魏徵為首的建成舊部或者前朝老臣,這是中立派,他們誰也不靠,只求道理。還有一派就是這世家大族和儒生組成的世家派。

  可以預見,今天以後,這些儒生在想拿辭官說事可是真要慎重考慮了。

  「魏徵,起草一道聖旨,把剛才太子說的話全都寫下來,置於吏部,以後就這麼辦」

  「遵旨!」

  魏徵輕蔑的瞟了一眼孔穎達。

  前天晚上孔穎達親自找過他,想以儒家魁首的身份逼迫魏徵就範,可魏徵是誰啊?

  只要站在理上,連李世民都敢懟,自然不會慣著孔穎達,讓孔穎達吃了個閉門羹,臨走的時候孔穎達還信誓旦旦的說要魏徵好看。

  現在好了,魏徵好不好看不知道,他孔穎達是難看咯。

  「陛下,臣有本奏!」

  「講!」

  李世民笑著看向站出來的長孫無忌,這正事終於要說了啊。

  「太子已經成年,這太子妃的人選也該定下來了。」

  「嗯,明年太子年滿十四,也該行冠禮,可定,不知輔機可有什麼人選啊?」

  其實李世民這就是在問廢話,當初讓李建成去山東的時候,這太子妃就定下來是李長歌了,還是李文昊自己選的。

  「臣以為,楚王養女李長歌,賢良淑德,品貌端正,可為太子妃,范陽盧氏遺孤盧若凌性情剛烈,忠貞不渝,可為太子側妃。」

  「諸位,以為如何?」

  一群人直接看向了魏徵,理論上來說,這事魏徵得杠一杠啊,怎麼今天這麼消停?

  「臣附議,我大唐初立之時,陛下和楚王落難山東,虧得李老莊援手才得以保全性命,當時陛下和楚王就定下了約定,李老莊遺孤由太子撫養,長大嫁予秦王府世子。」

  「如今秦王已經登基成為皇帝,這世子自然也是太子。」

  魏徵不但沒反對還出來解釋了一波,這讓滿唐朝臣紛紛閉上了嘴。

  至於盧氏的盧若凌更沒說的了,一個家族以滅的女人,在後宮能翻起什麼浪花?

  「既如此,魏徵,擬旨吧,賜封李長歌為太子妃,盧若凌為側妃,婚期就定在……」

  「兩年之後吧!,長歌她們還小。」

  李文昊說道。

  負責擬旨的魏徵詢問的看向李世民,見後者點頭,揮筆把婚期定在了兩年之後。

  不是李文昊沒當夠單身後,只是現在他實在是對李長歌和盧若凌下不去手啊,雖然兩人都長的亭亭玉立了,但是一想一個十三歲,一個十五歲,想想就頭疼。

  這要是放在現代,三年都不夠,最少七年,有違三觀啊。

  「諸位愛卿可還有事?」

  「陛下,臣有本奏。」

  「哦?玄齡何事啊?」

  房玄齡走出來,微微躬身而後開口,「陛下,如今燕遼,河北連遭兵禍,民不聊生,河北道更是打出范陽一座空城來,想要恢復民生,抵禦草原恐怕要派去一名干臣。」

  「不知玄齡有何人選?」

  「臣舉薦太子殿下。」

  房玄齡話音剛落,朝堂上就響起了議論的聲音,自古以來太子沒有能力那地位恐怕保不住,但是太子如果能力太強也不是好事,畢竟搶了自己皇帝老子的風頭,沒準哪天皇帝心情一不好就是……

  「諸位,稍安勿躁,太子殿下連續三場大戰已經打服了草原,同樣也征服了燕遼大地上的那些驕兵悍卒,同時太子也是越國公的弟子,麾下還有羅松這等早已經在燕遼建立起威名的猛將,所以,在臣看來,除了太子之外,沒人合適。」

  「嗯……」

  李世民點點頭,不舍的看著李文昊,「如今年關將近,過完年在去吧,先讓岑文本和范興先暫領燕遼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