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老神仙孫思邈
經過長達一個時辰的溝通。
老李終於被李德賢給說服了,但老李沒有點頭答應,而是讓內侍傳來程咬金。
這種事情,只要老程點頭,其餘人基本也都能點頭答應。
老程一聽,要給他們出書了,嘴都快合不上了。
要知道,唐史上對他們的記載,都是寥寥幾筆,但出書就不同了,那可是幾輩子人的事情,萬一要是口口相傳,那肯定是千秋萬代的。
「父皇,程伯伯,長青姐夫說,著書和其他的事情不同,首先要避開一些隋末時候的要害,以義字當頭。所以,秦叔寶秦伯伯首當其衝,就用秦伯伯做捕快為開篇,引出來秦瓊賣馬,然後二賢庄聚義神馬的……至於程伯伯……」
「丫頭,書是你們寫的,得給俺老程寫的長一點兒……最好俺老程是主角才好……」
可話說到這,老程又急忙閉嘴,瞥了一眼老李,「那陛下呢?陛下怎麼寫啊?」
「隋末暴政,再加上三征高麗什麼的,足以和「義」字形成鮮明的對比和反差,開局完了就是程伯伯接了靠山王的皇杠啊……您的戲份多著呢。」
李德賢說到這又頓了頓,「父皇,姐夫說不能把你寫的過於勇猛,要以禮賢下士、惟賢惟德為主,是這群叔伯被您的仁義感動,紛紛投靠秦王殿下的……」
「所以呢?」
「所以啊,這可是變相的給您樹立威信呢,如果隋唐演義普及,您的美好形象肯定又上升了一大截。」
「陛下啊,那還等什麼,讓長青出稿子,您先過目一下。」
老程隨後四外看了看,沒看到杜正倫的影子,「您過目,覺得沒問題,讓杜正倫修改一下,在找孔穎達做個序,那不火出去一片天?」
嗯,老李滿意的點點頭,但李德賢接下來的操作,就讓老程和老李不淡定了。
這是一份書局未來的發展規劃。
公告大概就是這樣的:只要誰對自己有信心,都可以拿出自己寫的書,送來秦氏印書局審核,通過審核之後,確定了內在價值,就會給對方出版,作者會得到相對應的稿酬,按照賣出去的數量,另外還可以獲得一部分提成。
在這個誰都想揚名立萬的年代,出書往往都是倒貼錢的,想現在這樣,寫書不光給你稿酬,還給你銷售提成的,千百年來第一份。
至於所謂的書籍質量,多了的話肯定是要下降的,但是在大唐這個年代,人們缺的是什麼?不就是書籍嗎?
只要質量差不多過得去,都可以賺錢的。
就在李德賢和老李、老程研究出版版權的時候,秦長青迎來了兩位重要的客人。
一位就是趙德全,另外一位是一個老道。
「見過趙大人,不知道這位是……」
秦長青看向老道,就感覺這是一個高人,古代的道士可是很有技術含量的。
「貧道孫思邈,見過小友!」
「啥?孫思邈?孫老神仙?」
見到真人了,真的見到真人了,這可是牛逼到不能在牛逼的牛人,不光是歷史上對他的記載很牛逼,就算是上輩子的流傳的千金方,都是人家老神仙寫的。
「老神仙,小子有禮了!」
施禮之後,秦長青瞥了一眼印書局,「老神仙,不知道來此是不是要印書啊?」
「印書?」
孫思邈的眼神里閃爍一點流彩,「最近確實在寫原本醫術。世人做事都講究個留一手,但我老道不那麼想,就想寫一本醫術,流傳下去就好。但是,只寫了一卷,還有很多沒琢磨出來。」
「您老可是咱們大唐唯一一位老神仙,像什麼李淳風袁天罡之流,都是騙人的,就您老真才實學!這樣,印書局是小子的,小子自費印書,免費投放到民間,如何?」
老道的眼睛當即就亮了,「傳聞秦氏印書局,只認錢不認人,怎麼……」
「那得分什麼事兒,利國利民的事兒,秦氏印書局分文不取,還倒貼。」說到這,秦長青開始上下打量老道,「況且,您老也沒錢吧?」
「哈哈!」老道聽聞哈哈大笑。
「長青啊,老神仙是咱們太醫署的中政,只是一年也回不來幾次罷了。陛下曾經下過旨意,老神仙不管出現在那裡,只要需要錢糧,各州府必須無條件供應的。」
趙德全一解釋,秦長青一拍腦門子:草率了!
然後三個人找了一家酒肆落座之後,老神仙就開始打量秦長青,「富貴不凡,王侯之相!」
「老神仙您謬讚了。」
小酒走起,話也就多了一起來,三個人開始聊醫術,先是聊天花,後世聊環切術。
秦長青話有點多,告訴老神仙,很多時候,哪疼切哪就好了,但不全面。
就這樣,老神仙問,秦長青就含糊的回答,你讓他說清楚一點他也不會,但奈何人家孫思邈是一代藥王,那是大唐的活神仙,一說就懂一點就透。
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下午。
老神仙決定了,在長安城多待些時日,等正月十五之後,就該離開了。
為什麼此人居無定所呢,就是走訪民間,全國各地哪都去,有什麼好的藥材,都會記錄再案,還會根據自己的行醫經驗,做好相對應的記錄。
千金方,做開始也不是像現在這樣,前面標註病,後面寫藥方。根本就不是這樣的,還有辯證理論在裡面呢。
其實,有時候,白話文普及之後,真的就讓很多東西失傳了。
天花這種瘟疫重症都被秦長青給控制住了,還一處來預防的辦法,老神仙還是很欣慰的,大唐的醫學,後繼有人了。
「老神仙,其實您光出書是不行的。長青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
「老神仙,您可曾想過開館授徒?讓醫學真的成為一門學問,這樣總比口口相傳帶徒弟要好很多的。」
「那可不行啊。」
老神仙搖搖頭,「那病患怎麼辦?沒有相對應的經驗,徒弟光懂的理論,不去實踐,沒有任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