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重修大典
魏武帝看向了嚴世文。
「可利用?」
魏武帝想要聽一下這個可利用到底是如何利用。
「周怔雖然敗給了周恆但至少還是皇子。」嚴世文淡淡的說道,只要周怔有這個身份,那麼他就並非是一無是處的。
「繼續說。」
魏武帝覺得嚴世文這個提議非常的不錯,值得參考。
「皇上,周怔是皇子,倘若我們掌握了周怔,利用周怔對大周進行牽制有何不可?」嚴世文笑著說道。
這周怔就是周恆心中的一顆釘子,他們要做得就是讓周恆覺得難受,這顆釘子看著礙眼但是周恆又沒有辦法拔掉。
「可行。」
魏武帝簡單的回了一句,確實是可以讓周怔牽制一下周恆。
「那麼這件事情微臣就去安排了!」嚴世文知道魏武帝已經同意了自己的想法,但最後還是想要明確一下。
「交給你了。」
魏武帝點頭回應,既然嚴世文信誓旦旦,他就把事情交給嚴世文來辦理。 ……
周恆登基昭告天下,六國之人也都已經知道了消息。
北齊皇宮。
「樂相對周恆登基的事情怎麼看啊?」北齊皇帝問向管樂,周恆登基絕對是意見很大的事情。
「大周即將要崛起。」
管樂給了幾個字。
「是嗎?」北齊皇帝沒想到管樂對周恆的評價依然是如此之高。
「周恆有武孝皇帝的果斷,文孝皇帝的才學,光孝帝的用人之道,可謂是大周千古一帝,周恆的影響力不可小覷也。」
管樂淡淡的說道。
並非是他盲目崇拜,而是這些事情都是真的。
從周恆打仗來看,周恆有很高的天賦,雖然不能說戰無不勝,但也算是高過很多人。才學方面更加不用說了,詩詞歌賦樣樣精通。
至於用人之道,在管樂看來周恆比起光孝帝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光孝帝在位的時候選擇平衡,他用人不考慮好與壞,只需要平衡。現在周恆的用人知道比起光孝帝更加的高明。
而且周怔整頓吏治,正在糾正光孝帝時候犯下的錯誤,周恆是一個很厲害的人。
「是啊。」
北齊皇帝點點頭,他感覺到了壓力,和這樣的人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真的是一種幸事還是悲哀。
「我聽說他開創了商會,用商人來打擊南楚和南唐,給了他們致命一擊,最終導致在戰場上南唐和南楚的落敗。」
北齊皇帝說道。
周恆和南楚,南唐一戰,最為經典的不是兩軍交戰,而是周恆利用商人力量對南唐和南楚造成的打擊。
這一點讓無數人開始重視商人,不敢輕視商人。
這個時候很多人開始意識到商人也是一股力量,一股強大的力量,甚至能左右戰局。
「是啊,周恆開創前無古人。」管樂說道,周恆的做法一下子讓商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讓大家得到了尊重。
「你說我們可不可以學一下周恆。」北齊皇帝也知道這個時代你如果不好學你就會被甩掉,到時候你只能任人宰割。
「學習可以。」
管樂點頭說道,他們可以學習,但是想要實踐恐怕有些難度,北齊和大周不一樣,北齊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就算是有什麼好的良策也很難實行下去。
大周不一樣。
到現在為止,大周除了周怔謀反之外沒有任何的事情發生過。
這就證明了大周皇權集中,皇帝的指令很多人都會去執行,而他們這裡就不行,他們這裡存在很多的弊端。
「只是單純的學習嗎?」
北齊皇帝有些不甘心的問道。
「皇上,北齊和大周國情不一樣,我們不能盲目的跟從,我們現在最要緊的事情還是節度使。」
管樂說道,其他的事情他們現在看著就可以,還是把自己的事情解決掉。 ……
一月時間過去。
「皇上各地官員自查已經檢查完畢,我大周一共有六千八百二十六名官員,其中九百一十七人上交了辭呈。」
宋雎將這一個月的事情全部概括下來,稟報周恆。
「好,准奏。」
周恆也是果斷,沒有分毫猶豫,既然想要辭去官職那麼自己就成全他們,沒必要在這裡和他們繼續打哈哈。
「皇上,這些官員若是一下子辭去,我大周官場會出現很大的空缺。」
於世林說道,他也知道周恆的做法,他也贊同,但是有些事情還是要考慮一下現實情況。
「這件事情我知道,我決定開一場恩科。」
周恆想了一下決定再一次開辦恩科,從學子之中選拔官員,讓這些人快速熟悉官場,填補這個空缺。
「好辦法。」
宋雎覺得周恆這個辦法不錯,周恆這個辦法對讀書人來說是一種出路。
「皇上,辦法雖然好,但是實行起來有些困難啊。」於世林說道,包贏這一個月來徹底清除六大家族。
雖然說六大家族對大周的影響力不大,但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對六大家族出手,雖然是明智的選擇,可也多多少少得罪了讀書人。
這讀書人被傷了心,周恆開恩科,恐怕很難籠絡人心。
「這個朕也想好了,六大家族是咎由自取,死不足惜。朕決定編撰大典,完善古今典籍,這樣做可否?」
周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聽完了周恆的話,宋雎頓時感動的直接跪拜在地上。
「皇上英明。」宋雎是舉雙手贊成周恆的提議,自古以來就沒有一個完整體系的書籍,周恆編撰大典,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憾。
「皇上若是真的這樣做,一定會受到讀書人的擁戴。」宋雎嚴肅認真的說道。
「好,那這件事情就交給翰林院辦理如何?」周恆看著宋雎,決定把事情交給翰林院。
「遵旨。」
宋雎領命。
次日發布公文昭告天下,明孝帝要重修大典,完善古今圖書,建立一個完整的書庫,公告一出,在文人之中引起不小的響動。
「皇上英明!」
「太好了,我讀書人終於是站起來了。」
「我要報名,我要去長安編寫這圖書。」 ……
眾人是紛紛毛遂自薦前往長安,有了新的目標,所謂的六大家族也被很快的遺忘掉,無數學子紛紛來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