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榮兒又孕國庫告急
悲傷後宮終有喜,榮兒有孕慰君心;
南方連戰國庫虛,君心無奈複捐納。
榮兒感覺自己身子不適,小青去找禦醫,榮小主很得龍寵,這也是人盡皆知的,所以禦醫來得很快,榮兒想著自己大約又是染了風寒,來得是上次來過的李禦醫,自打從他那兒知道紅果可以治人胎落後,她便很信任這位長者。
李禦醫診著榮兒的脈,突然笑了,起身向榮兒行禮道:“恭喜榮小主,您又有了喜脈,的確染了風寒,藥便不可亂吃了,臣也還是依著食膳的方子給您寫一個,現在開始入秋了,天也忽冷忽熱的,榮小主還請注意身子。”
榮兒呆呆地看著禦醫,她沒聽錯吧,她又有了龍嗣?
“主子,太好了,真是恭喜你了,老天保佑啊!”小青反映快,忙說到。
榮兒這才回過神了,眼眶竟然有些溫潤,她竟然想要落淚,再經曆了這麽多事後,老天還是有眼的對吧,她又有了龍嗣,輕撫著小.腹,這裏又有了皇上孩子,榮兒感覺自己真的是太高興了。
“小青,去告訴皇上和太皇太後吧。”榮兒輕笑著說道。
“好,主子!”小青開心地跑了出去,讓儲秀宮裏的小太監去傳話,禦醫寫了方子後也告了退。
旁邊侍候的秋娥輕聲說道:“主子,您人好,命也好,這個時候有龍嗣,真的很吉祥。”
榮兒抬頭看著秋娥開心地笑了,她是真的高興,想著宮裏發生的這些事,先是自己的長華才出生就沒了,緊接著皇後駕崩,張氏被賜死,一件件悲事都是她心中難消的愁雲,而這個孩子來得真的很及時,讓她有了片刻的開心,她的頭很昏沉,她要好好地睡一覺,為了這個孩子,她要好好得養病。
旁邊奶媽抱著榮憲,榮兒喚過來將榮憲接在懷中,笑著說道:“娘的寶貝,你不會孤單了,你又要有一個兄弟姐妹了。”榮憲的小臉紅撲撲的,這個孩子真的很健康,仿若聽懂榮兒的話似地,小公主也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笑容,榮兒看著窩心極了,重新將公主遞回給奶媽。
“奶媽,你抱公主到旁邊休息吧。”又含笑朝秋娥吩咐道:“秋娥,我休息一會兒,沒什麽事都不要來吵我。”
“是,主子,您好好休息,我們在門口守著,您有什麽吩咐就叫我們。”秋娥笑著同一同守著榮兒的秀兒一起退了下去。
榮兒心情很激動,雖然已經誕過三個孩子了,但是兩個皇子的早殤讓她仍然非常期盼著自己的孩子,她很激動,但她強迫自己休息,風寒之病需要休息好,而已經連著許久了,因為這些事她都根本就沒有好好休息過,喜悅伴著疲憊,榮兒慢慢地入眠了。
玄燁坐在榮兒的床畔,隻是靜靜地看著榮兒甜甜的睡顏,隻這樣默默地看著,也會感覺到舒心,可以讓他忘了朝上的那些頭疼的朝事。一下朝便有太監告訴他禦醫診了,榮小主又有了龍嗣,他聽後竟感覺十分高興,便一刻都不想等得趕來看望榮兒,門口宮女們告訴他榮兒染了風寒睡下休息了,他沒有讓宮女們驚動榮兒,他隻是靜靜地走進來,默默地看著她,守著榮兒,仿若守著他的妻子般,妻子?這是老百姓的稱呼,他沒有妻子,隻有妃子,一字之差,意義就會差了好多,他在想,如果他不是帝王,他和榮兒過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會不會很幸福呢?想到這兒又搖頭笑了,如果他不是帝王,也許榮兒永遠都不會出現在他的麵前吧。看著榮兒均勻地呼吸,玄燁的思緒又回到了今日的朝事……
玄燁想著今日朝上之事,將近一年的戰事,已經讓國庫空虛了,國庫無銀便如無下炊之米,有大臣提出,複行捐納製度,所謂捐納製度說直白點就是讓富人們以錢買官,他雖知用人當用賢,可麵對國庫的空虛,他也找不到拒絕的理由,玄燁無奈地輕輕搖頭,朝廷公然賣官,一場叛亂要將朕逼到什麽地步呢,不對,與其說是朝廷公然賣官,不如說是朕在賣官,大臣們在等著朕的決定,如果不納捐,國庫空虛,又拿什麽去發軍響,拿什麽去獎勵英勇殺敵者呢?他這個皇上當得好無力啊,想到這裏玄燁重重地歎了口氣。
榮兒的眠一向很輕,她感覺到有人在身畔,緩緩睜開眼睛,床略蹙眉低頭的人是皇上,榮兒想到自己的孩子,開心地喚道:“皇上……”
玄燁聽榮兒喚,忙看向榮兒,含笑問道:“是朕把你吵醒了嗎?”
