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變廢為寶
關於如何煮蘑菇,洛洛其實剛剛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
因為她發現,石族部落附近有一個石頭堆有些石頭又扁又寬又大,正好可以用來做「石板燒」。
就跟鐵板燒一樣,把洗乾淨的石頭放在火上炙烤,待石頭加熱后,再將食物放在上邊。這些石頭就相當於導熱的介質,只要火燃燒得夠旺,便可以將食物給煮熟。
採摘了一大堆蘑菇后,洛洛以為這群原始人會帶著東西回部落里,沒想到亮卻說他們向來是早出晚歸,中途沒有特殊情況,一般不會回部落。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們必須在外邊待到傍晚,等差不多天黑的時候才能回去,對不對?」洛洛問道。
亮鄭重點了點頭,「沒錯,我們作為部落的子民,就應當勤勞狩獵,不得偷懶。我們必須每日出門尋找食物,這是我們的使命,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
洛洛想想也是醉了,沒想到,這些原始人的思想竟然如此死板,真是夠匪夷所思的。
若說沒有找到食物,早早回去部落,鐵定會有些不好意思。可現在食物已經找到了,他們卻還要繼續在外邊晃蕩,直到天黑才回去,這什麼邏輯?
是不是只有早出晚歸,才能真正體現勤快?
不過洛洛想歸想,但還是沒有多問。畢竟這是人家部落里歷代傳承下來的規矩,若是突然叫他們改變,必然會引起他們的反感。
看著地上的一大堆蘑菇,洛洛靈機一動,突然又想起了剛剛那山丘上的一叢叢青藤,於是叫亮快去扯一大堆過來。
亮動作很快,連同另外三個原始人一道跑過去,不過才幾分鐘便抱著三大捆青藤過來了。
在洛洛的吩咐下,所有原始人席地而坐,圍成一個打大圓圈,中間正是一大堆綠油油的青藤。
所有人都在忙碌地把青藤皮給剝開,然後將裡邊的芯子全部抽出來,而後將剝好的青藤皮整整齊齊地擺在洛洛面前。
亮有些小激動,因為這一堆青藤的分量實在太大了,他以為洛洛這是打算給整個部落的每一個子民都編織一雙草鞋,心裡不由得讚歎起洛洛的偉大。
洛洛先是取了幾根青藤的芯子,這芯子很結實,但是柔韌性又特別好,不容易折斷。
她把這幾根芯子擺成一個田字形,然後用青藤皮左右纏繞,將他們固定成一個穩穩噹噹的籃子底座。
「這是什麼?不是做草鞋嗎?「」一個原始人好奇地問道。因為洛洛正在低頭認真搗鼓著,一個看起來奇奇怪怪的東西。
洛洛回答道:「不,我不是做草鞋,我現在準備編一個籃子,用來裝蘑菇。」
「籃子是什麼?」另一個原始人又問道。
「就是裝東西的容器,唉,不過這東西我現在跟你們說了,你們也不明白。等一會兒我做好了之後,你自然會懂。」洛洛一邊說,一邊用十字交叉編織法,快速地把青藤皮跟芯子做成的底座組織在一起。
見其他原始人都在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洛洛乾脆叫他們多做些草鞋,一會兒正好可以帶給部落的其他人。反正現在又不能回去那麼快,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找點事來干呢。
洛洛其實也只是以前在小視頻中看過,別人用青藤編框編籃子,自己並沒有實踐過,不過,沒吃過豬肉不代表沒見過豬跑,所以她略微琢磨一下,便很快把籃子給做了出來。
這籃子雖然丑了點,但實用性還是挺強的,可以裝蘑菇等輕便的東西。因為這青藤容易變形,所以裡頭不能裝太重的東西。」
原始人們見他心裡手巧,不僅把一堆沒用的青藤皮變成了鞋子,還變成了可以裝東西的小籃子,對她紛紛是讚不絕口。
更有幾個原始人,表示想跟洛洛學習一下如何編織,這樣可以多做一些籃子,方便以後的日常生活。
落落也沒有藏拙,耐心地指導著大家,反覆提點了很多遍,他們才掌握訣竅。雖然編出來的籃子看上去歪歪扭扭,又丑又土,但有好過無,至少以後他們可以不需要拿大樹葉子來裝東西了。
眼看這天色還早,亮擔心洛洛肚子餓,又立刻去附近的山林中,摘了幾枚先前吃的那種青果汁,然後放在了她的面前。
洛洛看著其他原始人,見他們沒有任何反應,於是隨口問道,「你們不餓嗎?」
大家默契地搖了搖頭,怎麼也不肯吃青果子。亮說道,「由於我們沒有太多的糧食,因此一天只能吃兩頓,這麼多年已經習慣了,等下回去便能吃上東西了。」
「對,你是雌性,你多吃點吧。」另外幾個人對洛洛友好地笑了笑。
洛洛作為一天吃三頓飯的現代人,在這個時候,已經不想去考慮什麼面子問題了,直接拿起果子,便一口咬了下去。
唉,做人難,做原始人更難。看著大家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吃東西,洛洛這個時候突然有了一些愧疚感。
「這果子真好吃,爽口多汁,美味可口,可惜就是不夠甜。」雖然覺得愧疚,但還是需要填飽肚子來,所以洛洛厚著臉皮把這幾個果子全都給吃光了。
洛洛就是一個吃貨,歷來覺得民以食為天。在現代時,她經常看各類美食小視頻,自己摸索研究著,如何做好吃的。
可惜,這是原始社會,沒有硬體措施,也沒有軟體措施。一切美食計劃只能化作泡影,唉,這個時候別考慮那些虛的了。
在原始社會,優先考慮的是能不能吃,而不是好不好吃,這才是生存的根本之道。
所有的蘑菇都放進了籃子裡頭后,這幾個原始人極其興奮,畢竟過往那麼漫長一段歲月,他們都是用手拿著,或者用大樹葉子包著,往往並不能帶走太多的東西。
而如今,有了這輕巧實用的籃子后,他們再也不用擔心,以後外出不能輕鬆把尋到的食物帶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