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人事安排
洪憲垮台,護國成功,梁啟超和蔡鍔這師生二人成為當時眾望所歸之人。
黎元洪極渴望能獲得護**方麵更多的支持。有人向黎建議,禮聘梁啟超為總統府秘書長,這正和黎元洪意。
七月一日黎元洪致電梁啟超:“屢承來訓,慮遠思深,謀國之心,家居彌篤。泰山北鬥,景仰為勞。亦每知讀禮之時,不敢以閣員相浼,然萬端待理,棼如亂絲,辱以庸才,丁茲危局,設使舊鼎覆餗,淪胥以滅,既負人民望治之心,亦違先生救時之願,竊不自揣,欲以本府秘書長相屈,既無嫌乎奪情,且可資乎論道。先生模楷人倫,萬流仰鏡,倘肯垂念邦國,當不忍金玉爾音。敢布寸心,擁彗俟命。”
梁啟超是何等聰明之人。又何嚐不知道這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所以婉言謝辭。
黎元洪自是不肯放棄,隨後多次致書遣人邀梁入京,“讚襄一切”,並命公府收支處自七月份起月贈津貼二千元。
其中有一致梁函寫道:“自違塵教,裘葛載更。嶺樹江雲,迢迢千裏,雖鱗鴻多便,郵電常通,而仰企之懷,未足罄其萬一也。徐君佛蘇到京,詢悉素履安和,旅祺清適,欣慰不可言喻。國家多故,禍變相尋,賴執事奔走提倡之功,與夫調護斡旋之力,幸得由剝而複,轉危為安。元洪不才,亦獲隨諸君子後,共荷钜艱,凡百措施,均資指導,嘉猷偉略,薄海同欽,此固民國無疆之休,非僅私幸已也!
“現在國會將開,人心粗定,而茫茫前途,來日大難,一切建設問題,非得宏才卓識如執事者,從容坐論,隨事諮商,長夜冥行,其何能淑?前曾奉上一電,敬迓高軒,適執事儼然在憂服之中,哀毀已甚,未便固請,然引佇足音,寸陰若歲,自夏徂秋,虛席以待者,亦既三閱月矣!屈指讀禮之期,行滿百日,為國奪情,萬民所望,睹此危局,寧忍恝然。伏乞台從北來,克日命駕,慰我饑渴,示我周行,九頓以請,幸毋遐棄,鑒此微忱。”
足見黎元洪是心誠至極、求賢若渴;但梁啟超還是不為所動。
民國五年雙十節,黎元洪以共和重建為名,發表了一大批授勳令。
首授孫中山大勳位;蔡鍔、唐繼堯、陸榮廷、梁啟超、黃興、岑春煊六人以勳一位;段祺瑞、王士珍、馮國璋三人以一等大綬寶光嘉禾章。
勳章頒贈得很多,可謂陽光普照。既有西南護國起義的諸多將領,又有北洋派所有擁有兵權者,甚至遜清皇室之世續、載濤、紹英等也都榜上有名。有魚龍混雜和勳章如雨之嫌,但是,中山先生和護國元勳獲得高勳位,畢竟意義重大。
段祺瑞的國務院關於上層和地方的人事安排,也陸續出台:
六月十三日令徐樹錚為國務院秘書長,令王式通為國務院參議。
三十日政.府人事大改組,批準原外交總長、交通總長曹汝霖,內務總長王揖唐、海軍總長劉冠雄、司法總長、農商總長章宗祥、教育總長張國淦辭職。
同時任命唐紹儀為外交總長、許世英為內務總長、陳錦.濤為財政總長、程璧光為海軍總長、張耀曾為司法總長、孫洪伊為教育總長、張國淦為農商總長、汪大燮為交通總長、段祺瑞自兼陸軍總長。
唐紹儀未到任以前陳錦.濤暫兼外交總長,張耀曾未到任前,以張國淦兼司法總長。
