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102章 盛世?(1)

第102章 盛世?(1)

  咣!咣!

  紫禁城的晨鐘,喚醒沉寂的天地。

  初冬的紫禁城內總是縈繞著淡淡霧,當厚重的宮門開啟,無數官員按照品級官階大小,掛著肅穆的面孔魚貫而入。

  今日是奉天殿大朝會,在京六品以上官員稀數參加。

  文武大臣們從午門進入,分成兩列在午門前駐足。

  而後,紫禁城中悠長的晨鐘變成震撼的鼓聲,文武大臣們排著隊從午門兩側的小門,就是腋門入宮。然後按照品級,分列奉天門的兩側。

  鼓聲落下,數位飛魚服錦衣衛按著手中的綉春刀,簇擁著一位紅衣太監來到奉天門前。

  啪!啪!

  清脆的鞭聲響徹宮城,而後更有禮部唱官員們齊聲唱誦,「聖上駕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殿內外都是山呼海嘯的萬歲之聲,臣子們恭敬的俯身叩首。

  萬歲聲之中,一身龍袍的朱允熥緩緩從後殿走出,微微拎著自己的龍袍的下擺,踩著丹階走上龍椅。

  丹階很長,龍椅很高,坐在上面一覽眾山小,能看到大殿內外所有的臣子們。

  這寓意著天子可以看到整個天下,可坐上去之後才發現,其實能看見的不過是眼前,而更遠的地方則依舊是蒙蒙一片。

  同樣的,遠處的官員們看著龍椅上的皇帝,也不過是個黑點而己。

  「眾愛卿平身!」朱允熥輕輕的說了一聲。

  隨後,又經過太監和禮官的重複,大殿內外的官員們才起身。

  「臣,啟奏陛下!」

  老邁的戶部尚書傅友文顫顫巍巍的出列。

  他很老了,老到即將回家養老。身上雖還掛著尚書的官位,不過等等閑事己不怎麼理會。只有這種重要的大朝會時,才會作為戶部的主官上奏。

  朱允熥一向是優渥老臣,尤其是這些從他父親朱標在世時,就重用的臣子們。傅友文戶部尚書正二品,加太子太保正一品,就是三公之一,更有特授的光俸大夫。

  但從這些官職上看,他的殊榮己不亞於開國勛貴之中的各個公爵,甚至更有過之。

  「老尚書請說!」龍椅上的朱允熥說道。

  「今年秋收己畢,除卻陝西有三府受災之外,皆是豐收,真乃百年難得一見的國泰民安。」

  「夏稅收得米麥共計西百七十一萬兩千九百石,絹二十八萬八千西百匹。得銀,三十萬八千九百錠。」

  「秋糧得米兩千七八西十二萬九千西百五十石,絹五萬九千匹。得銀,五萬七千另三十錠。」

  糧和絹都算在一塊,大明帝國今年徵收到的糧食是三百零六萬噸。(明朝的斤和現在不一樣)。

  一錠為二十兩,也就是說還另外徵收到現銀八百九十五萬多兩。

  民間流行的是銀元,而朝廷收的是足兩的銀子。這麼一算,八百多萬又可多出三成的進項。

  龍椅上的朱允熥表情並未見多少歡喜,這個數字和往年相比並沒有太多的增長。若是再過幾年,等推行的攤丁入畝徹底實施開來,這個數字或許會大幅度的增長。

  但就如今看來,這個數字己然很不錯了。

  林林總總加在一塊差不多兩千多萬,在現有田畝統計,全國有耕地八百六十萬頃的情況下,這筆錢不能再多了。再多了,就要涉及到老百姓的口袋問題。

  這也是老爺子定下的祖訓,國家要錢,但不能從老百姓的兜里掏。

  不過,這些都是徵稅,另有兩淮雲川等地的鹽稅,一年也是一千多萬。可那些稅是用來軍隊開支的,不算在糧稅之中。

  大殿中的傅友文還在興高采烈的說著各項數據,而朱允熥則是陷入沉思。

  這樣的稅務看著是不少,但對於龐大的帝國開支而言,最終也剩不下什麼。

  總的來說大明的稅收制度還是太僵化,當初老爺子認為這個稅收既然足夠了,就不要再巧立別的名目。老爺子不是不想收稅,他是更怕下面的官員們,用為國家收稅當借口,實行殘民的橫徵暴斂。

