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張瘋子
直係方麵給內閣施以壓力越來越大,曹錕、吳佩孚、蕭耀南、蔡成勳聯名電催發表沈鴻英督粵命令,吳佩孚的代表錢秉鑒連日坐守國務院當麵催促。
派沈鴻英督粵等同於與廣東宣戰,和自己正主張的和平統一南轅北轍。張紹曾感到十分為難,想先發表孫傳芳督閩的命令,以減輕來自洛陽方麵的壓力。
就在這個時候,齊燮元派孫發緒攜帶“統一方案”來到北京。方案內容包括總統問題、憲法問題、裁兵問題、財政問題、善後問題五項。
這個方案的實質是先統一後裁兵,先選舉總統後製定憲法。
在善後問題上,建議設立元帥府以安置高級的失業軍人,以原南方政.府大總統為元帥府首長;並設立元老院以安置高級的政客,以段祺瑞為元老院首長。
這個計劃的幕後設計人是前任國務總理靳雲鵬等,由孫發緒起草,齊燮元出麵,並叫孫發緒帶到北京來先統一北方意見。爭取曹錕、吳佩孚、馮玉祥、張紹曾等共同簽字,然後正式向南方提出。孫發緒到處宣傳某人願意簽名,其實完全是以東騙西。其實,曹、吳兩人都反對設立元帥府。
黎元洪也不讚成這個方案,他曾在一次宴會上痛罵孫發緒招搖撞騙,情同造反。
孫發緒本來是想到北京表現一番,一見風頭不對,很快銷聲匿跡。有心人一打聽,才知,是跑到了保定,在曹錕身邊做了高等顧問。
統一問題舉步維艱,張紹曾並不因此灰心,他打算先發表四川、湖南、雲南、貴州四省督理、省長的任命,以粉飾紙上的統一。
吳佩孚讚成這麽做,他曾勸說湖南取消省憲,如果不願取消,則由北京政.府任命趙恒惕為湖南督理。趙可以采取既不接受,又不反對的態度,借以表示讚助統一。
最大的問題還是西南的態度。張紹曾根據各方情報,知道這些命令如果發表,一定會引起西南各省的敵視,最後還是沒敢發表。
當孫在廣州成立大本營,以大元帥名義發號施令後,曹錕和吳佩孚認為這就是破壞《約法》,破壞和平,主張下令“討伐”。
曹錕派項致中、吳佩孚派李倬章到北京催促發表閩、粵兩省督理的命令,曹錕一天連打幾次長途電話來催問,項致中見張紹曾時曾拍案大罵,說他個沒心肝的人。
張紹曾突然變得強硬起來,對曹、吳均不買帳。三月八日在國務會議上決定拒絕發布閩、粵兩省督理的命令,並且用內閣總辭職相威脅。
當天還以內閣名義發出通電:“紹曾等受任之始,即宣言以和平統一為職誌,以促成憲法之指歸。近日以來,粵中有僭名竊位之行,各方呈枕戈待旦之兆。和平立破,調劑無方。惟有引咎辭職,以謝國民。”
這個電報倒是獲得不少的同情,但國民黨和直係方麵卻都不喜歡這個電報。
國民黨反對電文中有“粵中有僭名竊位之行”一句,直係則反對“各方呈枕戈待旦之兆”句。
國民黨議員發表通電說僭名竊位的,不是別人,正是張紹曾自己。因為黎元洪並非合法總統,黎所提出的內閣自然也是非法。
人就是這樣,有時候挖空心思想示好各方,到最後反而是兩頭都得罪。
張紹曾內閣敢於和直係大亨們叫板,不失為錚錚鐵骨,當時也確贏得很多人的喝彩。北洋時代的內閣,久已成為實力派的應聲蟲了。像張紹曾這樣的勇者,除了袁世凱時代的唐內閣外,是北京政.府曆屆所無的,也就十分難得。
三月八日,張紹曾在威脅下擬就兩道命令:一道是發表孫傳芳為福建督理;另一道是“誥誡”孫勿在廣州組織另一政府。政學係閣員反對第二道命令,保派閣員則主張對孫下討伐令而不是誥誡令。
雙方各走極端,互相對罵,甚至拍案喧嘩。
吳毓麟首先大嚷著說:“內閣既然不能統一,我們大家還是下台吧。”
張紹曾也表示除了下台別無他法,因此大家作出了內閣總辭職的決定。
張紹曾並不是真心想辭職,隻是想博取各方的同情。提出辭職後,天天期待各省的挽留電報,吩咐國務院隨時把這些電報油印下來分發到各報去發表。
果然盧永祥、何豐林、王永泉都有電報來挽留他,盧、何等是屬於皖係的,他們不是對張有什麽好感,而是借題發揮。借以打擊曹、吳。
但他們對北京政局毫無影響力,不足以左右北方政局。
忽然,報上出現了吳佩孚的通電,挽留張內閣,這可是時代的最強音。
有一位記者懷疑吳佩孚電報的真實性,打電話到洛陽探詢,洛陽回話:“我們這裏根本沒有發過這樣電報。”
