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被穀中沉眠三千載醒來已是天地變
世界依我而改變最新章節
先不管郝江玉那邊看到的東西是什麽,張宏這邊看到的貌似是一個段被隱藏的曆史。
在此之前張宏對恐怖穀對定義一直是不太清楚的,這裏到底是一座墓地還是一處試煉之所或是一個寶藏的埋葬之地。現在看完這段影像張宏可以確定這恐怖穀確實是一座墳墓,而且是不同時期的兩個人的合葬墓。現在張宏和郝江玉所在的兩個通道就是通往兩個墓主人主墓室的墓道。
在與郝江玉那邊同步來同步了一下信息後這座墓的來曆便徹底清楚了,同時博物誌中的兩個詞條也成功解鎖了。
兩個詞條中第一個詞條名字就叫恐怖穀,基本上就是介紹了恐怖穀的來曆不明。
原來這恐怖穀並非是天然形成的山穀(0號:這不廢話嗎?),而是在一場大戰中被人從峰高千尺的高山錘成的穀地,而那個獻出驚天一錘的便是矮人族的錘神賈瓦德·哈爾達尼。當然那場大戰對周圍的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自然是不止這一個穀地,當初那一戰基本上就把周圍幾千公裏的地方打得大地龜裂空間碎裂,隻不過其他地方的損壞後來都被矮人自己修複了,隻留下這個最後一擊斬殺敵人所產生的穀地留作紀念。
所以這座山穀自然是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那個被殺死敵人的墓地,而能跟神靈交手並且打的那麽激烈的自然也是神靈,而這個神靈就是郝江玉那邊墓室的主人獨眼巨人奧薩羅,也就是之前說過的用卡羅茲之爐丟摩拉丁的那個獨眼巨人之神。
跟摩拉丁一般情況下被稱為矮人之神一樣,奧薩羅當年也是獨眼巨人一族的首領所以被稱為獨眼巨人之神奧薩羅或者簡稱獨眼巨人奧薩羅。
之前說過矮人族當年從地底裏出來後很快就和龍族合作,通過將遠古巨人的給坑死後換來了如今的族地聖昆拉卡並且在陸地上站穩腳跟,並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有了如今的地位。
所以在遠古巨人一族滅亡以後,作為遠古巨人族的分支之一當年僥幸逃脫巨龍族追捕的奧薩羅決定向當時造成遠古巨人一族消亡的罪魁禍首之一矮人族報複,這才有了擲爐殺祖的故事和恐怖穀的誕生。
隻不過當初所有的神靈都以為奧賽羅死在了賈瓦德·哈爾達尼的錘子下,但其實當時殺死的隻是奧薩羅的身體而已。至於奧薩羅的神魂則是因為早年他在次緯度冒險的時候會的一件奇寶而保存了下來,若幹年後這件齊寶碎裂而奧薩羅的神魂也在碎片中複蘇成為了一個特殊的生命體。
醒來後的奧賽羅發現自己雖然失去了神核不再是神靈,但也多多少少保持了自己生前的能力,隻是自己再也走不出這個自己葬身之地的山穀了。後來機緣巧合這個當初還不叫做恐怖穀的山穀迎來了一位吟遊詩人,剛剛蘇醒不久急於知道外界情況的奧薩羅便偽裝成隱居於此的強者以自己曾家琢磨出的一些戰鬥技能從吟遊詩人那裏套出了自己死後外界發生的種種事情。
在得知自己死後不久曾將強盛無比的遠古巨人已經徹底的絕跡後,認為自己沒能給遠古巨人們報仇也們能庇護遠古巨人族的火種,心中悲憤之下竟然將山穀地下自己屍身中的怨氣給激發了出來,鋪天蓋地的怨氣立刻就讓恐怖穀成了現在的樣子。
而當初那個吟遊詩人也在看到恐怖穀的異變後第一時間就跑了出去,便會在這之後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恐怖穀記》。
不過在悲傷憤懣的事情在時間的衝刷下總會淡去,從自己的情緒中脫離出來的奧薩羅就好像當年抗金失敗的王重陽一樣在恐怖穀中修建起了自己的活死神墓。
隻不過雖然說是墓地但終歸是用來住神的,所以總歸是要收拾一下不能讓那些怨氣影響了平日裏的心情不是。
隻不過現在奧薩羅跟他的身軀雖然還有聯係,但這種聯係時有時無,雖然因為自己的心情激發出了這些怨氣,但怨氣不會因為奧薩羅心境的轉變而消散。再加上這些怨氣常年來於山穀之內遊蕩已經與山穀融為一體,等奧薩羅想起來要處理這些怨氣的時候已經是無可奈何了。
所以奧賽脆眼不見心不煩,正好這些怨氣還能當作保護措施保護山穀內的安寧不會被打擾。
於是奧薩羅便鑽入地底用他身體剩餘的部分當作材料對山穀地下進行布置,這也就是為什麽恐怖穀之內濁氣上升與怨氣糾纏在一起而清氣下降重新形成一個特殊空間的原因,而之前那些怨憎巨人隻不過是奧薩羅最出來用來對付入侵者的。
就這樣奧薩羅在山穀地下的清氣空間內安安心心的養老過上了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日子,隻不過作為曾經的鍛造之神奧薩羅的養老生活也是火星四濺的。
或許是因為生氣對於遠古巨人族戰敗的執念,在山穀地下養老的那麽多年裏奧薩羅一邊用自己的身軀做材料研究最新型的獵龍弓一邊左手打右手研究行軍布陣之道。因為在奧薩羅自己看來當年遠古巨人一族之所以滅亡一是因為自己科技書攀的不夠快沒能研究出更好的獵龍弓,二就是因為遠古巨人們好勇鬥狠剛愎自用在戰場之上同族之間隻知道單獨作戰缺乏配合,才會讓龍族分割獵殺。
就這樣張宏和郝江玉之前所經曆的濁氣大陣、怨憎巨人攻擊、金光人大戰來曆也就基本上交代清楚了。至於為什麽金光人大陣中所有的金光人都是用劍的,而且其中很多劍式和劍術流派都是遠古巨人一族消亡以後才出現的,還要從張宏麵前的這個墓室的墓主人說起。
而這個墓主人的來曆就是就是張宏剛才所說的被隱藏的曆史,而這又要從奧老爺子漫長的平凡普通的退休生活中一天講起。
(張黃煊:我應該在穀外,不應該在穀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