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唐劉仁軌
財富,來源於大海。
以前老李對這句話嗤之以鼻。
大唐國土遼闊,要什麼有什麼,大海算是什麼東西?
可現在,老李信了。因為他知道,在大海的另一邊,還有很多很多的國家等著他去征服。
就算是不能征服,那也要殖民、掠奪。
雖然這兩個字眼很不好聽,但誰讓老李窮呢?
殖民這個辭彙,被老李改了,改成了「國際援助」。
你自己統治不到位,那大唐幫你。
你們家的錢花不出去,沒關係,大唐還幫你。
啥?
你們家有銀礦和金礦?
那啥,你們家的開採技術太落後了,大唐幫你開採。但是人力物力啥的……嗯,不能白使喚人。
老李更是堅定了,稱霸海上的決心。
地盤大,還有一樣好處,那就是不怕自家的崽崽為了皇位爭來爭去的。
苗頭不好直接發配,給你幾千兵馬,幾艘海船,自己出去佔地盤,佔下來多少是自己的本事兒,沒必要在家裡自相殘殺,有本事的去外面打天下。
但是吧,歸根結底,大唐還是自己的家,誰又願意遠離故土呢?
這個想法,一閃而逝。
老李的目光,看向另一艘大船,甲板上擺著一個龐然大物。
伸手拉過謝忠疏,向前一指,「謝忠疏,那個大傢伙是什麼?」
………………
漢山城。
就是現在大概首爾的位置。
劉仁軌帶十艘戰船,原本想繞道百濟,直奔新羅首都金城。
在行程走了一半之後,劉仁軌放棄了原有的計劃。
而是選擇在新羅東北部的漢州港登陸。
之所以選擇在這裡,是因為這裡是百濟、新羅的東北部邊境,就連高句麗,也一直想把漢州給打下來。
劉仁軌出使新羅為了什麼?當然是為了打仗,當然是為了販賣軍械了。
第一次坐船出海,起初劉仁軌還有點不適應,但在海上航行了三天之後,劉仁軌居然什麼都適應了,不暈船就已經很牛逼了,關鍵是劉仁軌居然能辨別出來方向。
要知道,在海上辨別方向是有多困難,可人家劉仁軌自帶導航功能,你不服都不行,彷彿劉仁軌就是為了大唐水師應運而生的。
要知道,在後面劉仁軌幹掉了小矮子的水師,近乎全殲,沒點水戰的本領肯定是做不到的。
可以說,劉仁軌也特喵的是個奇才。
如果不用繞道百濟,那就不需要中途的補給,直接一步到位抵達漢州,登錄后直奔漢山城。
此次出使的翻譯兼錄事參軍姓楊,名字叫做楊敬倫。
和劉仁軌一起站在甲板上,也拿起望遠鏡,像模像樣的朝著漢山城的方向看,「劉大人,此次出海,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回去啊。下官這幾日估算了一下,保守估計咱們要在新羅呆上三年五載了。」
劉仁軌笑著點點頭,「這就是命啊。國內猛將如雲,位極人臣的也很多,咱們想出頭很難的。我倒是挺佩服魏王殿下和平西爵爺的,敢於啟用新人。」
「下官也很奇怪,咱們都和秦爵爺不熟,甚至連見都沒見過,咱們會向魏王殿下舉薦咱們?」
「鬼才知道!」
劉仁軌自打被舉薦一直到出行,也一直是兩眼一抹黑,幾次想拜訪秦長青,都被李泰給攔住了。
因為該說的,李泰都和劉仁軌說了,去找秦長青也是那些話。
「敬倫,我一直在想魏王殿下的話,我甚至覺得,像這樣的出使他國,以後還會有。只要咱們一息尚存,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劉仁軌收好瞭望遠鏡,小心的掛在腰間的牛皮盒子裡面,「但這樣也不錯。咱們最起碼能在外面長長見識,也能搜羅天下物充盈國庫。有些人生來就是富貴,有些人生來就是品鑒,但皇帝和秦爵爺大開教育、科考,讓天下人人人有書讀,人人都可以通過科考做官,寒門也有機會錦衣玉食,這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咱們再不努力,很快就會被別人趕超的。」
「是呀!」
楊敬倫嘆了一口氣,「出門前魏王殿下說,未來的戰略發展在大海,我還不相信。可越是到了快登陸的日子,就越發覺得,所為的財富就是掠奪啊!咱們過去新羅,要乾的勾當,和掠奪無異。作為書生,我應該叱責的,可不知道為什麼,在登船的那一瞬間,在和大家同吃同睡之後,我突然發現,掠奪,也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你錯了,不是掠奪。」
劉仁軌親手為楊敬倫整理了一下衣衫,「挺直了咱們的腰板,不管到了哪個國家,咱們要做的都是國際援助。」
劉仁軌說完,雙手背負腰后,看著茫茫大海,海風吹過,劉仁軌下了一道軍令,「傳令下去,漢州港登錄后,押運軍械順著新羅漢州和百濟熊津州的邊境線走,繞一圈在進漢山城。
遇到百濟軍隊,直接打!
然後發布兩道檄文,一份送到漢山城,交給金勝曼公主,另一份送到金城,交給新羅女王金德曼,就說大唐援助給他們的軍械要被人搶了!」
「大人,這……無故挑起戰事,回國后要被陛下重罰的。」
「咱們來是幹啥的?不就是讓新羅和百濟打架的嗎?」
劉仁軌不以為然,「第一次來新羅,趕路的時候,突然迷路了很正常吧?迷路了之後遇到了百濟軍隊打劫軍械,也很正常吧?」
「……」楊敬倫:正常,你是老大,你說正常就正常。
「那玩意百濟不搶咱們怎麼辦?」楊敬倫在此詢問,「咱們出使代表的是大唐的臉面,總不能……」
「呵,呵呵!」
劉仁軌拍拍楊敬倫的肩膀,「楊大人,你要是非較真的話……那本官問你,邊境上不管有沒有土匪,咱們一口咬定了,就是百濟的土匪打劫咱們,然後咱們順帶著幫他們兩國在邊境剿匪,百濟軍隊不識好人心,咱們打他沒毛病吧?
要知道,咱們帶了八千精銳入新羅,只要第一仗打贏了,咱們說什麼就是什麼。
只要拳頭硬,說什麼都是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