真正不願意張紹曾下台的是黎元洪。他聲淚俱下地請求吳景濂、王有襄支持這個內閣。張紹曾也表示願意幫總統的忙,不使政務停頓。每天在私宅處理公文,副署命令,成了一個在家辦公的國務總理。
張紹曾大家背地裏稱他“張瘋子”,說他做事有別於正常人。
三月十六日,張紹曾忽派程克乘專車到天津,迎接財政總長劉恩源、交通總長吳毓麟回京複職;又派汽車守候在車站,等到專車開回時,就把這些閣員迎接到自己住宅討論複職問題。
十七日,這兩位保派閣員都很聽話地回來了。於是,在張宅召開內閣會議,商量銷假複職之事。
劉恩源首先表示他是保定的代言人,是否複職是要看保定方麵所提的兩道命令是否能夠發表?如果能發表,就可以複職。吳毓麟補充說:今天會議不必多所討論,兩道命令的發表一句話就可決定,先解決這個問題,再研究複職問題。
張紹曾表示大家意見已趨一致,兩道命令當可發表,遂定於19日全體複職。
內閣複職既已決定,但是張紹曾卻覺得發表這兩道命令對自己麵子太不好看,因此想仿照蔡成勳為江西督理的前例,用參隆辦公處的電令發表,而不用總統的命令。但這個辦法不為保、洛兩方麵所接受。
十九日,複職的張內閣舉行國務會議,吳毓麟首先提出討論閩、粵兩省督理一案。
張紹曾說:“我現在已經大徹大悟,所以今天一定要發表這兩道命令。前些日子我們為了這個問題鬧辭職是錯誤的。”
他的話音一落,以前堅決反對發表這兩道命令的兩位政學係閣員立即一致附和,李根源還表示願意負責疏通總統蓋印,原來他們為了保全閣員地位,也隻好和張紹曾走同一的路。
三月二十日,北京政.府下令特派沈鴻英督理廣東軍務善後事宜,楊希閔為軍務幫辦,林虎為潮梅護軍使兼粵軍總指揮,陳炯明、鍾景棠為廣東陸軍第一、第二兩師師長,溫樹德為廣東海軍艦隊司令。
特派孫傳芳督理福建軍務善後事宜,王永泉為軍務幫辦,臧致平為漳廈護軍使。
照這名單,已超過了保、洛兩方麵所要求的範圍。督理以下的任命是張紹曾自己加進去的,這是張為了更進一步討好保、洛兩方麵而做的畫蛇添足舉動。張紹曾其人,還真能走極端。
四月三日,北京政。府繼續任命劉冠雄為閩粵海疆防禦使,顯然有調動海軍進攻廣東的勢頭。同日任命洪兆麟為洪威將軍兼廣東陸軍第三師師長,李易標為廣惠鎮守使,申葆藩為欽廉鎮守使。
這表示把所有反對孫的勢力都集中起來,準備總攻廣州。
但是,黎元洪、張紹曾還在為平統一做最後的努力。
三月二十七日,派王寵惠攜帶全體閣員的聯名函件南下,勸告孫取消大元帥,或者親赴北京,或者到上海讚助和平統一。
黎還授意金永炎致函湖南省議會議長林支宇,表示並不反對聯省自治,希望湖南也讚助和平統一。
王寵惠先抵滬訪浙督盧永祥,托盧疏通。盧認為應先取消閩、粵兩省督理的命令。
王在上海又和孫所派代表胡漢民、孫洪伊、徐謙等進行統一問題的談判,胡等亦提出撤消閩、粵督理為南北統一的先決條件,孫洪伊還提出以黎元洪下野為條件。
不知怎麽回事,王寵惠的隨員楊天驥電告北京時,把孫下台的前提條件變成了吳佩孚必須同時解除兵權。
報紙把這個電報登了出來,徐謙、孫洪伊質問王寵惠說:“這話從何而起?”
四月十五日,張紹曾到保定商談對孫和對奉等問題。表示同意齊燮元所提的,召開南京會議解決南北統一問題的建議。曹、吳本來來是反對黎、張二人所進行的,關於和平統一所作,但是想利用他們分化南方,曹錕因此對張紹曾的和平建議采取了“姑妄聽之”的態度。
不知怎麽回事,一段時間以來外界風傳張作霖要步其親家張勳的後塵,準備迎退位的宣統皇帝複位,引出種種猜測。
四月十日,張作霖發給原南方政.府大總統一電,解釋外間的謠言。
電雲:“近日報紙登載,奉省有圖謀複辟之說,此種無意識之謠諑,在稍有常識者見之,不值一哂。惟市虎杯蛇,深引起一般誤會。作霖素性光明磊落,但知愛護共和,顧念大局,我公夙所深悉,敬祈代為宣布,轉飭各報更正,無任禱企。精衛兄已來奉,厚意至感,並謝。”
這時孫、段、張三角聯盟正值緊鑼密鼓,孫曾派汪兆銘到北京從事聯絡,四月上旬汪專程到了奉天,所以張作霖在給孫中山電報中提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