榮兒笑著搖搖頭,“沒有,是榮兒和皇上心有靈犀,知道皇上來了,便醒了。”說著話榮兒便要起身。
玄燁笑著輕輕按住榮兒,“不要起來,躺著,好好休息。”
榮兒聽話地躺在床.上看著玄燁,臉上染上了紅.暈,羞澀的低聲說道“榮兒又有了皇上的孩子。”
玄燁看著榮兒臉上的紅.暈笑著說道:“是啊,朕一知道便來探望你了,聽說你染了風寒,好好照顧自己。”想想榮兒跟著他已經有八年了,可是每到兩人獨處時,臉上仍會泛起羞澀的紅.暈,這紅.暈會讓玄燁相信這八年來,榮兒沒有變,依舊如當年一樣。
“皇上的眉頭又是皺著的,皇上又有了煩心事,是因為張常……張樂琪嗎?”榮兒想起了張樂琪已經被撤了封號了,忙改口。
“沒有,她受到了懲罰,朕也沒有必要去耿耿於懷,朕在憂心朝事。”玄燁輕聲說道,有手輕探了榮兒的額頭,還好並沒有高熱。
榮兒點頭說道,“是南方又有讓皇上煩心的事兒了。”榮兒心疼地雙手輕輕握住玄燁的手。
玄燁反手握住榮兒,感受著手中那雙柔胰傳給她的溫暖,輕聲說道:“是啊,朕沒什麽好瞞你的,朕隻是覺得朕這個皇上當得不合格,被敵人一步步緊逼卻找不到破敵的有效方法,朕真怕哪一天被逼得沒了退路,到那個時候該怎麽辦。”
“皇上您自己也說了,您隻是暫時未想到破敵的方法,但榮兒對您有信心,您一定會想到的。”榮兒不懂戰事,她隻知道,她要給皇上信心。
“嗯,也許吧。”玄燁起了身站了起來,在屋中來回地走動。
榮兒也坐起了身,沒有說話,隻是默默看著玄炫,她知道他又在思考著什麽事兒了。
許久,玄燁輕聲說道:“國庫告危,有大臣建議納捐籌銀,可這官員任免朕認為當以才任用,科舉考試方能得朝廷可用之才,朕的心很矛盾。”玄燁略一思索接著說道,“朕在想國之策,無外乎考慮兩點,其一,為長遠策,可能初時效果不大,仍堅持之,日久方可見效;而其二,為眼前策,此策長遠也許有弊,但卻可解決眼前之困。朕想也許真的不能武斷地說當以長遠考慮還是以眼前而考慮,而該視時而定。就比如這捐納之策,於長遠來說,禍國害民,無一點益處,但卻可解決眼前國庫空虛的危勢。”
榮兒笑著插話道:“於大清,當前乃國家存亡之危,所以當考慮眼前策,對嗎?”
玄燁輕輕地點點頭,“可朕又在想這捐納之官若上任後不能為民辦事,反而激起民憤,那是否又如搬石砸自己之腳呢?”
“這……那就對捐銀之人進行嚴加審核?品行不端者不允捐納?”榮兒也蹙著眉頭問道。
玄燁無奈地重重歎口氣,“或許朕真的想不了那麽多了,國危在即,軍需甚眾。”
榮兒知道,皇上已經有了主意。
康熙十三年九月,兵部會議,滿漢所有在職官員以捐火槍來加官級,此外生員捐三十杆火槍、閑散弟.子捐四十杆,準進.入國子監讀書,而富甲捐四十杆,給予九品頂載。
康熙十三年十月,由於叛變區域眾多,為了平叛,急需大量錢糧,清廷正式複行捐納之製。對不同身份人的捐納規定如下:
現任文武各官和鄉紳捐銀二百兩或米四百石者,準記錄一次;捐銀三百兩和四百兩或捐米六百石和八百石者則分別記錄二次和三次;待總計捐銀五百兩或捐米一千石者,準加一級。
進士、舉人、貢生捐銀八十兩和一百五十兩或捐米一百六十石和三百石者,出任之日分別記錄一次和二次;待總計捐銀三百兩或捐米六百石者,出任之日準加一級。
增生、附生、青衣等生員,視其捐銀或捐米的不同數目,可轉禮部送國子監讀書。
富民捐銀一百兩、一百五十兩和二百五十兩或捐米二百石、三百石和五百石者,分別給予懸匾示旌、九品頂帶榮身和八品頂帶榮身。
於此同時也對捐納資格進行了一些限.製:
凡屬大計貪贓、丟城失地、盜騙錢糧、科場舞弊、作惡害民者及三品以上革職官員,不準捐納。但是,如因逃人盜案、拖欠錢糧及貽誤公務而被革職者,自四品官至九品官,視其不同捐銀數目,給予原品頂帶榮身。曾經被革去進士、舉人者,捐銀一百五十兩或二百五十兩,分別給予九品頂帶和八品頂帶榮身。
此後三年間,因軍需一再短缺,對捐納條例也有多次增改,如納米菽、馬草、鳥槍、弓箭等等都被列入其中,三年捐納清廷共得捐銀二百餘萬兩,而捐納知縣已達五百餘人,太學生員增至數十萬人。同時,清廷又製定招民墾田酌量錄用製,規定凡屬貢生、監生、生員及百姓墾田三十頃以上者,奏過吏、兵二部,試其文藝程度,分別授予知縣、縣丞、守備、百總等官。但是,如地方官員對被招民墾田未足額數或墾田錢糧未經起解而擅具題者,照例議處。
捐納之製一直持續到康熙二十年,判亂平定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