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五章 開張大吉
幫陳亦卿洗漱完畢,玲瓏回到房間與念恩一起繡著花樣子。
“公子不讓我們多到店鋪幫忙,定是覺得女孩子不該拋頭露麵,他是為我們好的,卻辛苦了他們幾個。咱們一定把這些繡品繡好,還能幫補著家用。”油燈的豆黃色光芒照著念恩的側臉,幾縷碎發在耳後溫和的搭著,嘴角掛著淺淺淡淡的微笑,細嫩的脖頸讓玲瓏也忍不住多看兩眼,在她這裏玲瓏總能感覺到長姐的溫柔。
念恩長玲瓏兩歲,讀過的書多些。日後再回想起來,比起娘親,玲瓏學著做個溫和的姑娘,竟是從念恩開始。
“玲瓏你的花繡得比我好,我的字寫的工整些。不如咱們的店招和圍裙就都由你來繡花,我來繡字?”
“哎”玲瓏笑著答應。
兩個年輕的女孩子在光影下有說有笑,以往日子裏的孤單漸漸散盡。
“公子,我記住路了。往玉橋巷的路,還有往城東去的路。”程祥看著順叔回屋休息,玲瓏和念恩回房做女紅,而小軒去院子裏練習彈弓,瞅著幫陳亦卿按腿的空才來回陳亦卿白日裏交待的事情。
陳亦卿輕輕得刮了刮程祥的鼻子,“你呀,我就知道你最機靈了。”在心裏盤算了一下,陳亦卿才又緩緩說:“小祥,店鋪開業前的空檔,若有時間你就多出去走走,盡快的熟悉潯陽城。另外……”
“說什麽呢?”小軒擦著滿頭的汗進來,邊一起捏著陳亦卿的腿,邊問道。
“小軒,你來的正好,我們以後要在潯陽城生活了,你和小祥要多認識些周邊的孩子,跟他們搞好關係我們以後在這裏才更多朋友啊。”陳亦卿知道,細致的活交給小祥,而和別人搞好關係這樣的事情,小軒肯定不在話下。
小軒懵懵懂懂的點點頭。
忙碌了一天的六個人都在夏日舒適的夜風中沉沉的睡去。
“哇,好香啊。”小軒幾乎是循著香味起床的。
玲瓏和念恩每天起床洗漱後第一件事肯定是為大家準備早餐,但是這是第一次在廚房見到陳亦卿。而盯著鍋子的他不知道為何呆呆出神,麵露憂傷。
“昨天叫你們燉上的牛骨,湯味已經出來了。”看玲瓏和念恩奇怪的看著自己,陳亦卿回過神來。“碗裏是我配好的豆腐等配菜,等下你們直接把湯盛碗裏端出來就好了。”
說完吃力的轉著輪椅往廚房外走去,玲瓏呆了一下,一大早起來為大家做早餐,不應該是傷心難過,可是他的背影卻顯得比以往都要孤獨。看到他扶著門晃晃悠悠的站起來,想把輪椅跨過門檻搬出廚房,才回過神來,趕緊上前幫忙。
玲瓏和念恩忙著端湯,陳亦卿坐在院子裏,呆呆的望著石桌子上的碗。
“亦卿哥,這就是我們要賣的豆腐湯麽?”小軒邊吹著熱氣,邊問,已經迫不及待要嚐一嚐。
“是啊,家鄉小吃,我隻會這個了。因著我喜歡,小時候娘常做的。”陳亦卿臉上掛上淡淡的微笑。
程祥和王家父女都點頭表示好喝。
玲瓏心說,自己小時候怎麽沒喝過,不過可能又是陳亦卿在哪個書裏學來的本事吧,說是娘常做的,大概是搪塞王大叔的說。這麽想著,也就沒有放在心上。
“好吃嗎?”陳亦卿看大家吃的津津有味,也明朗起來。其實想到了這個時代可能沒有太多調味料可以用,但是沒想到牛肉也限量,而所謂的調料隻是鹽和花椒而已。不過不得不誇讚一下,這裏的豬油還真是良心,蔥過一下油,炸的略焦,香味飄得滿院都是,果然非地溝油和轉基因可比。
“玲瓏和念恩,可以試著將麵粉擀得薄一點,鍋底一層豬油,將麵餅放上煎一會兒,再翻麵煎,配著湯喝定是頂飽的。還有,蘿卜切絲,和上麵,捏成丸狀,放進熱豬油裏炸至金黃出鍋,簡單卻也是很香脆可口的。”
小軒聽陳亦卿說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而一向有著與年紀不相符的成熟與穩重的小祥,竟也呆了。
“好啦,好啦,我也隻會這麽多了。”陳亦卿轉向念恩,“過幾日,等我們的桌椅板凳都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你帶我去趟北徑山古月寺,求個開業的良辰吉日。”
“誒?公子都聽說古月寺靈驗了啊?”念恩看陳亦卿終日在家寫寫畫畫並不曾出門,還以為他並不知曉這潯陽城中世間事,卻不想他竟連古月寺都知道。
“好啊,好久沒去了,上次去還是娘……”提起古月寺念恩竟有些興奮,想起上次去還是娘親帶她去祈福,看了一眼爹,雖他麵上無甚變化,念恩亦不想再說下去,又低低的應了一聲,“好的。”
“我呀,聽小祥和小軒的新朋友說的。是吧?”陳亦卿狡黠的朝著程祥和朱玉軒揚揚下巴。
開業的日子被定在七月初一,卻早在開業前就有傳言,盲叔這個店鋪重新開張日子竟是雲深大師親自定的,那想必盲叔福澤深厚,該去他店裏捧捧場的。又有傳言說盲叔救助孤兒,一心向善,這店啊注定是結了善緣的。以前的老鄰居們都念著盲叔兩口子心腸好,為人勤快又誠信,現在眼盲了又沒了念恩的娘,真是可憐。
於是這店鋪就在街坊的眾說紛紜和盲叔的笑而不答裏熱熱鬧鬧的開張了。
“這個招牌真有意思,細看竟有些像盲叔的。”
“他們每個人身上的圍裙跟門口的門簾圖案一樣啊”
“這花樣子繡的真好,不知道是哪家繡娘繡的?”
“這湯是真的好喝啊!”
眾人你看你的熱鬧,我嚐我的味道,各有各的新鮮。直到一個中年男人帶著個孩子走到店裏,對盲叔說,“老板,特色的小吃給我來兩份。”
這個中年男子,約摸30歲上下,身形健碩精神奕奕,一身深灰色衣衫雖不是名貴的綾羅綢緞,但講究的做工一看就是上乘的。頭頂發髻上沒有多餘的美玉金飾,隻一顆拇指肚大小的東珠冷光森森價值不菲。
眾人倒抽一口冷氣,整個玉橋巷的百姓可以不識得知府大人和千戶大人,也不能不識得他。店裏幾個顧客自動端了正吃著的碗,往門外去繼續飽餐,看看門外的兩張桌子也是人滿,就蹲坐在店對麵的玉橋橋墩子上,邊吃邊裝作不經意瞟著店裏的情況。
“老板這兩銀子收著,不用找了,賀你開張。”顯然這家的湯很符合這父子倆的胃口,不一會兒碗就見底了,男子豪氣的放下銀子帶著孩子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信步走出小店。
盲叔也不推辭,滿臉堆笑的捧著銀子朝男子離去的方向恭敬的彎腰道一聲,“謝張爺打賞。”
盲叔聲音洪亮就是要周圍注視著這裏的人都知道,這家小店,張爺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