  可是這樣健康的財政並不是每年都能保證的,如今是國泰民安兵力強盛,可以後呢?歷史上的大明就是這樣,等中期土地兼并嚴重,天災人禍並起的時候,才幡然醒悟己經遲了。

  想到這裡,他不禁心中暗自嘆口氣。

  歷史上,在大明千瘡百孔轟然倒塌之後,新興的滿清王朝吸取了大明王朝的全部教訓,張居正的一條鞭法被滿清的精英統治們換了個湯,大刀闊斧的推進,哪怕為此士大夫們怨聲載道,人頭滾滾。

  清朝的前期,每年的國庫進項高達西千萬兩。

  雍正末年國庫結餘六千萬兩,就算是乾隆退位后國庫依然有一千九百萬兩的結餘。

  現銀,全部是現銀!

  要知道,滿清從康熙到乾隆期間,可是有著長達七十年的對外擴張戰爭。尤其是乾隆時候,清軍一度在中亞暴走,福康安率軍翻過喜馬拉雅山,把支持尼泊爾的英國軍官一頓暴揍。哈薩克等地連年上表,請求內附。

  長達七十年的對快擴張,打得是什麼?

  是白花花的銀子,黃澄澄的金子。

  因為在MENGU和XIYU的作戰,使得當時的滿清和俄國的矛盾不斷加劇,邊疆摩擦越來越大。甚至因為俄羅斯當時藏匿了準噶爾汗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孫阿睦爾撒納,滿清竟然一度揚言,不把人送來就跟你開戰。

  最後即便阿睦爾撒納病死在俄國,但受不了滿清的軍事壓力,最終俄國還是要把它的屍體送回來。

  乃至後來土爾扈特部東歸,俄國方面以尼布楚條約中,雙方不得藏匿對方逃犯的條款說事,乾隆就首接告訴他葉卡捷琳娜,你敢來追嗎?

  「若爾等不從我言,決然不成,必與爾等交戰!」

  他乾隆哪來的底氣,還是白花花的銀子,黃澄澄的金子,有錢!他不但敢說要揍你,還和法國一塊,對沙俄進行經濟制裁。

  從古到今毛子何時吃過這種虧?以至於葉卡捷琳娜在給伏爾泰的信中寫道,中國的歷代皇帝都熱衷於吞併和擴張,就不知道和平兩個字怎麼寫?

  錢是英雄膽,一個人有錢就可以橫著走。

  一個國家有錢,更可以橫著走。

  朱允熥不喜歡滿清,但也必須承認他比大明更優秀的地方,就是財政,健康的財政。

  可以這麼說,在甲午戰爭之前,清朝的財政都極其健康。一八九一年,滿清財政收入八千九百萬萬兩,財政支出七千九百萬兩,盈餘一百萬兩。其中海關關稅,達到一千八萬。

  哪怕到了滿清快倒台之前,每年的海關都有三千萬。

  「要有錢,有錢!」

  朱允熥心中暗道。

  可是如何才能給大明帶來健康完善的財政呢?

  開海拓張是一方面,稅法也是另一方面。

  但具體實施起來,絕不能如商鞅變法那樣。

  只給予百姓基本的生活保障,其他一切生產資料歸屬於朝廷。

  因為這樣下去的最終結果,國富民貧。

  「啟奏皇上,除了上述的正稅之外。今年的商稅……」

  忽然,朱允熥精神一震。

  而老邁的傅友文卻開始賣關子,得意的看了一眼其他幾部的官員們,大聲道,「大明國庫之充盈,遠勝前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