七月十二日再局部改組,以孫洪伊為內務總長、範源濂為教育總長、許世英為交通總長。八月一日改派穀鍾秀為農商總長,張國淦任總統府秘書長。
七月六日,決定對於各省軍政首長的名稱加以修改,在官製未定以前,各省督理軍務長官改稱督軍,民政長官改稱省長。
陸續任命張作霖為奉天督軍,孟恩遠吉林督軍,張懷芝山東督軍,趙倜河南督軍,閻錫山山西督軍,馮國璋江蘇督軍,張勳安徽督軍,李純江西督軍,李厚基福建督軍,呂公望浙江督軍,王占元湖北督軍,陳宦湖南督軍,陳樹藩陝西督軍,蔡鍔四川督軍,陸榮廷廣東督軍,陳炳焜廣西督軍,唐繼堯雲南督軍,劉顯世貴州督軍。
朱家寶為直隸省長,郭宗熙吉林省長,畢桂芳黑龍江省長,田文烈河南省長,沈銘昌山西省長,齊耀琳江蘇省長,倪嗣衝安徽省長,戚揚江西省長,範守佑湖北省長,張廣建甘肅省長,楊增新新疆省長,朱慶瀾廣東省長,羅佩金廣西省長,任可澄雲南省長,戴戡貴州省長,胡瑞霖署福建省長,孫發緒署山東省長,張作霖兼署奉天省長,呂公望兼署浙江省長,陳宦兼署湖南省長,陳樹藩兼署陝西省長,蔡鍔兼署四川省長。
朱家寶兼署直隸督軍,畢桂芳兼署黑龍江督軍,張廣建兼署甘肅督軍,楊增新兼署新疆督軍。
湖南督軍陳宦未到任前以陸榮廷暫署,廣東督軍陸榮廷未到任前以龍濟光暫署。令湯薌銘為廣東查辦使,李烈鈞為陸軍中將加上將銜。
上層和各省軍政首長名單,是煞費若心的。一方麵要促進南北統一,兼顧方方麵麵,特別是北洋係和護**方麵。另一方麵也麵對實際。
這次人事安排,無論帝製與反袁派,在位和不在位的,都給予一定的位置,在安排上算是盡了最大努力。
這應該是總統府與國務院方麵協商和妥協的結果。
從黎元洪方麵要傾向護**一些,而段祺瑞則要努力鞏固北洋勢力。但是,肯定地說,主導意見是來自段祺瑞。
新政.府本意想在各省實現軍民分治,所以隻有少數省份是以督軍而兼署省長的,署是臨時性質。
四川、湖南、廣東、廣西這四個省人事是老大難。新政.府不管動機如何,如此安排不但不能平衡各方麵矛盾,簡直是播下了戰爭種子,成了製造了紛亂的根源,尤其是對湖南。
為什麽不維持湯薌銘的湖南督軍而改派使他為廣東查辦呢?原來就在發表各省督軍名單的前兩天,湖南出了事。
湖南宣布護國獨立時,北洋軍第六師在湘西,安武軍倪毓棻部在嶽州。湯薌銘能指揮的,隻有北洋軍一個混成旅。由旅長車震率領,駐紮在長沙附近。
這時候,廣西軍已有一部分到達衡陽和寶慶。陸榮廷以護**湘、粵、桂聯軍總司令身份,於六月初由廣東開到湖南,進駐衡州。
在湖南內部,趙恒惕等已組成了湘軍兩師,湘西一部分民軍也開到長沙附近成立了一個師。這是個劍拔弩張的局麵,北洋軍與護**無法和平相處,隨時可能發生衝突。
湯薌銘的處境和陳宦在成都差不多,既不能指揮駐紮在湘西、湘北的北洋軍,又不能指揮湖南的民軍和桂、粵的客軍。
最糟的是湖南人恨透了這個殺人如麻的湯屠戶,各路民軍要圍攻長沙,以及國民黨人要用手槍和炸.彈對付湯的風聲傳遍了長沙城。七月四日深夜,湯薌銘在惶惶不可終日中離開了長沙。
湯薌銘走後,湘軍已成立了三個師,師長是陳複初、趙恒惕、陳忠洵。曾繼梧以湘軍第一軍長暫代湖南都督,龍璋暫代湖南民政長。隨後程潛以湖南護**總司令名義由雲南到了湖南,他的部隊改為湘軍第四師。
