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長樂里:盛世如我願> 第78章 故園驚夢

第78章 故園驚夢

  吳濤沒有去公安內網上查劉放歌這個名字,因為註定毫無結果,他只是回家后隨便百度了一下,果然沒找到想要的內容,或許這只是一個化名,或許真正的大佬總是低調從事,不為人知,而歷史的迷霧就是由無數個這樣的分子組成的。

  此時趙殿元也回到了長樂里二十九號閣樓上,他拿出新網購來的投影儀,連上手機投屏,現代人的娛樂方式實在是太繽紛了,居然能在家裡放電影,趙殿元喜歡看電影,尤其老電影,四十年代的五十年代的,六七十年代的,改革開放后一直到現在的電影,現實題材的那種,可以從影片中清晰地感受到時代的變遷,思想的進步和開放,早期的就不說了,充滿了鬥爭思想,八十年代初的電影里,主人公還在位國家的落後而淚流滿面,奮發圖強,四十年後的電影就充滿了民族自豪感,再沒有自卑和反思。

  相比電影,趙殿元更喜歡看B站的視頻,當然不是那種鬼畜視頻,而是帶解說的歷史類視頻,房間的隔音效果和以前一樣差,他把音量調到最低,只看字幕和彈幕,作者將浩蕩歷史剪輯成極簡版的視頻,非常方便理解,比錢教授那些大部頭歷史小說簡單多了,但也缺了深度,只適合浮光掠影的了解歷史的大致進程。

  視頻刷起來就止不住,直到凌晨三點鐘趙殿元才被困意催去休息,早上七點生物鐘又讓他醒來,下樓出門的時候,姚宏緒已經在灶披間里熱火朝天的為家人準備早餐了,打了個招呼走出長樂里,在便利店買了一份早點,對著朝向馬路的玻璃窗進餐,行人在初升的陽光下腳步匆匆,路邊的法國梧桐鬱鬱蔥蔥,昨夜看的那些黑白顏色的視頻片段浮現眼前,不經歷那些時代不會明白,能無憂無慮的活著,不愁吃喝,不怕戰亂和瘟疫,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中都是難得的。

  手機在響,潘家寧發來信息說今天不能去錢教授那邊了,因為家裡有事,父母今天搭乘飛機把爺爺送到上海看病,這下有的忙了。

  趙殿元能感到潘家寧把自己當成長輩和朋友的複合體,事無巨細都要來吐個糟,他不能辜負這種信任,就問需不需要幫忙。

  「有需要我肯定不會客氣的。」潘家寧回了一句,此刻她還賴在床上玩手機,越是事多越不想動彈,今天要去接機,還要幫爸媽緊急租一處醫院附近的房子方便照顧,爺爺這回是舊病複發,西寧的醫院已經束手無策,只好緊急送到上海醫治,幸虧爸爸的老同學們都很給力,聯繫醫院床位救護車主治醫生這些不用小輩操心,如果沒這些老關係,僅憑一個滬漂的女兒根本來不了。

  上午潘家寧跑中介,幸虧有孫姐幫忙,在最短時間內就鎖定了一處房子,兩居室月租六千尚能接受,付三押一,合同當場簽了,中午隨便吃點飯就去瑞金醫院,和爸爸的醫生同學一起坐救護車去虹橋機場等候西寧來的航班,下午四點半,航班準點抵達,計劃接了爺爺先去醫院辦住院手續,再回出租房收拾東西。

  爺爺情況不妙,加上老年痴獃說不清楚,這回怕是凶多吉少,老爸老媽一臉肅然,一家人坐在救護車上默不作聲,靜靜看著窗外,救護車警笛長鳴穿越北翟路地下通道上中環,前方車輛紛紛避讓,讓出一條生命通道。

  「現在素質普遍都高了。」老潘說。

  「可不,長三角比西部宜居,要我說,早該回來的,早回來奮鬥幾年,也比現在買不起房子強。」老媽回應道。

  擔架上的爺爺口齒不清的說了些什麼,老潘側耳上去聽了聽,附在老人耳畔說:「爸,到上海了,回家了。」

  救護車一路飛馳,前方是層層疊疊,無窮無盡的高樓大廈。

  抵達瑞金醫院,辦理了住院手續,老人家舟車勞頓,今天就先不做檢查,安置下來,找好護工,老潘兩口子和女兒一起看剛租的房子,這裡是上海最繁華的黃浦區,房價昂貴,這麼一套小小的房子遠不如他們在西寧的家大,但是價錢翻了好幾倍。

  「我們家的老房子沒上交的話,現在起碼值上億。」老潘感慨道,「上海寸土寸金,好地段佔地好幾畝的花園洋房還了得。」

  老媽沒好氣道:「過去的事有什麼好說的,我們家當年在三馬路上還有房子呢。」

  老潘說:「老爺子小時候在潘家花園生活過幾年,我就沒這個機會了,連大門都沒見過,自家的祖宅沒去看過,說起來都沒人信。」

  潘家寧剛想說點什麼,老爸接了個電話臉色大變,說醫院有電話來讓我們趕緊過去。

  從花園坊到瑞金醫院步行也就幾分鐘路程,結果虛驚一場,爺爺並沒有病危,反而睡了一覺精神大振,吵著要出去走走,所以醫生將家屬叫了過來,老潘看到父親神采奕奕的樣子有些擔憂,悄悄問醫生這是不是迴光返照。

  醫生說老爺子的身體還沒差到隨時會走的地步,老年人嘛,活的就是一個心情,多陪陪他,讓他開開心心的,比什麼良藥都管用。

  老潘深以為然,回到病房問父親想去哪裡轉轉,年逾八十的老父親罹患阿爾茲海默症,記憶認識和語言都有些障礙,今天卻出奇的口齒清晰,說想去小時候住過的地方白相白相。

  這下老潘可犯了難,潘家花園早在半個世紀之前就不屬於潘家了,可不是想去就去的地方,他俯下身子勸解父親,就算是溥儀想回紫禁城看看也得買票,現在那地方不是咱們家,不是想去白相就能白相的。

  就在老人發作的前一秒,潘家寧說話了:「我有辦法。」

  ……

  在孫女的努力下,老人終於回到闊別六十五年的故園,輪椅停在龍柏樹下,老人喃喃自語著什麼,老潘側耳聽了翻譯出來:「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潘家寧鼓掌叫好,瞥一眼旁邊,用胳膊肘碰了碰趙殿元,後者會意也跟著鼓掌,老人如頑童,得了病的老人更像是孩子,是需要哄的。

  家寧媽只顧看著整修中的洋樓讚歎:「這不能叫洋房,這得叫公館,這院子真大,停十輛車都沒問題,我聽說這邊車位的價格都漲到五十萬了,有錢還買不到呢,你們家以前就住這裡啊,真不小。」

  老潘自豪起來:「什麼話,潘家花園可是滬上有名的花園洋房,是咱家,別你們你們的。」

  家寧媽說:「和我沒關係,我沒享受過資本家的大宅子,不過你們家老奶奶也真是,為什麼一定要捐獻呢,又不是偷來搶來的,還不如那些走掉的人呢,九十年代拿著老地契回來,政府照樣認賬,都發還給原房主的後代了。」

  老潘說:「性質不同,你說的那些人是資本家,而我的爺爺奶奶都是正宗的革命者,曾祖母這麼做肯定是他們兩人做工作的結果,做表率嘛,再說了,不捐獻也不行啊,那個年代,再住在這樣的地方不是與廣大人民為敵么。」

  兩口子在這邊聊著,那邊龍柏樹下,潘家寧蹲在輪椅旁和爺爺說話,或許是許久沒見孫女了,老人興緻很高,喋喋不休的說著什麼,潘家寧能聽懂他的話,向趙殿元翻譯說:「爺爺在講小時候的故事,他說自己有一個孿生弟弟叫潘安,打仗的時候遭遇敵人掃蕩,為了避免暴露位置大家一起遭殃,這個弟弟是被母親親手捂死的。」

  這種慘烈的歷史細節通常只有口述史里才能看到,親耳聽當事人講述的感覺又不一樣,對比之下趙殿元忽然覺得潘驕和楊麗君伉儷,比自己和蔻蔻經歷的更艱險悲壯。

  「爺爺因為生在延安所以取名潘延。」潘家寧知道趙殿元對潘家的歷史感興趣,這段時間她也做了不少功課,趁著爺爺在場,一併講述出來,當年潘驕化名水橋,和楊麗君在延安相識相愛,兩人並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直到解放戰爭勝利,兩人一起奔赴上海新的工作崗位,才知道原來彼此早年有過婚約。

  「爺爺是1942年出生,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隨部隊南下來到上海時不過七歲而已,當時為了更好的融入工商界開展工作,曾祖住進了潘家花園,在這裡生活了大概六七年的時間,就……身陷囹圄了。」

  那邊老潘在招手:「家寧,過來一下。」

  潘家寧讓趙殿元守著爺爺,顛顛跑了過去,老爸拉著她背轉身子,壓低聲音問:「那小子現在做什麼職業?」

  「爸,您可真是沒大沒小,連錢伯伯都認可他的身份,錢伯伯的母親總不會幫著他作假吧,論輩分,您得喊他爺爺。」

  「荒謬。」老潘搖頭,「這或許是一個高明的騙術,騙得了別人,騙不了我,他一定是有所圖的。」

  潘家寧說:「人家圖什麼呢?」

  老潘眼皮一翻:「圖我女兒。」

  潘家寧無語了,看向趙殿元和爺爺,一老一少在龍柏樹下對話,說的什麼聽不清楚。

  趙殿元覺得老人看著自己的眼神有些怪異,蹲下來問道:「你認識我么?」

  「你是劉同志。」老人口齒含糊的說道,「劉同志,來家裡做過客的。」

  「不過小夥子看起來倒也不太像壞人。」老潘又找補了一句,「他沒有正式工作的話,咱家可以請他照顧你爺爺,肯定比外面的護工可靠,一天給他二百塊錢還不行么?」

  潘家寧白了一眼,心說人家身家五百萬,稀罕你一天二百了,但還是忍住了,多增加互動了解是好事,回頭自己還得勸趙殿元接受這份工作呢。

  潘家花園正在進行內部整修,無法進入室內緬懷,一家人在花園裡轉了轉就回去了,路上潘家寧提了一嘴做護工的事兒,趙殿元當即答應,於是老潘將父親交託給小趙,帶著老婆孩子走親戚去了,去浦東濰坊路探望家寧外婆。

  瑞金醫院病房裡,趙殿元服侍老人家躺下,來到走廊,拿出一張身份證審視著,這是一張真的假身份證,是孫嘉幫自己搞到的,230400打頭的黑龍江鶴崗身份證,照片上的人和自己略有相似,名字叫劉放歌。

  無處不在的老劉、劉叔叔、劉同志究竟是誰,他充滿了疑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