湯薌銘的離去,並未減輕湖南的矛盾和衝突,而七月六日北京政.府又發表陳宦為湖南督軍兼署省長,陳宦未到任前,派陸榮廷署理督軍和省長,這個命令使湖南更加複雜了。
在段祺瑞看來,無論袁世凱有千錯萬錯,陳宦都不應該做出與袁絕交的事,太不夠意思了。天下人都可這樣做,唯有你陳宦不行。或許段祺瑞對陳宦原來就沒有好印象,現在則惡劣至極。那麽段又為什麽同意派陳為湖南督軍兼署省長呢?這是由於黎元洪堅決主張必須給陳一個督軍職務。
當湯薌銘逃離湖南後,段打算迅速派遣一支北洋軍進駐湖南,又苦於無兵可調。恰好這時陳宦由四川撤出時,手上還有兩旅兵力,派他就近入湘,既可敷衍黎,也算是給陳一個落腳之地。
這道命令立刻引起了湖南人民的激烈反對。湖南人好容易趕走了一個北洋軍閥,怎能接受再來一個北洋軍閥。為抵製北京政.府的任命,湖南各界推舉年已七旬的劉人熙為湖南都督。為什麽推劉呢?因為劉人熙以前做過廣西藩台,與桂軍陸榮廷頗有淵源,想通過劉的關係取得桂軍協助抗拒北洋軍。
陸榮廷支持湖南人民這個行動,因為桂軍也不希望北洋軍大舉進駐湖南。北洋軍入湘不但遭到湖南人民和滇軍、桂軍的抵製,其他黨派人士如熊希齡、範源濂等也很反感,這些人很希望調蔡鍔回到湖南,國民黨人士則希望以由美返國的黃興來擔任湘督。可是蔡、黃兩人均無意於此職。黃興推薦譚延闓,譚在各方都有很好的人緣,隻不過和北洋係的關係不夠深。
這時候的陳宦可謂是四麵楚歌。世界上的事有時是很不公平,竊國大盜袁世凱幹了那麽大的壞事,還能風風光光地的下葬,但陳宦這個上了袁世凱賊船的人,卻不能被反袁派們所諒解。而袁係的人又因他的背叛而不待見他。
識時務的陳宦知道自己不合適幹到湖南任職,主動表示辭去湘督。而段祺瑞也清楚,如果硬性派北洋軍人入湘,必會引起戰爭。因此他於七月十六日改派劉人熙為湖南督軍,並下令把第六師由湘西調回江西,第七師由四川調往洛陽,第三師也由四川調回嶽州。
段祺瑞本來預定的計劃是派第三師師長曹錕繼陳宦以後的湖南督軍,可是,段自己覺得他在北京的基礎尚未穩定,必須有一個可靠的北洋大將在自己身邊,以加強自己的地位,因此選中了曹錕。曹一直給人印象是“老實人”,所以段調曹為直係督軍,同時把七月間開回嶽州的第三師分批調回北方。
這並不等於段完全放棄湖南,因為他又安了一個棋子在湖南,即派他的內親吳光新率領北軍第三旅接防嶽州。這當然是埋伏吳做為將來湘督的打算。正所謂天下事如要人莫知,除非已莫為。段內定吳為湘督的消息,立刻傳遍了湖南,當然又引起湖南全省激烈的反對,甚至公開宣稱為了抗阻北洋軍,不惜一戰。
段祺瑞總算領教了湖南的強硬,大概也知道了即便是他這樣的大權在握,也不能為所欲為。於是在八月三日下令改派譚延闓為湖南省長兼署督軍。
譚延闓是反袁的,他在湖南很得人望。癸醜二次革命失敗後,他承當一切湖南的責任。袁世凱調他和趙恒惕赴京,趙被囚,他亦形同軟禁,有這段經過,更使他在湖南受人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