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有追求的富N代
霍萊的母語是法語,英語也很好。隻有陳文是隻懂法語,英語二把刀,初中水平嘛。陳文中文滿級,但另外三人不懂漢語。
四人用英語做交流,為了照顧陳文,霍萊經常用法語為他做點翻譯。
大家都是音樂人,而且同為20來歲的年輕人,很快就聊到了一塊去。
這哥倆為什麽會吵架呢,為了曲子的事。
磕磕絆絆,連聽帶翻譯,陳文總算鬧明白來龍去脈,這哥倆為兩首歌的歌名在吵吵。
彼得-博薩是個富n代,到底有多富,富了多少代,恐怕沒人說得清,他自己也從來不說。
總之,這人很富。
富到什麽程度呢?可以一輩子什麽活都不幹,天天過著奢靡的生活,而且是很頂級的那種消費水平。
但人家彼得-博薩不是紈絝子弟,他是個有追求的富家子弟,他特別喜歡音樂,十多歲的時候為了音樂他決定做點事情。
陳文也喜歡音樂,他會為了盜歌賣歌而學吉他。但彼得-博薩不這麽想,他喜歡音樂,但他從來不練任何樂器,他就是喜歡聽音樂。
彼得-博薩在音樂欣賞方麵的造詣很深,不光聽,他還自己作曲。不會演奏任何樂器,怎麽辦?人家有錢,這就好辦了。
每當彼得-博薩有了樂曲的構思,他就花錢請人演奏,他哼哼曲調,讓那些演奏家幫忙加工出來。
彼得-博薩聘請的演奏家,那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整個樂團地請。維也納、柏林、慕尼黑那些著名的交響樂團,彼得-博薩動不動就是聘請他們整個樂隊,來把他創意構思的小調給加工成交響樂。
牛吧?
一般人得攢很長時間工資,才能夠去一趟維也納、慕尼黑聽一場全球最著名的交響樂團的音樂會。
看,彼得-博薩給力吧,人家沒事就把這些樂團雇一支,整個月地陪他玩編曲。
大約是幾年前,具體哪天,彼得-博薩自己也說不清。
有一回,一個演奏家對他提了建議,改變他人生的建議。彼得-博薩自己也忘了是哪支著名交響樂團的哪位演奏家。
彼得-博薩說“那個大師可能是出於對音樂的弘揚。”陳文心裏猜大師肯定煩透你了,你沒事就耽誤人家樂團整個月工作,人家幹脆忽悠你去做一件正經事,消耗一下你旺盛且不靠譜的精力。
大師這麽建議的“你這麽喜愛音樂,幹脆自己成立一支樂隊,把你構思的音樂旋律給演奏出來,發行唱片,造福全人類。”
彼得-博薩一聽,好主意啊!轉身就成立樂隊,自創了一個英文詞典裏沒有的單詞bandari,於是有了班得瑞這個名字。他自己誇,這名字朗朗上口,讓人一聽就不忘。
陳文心想,這名字放在21世紀是很多人都知道,但在1992年還真沒人一聽就忘不了。
注冊了樂隊之後,彼得-博薩特別高興,開著跑車一腳油,幹到了慕尼黑,扛著信用卡就裹挾了慕尼黑樂團。
其實他當時不想找這支樂團,但更牛掰的維也納愛樂樂團當時忙著排練1991年新年音樂會,實在抽不出空來掙他的這筆錢。
臨近年底了,慕尼黑樂團也忙,但架不住彼得-博薩給的待遇好,於是全團30多個演奏家配合了他一個星期,把他構思的一首曲子給加工出來了。
這首曲子就是著名的《安妮的仙境》,當時還不叫這個名字,就叫《仙境》。
彼得-博薩拿到自己原創的第一首單曲,開心啊,相當滿足,火急火燎地就找唱片公司給他發行單曲。
但是,他跑了幾家唱片公司,都吃了閉門羹,其中就包括霍萊效力的通力唱片。
幾家唱片公司給的理由很一致,這種純大自然風格的抒情音樂,而且是品質很一般的純音樂,在1991年不會被市場接受,他們更看重能夠吸引歌迷的流行音樂。
對於這件事,陳文是大感讚同的。21世紀牛的曲子放在90年代初,真不一定很賣座。之前陳文在琢磨武俠音樂的時候就已經有過內心的論證。
彼得-博薩被幾家唱片公司拒絕之後,小夥生氣了。年少氣盛,而且家裏特別有錢,受不了這種委屈。
你們不給我出唱片,我自己出唱片。你們唱片公司有什麽了不起的,我自己開一家唱片公司!
有錢人家的孩子,產生了高大上的想法,說幹就幹。回到瑞士,彼得-博薩立刻注冊成立了一家名叫a/vc的唱片公司。
自己當老板了,而且是唱片公司老板,終於不用看那些世俗唱片公司的臉色了!高興啊!
買設備,招聘員工,招不到,沒關係,重金挖牆腳。
很快,a/vc唱片公司的班子搭起來了。大老板下指示好辦事,底下人一通忙,第一張班得瑞唱片出來了,裏麵隻有一首曲子,就是《仙境》。
整張cd隻有這一首曲子,長達半個小時的單曲!
奇葩吧?
博薩別提多喜歡這張單曲專輯了,人生第一次做有意義的事情,高興啊!
拿出去,鋪貨到很多音像店裏去賣,結果悲劇了,一張都沒賣出去。
給彼得-博薩打擊得夠嗆。
小夥性格好,不怨天,不尤人,從自己身上找毛病,閉門思過找原因,覺得是自己的才華不夠高,於是拉了兩個誌同道合的人加盟了班得瑞樂隊,其中一人就是後來的班得瑞樂團的團長奧利弗-施瓦茨,也就是今天正跟彼得-博薩吵架的這位仁兄。
三人合夥了沒一年,走了一個,據說,那人實在受不了彼得-博薩。工資給得再高也沒用,那人就是要走。
班得瑞隻剩哥倆了,這倆人倒是脾氣對路,理念吻合。尤其施瓦茨很認同博薩對抒情音樂的理解,用大自然的原聲來創作音樂,做出世界上獨一無二風格的純音樂。
為了實現兩人共同的理想,哥倆經常扛著錄音設備跑進阿爾卑斯山,錄製風聲、河流聲、鳥鳴蛙叫,諸如此類。
有了靈感時,彼得-博薩便把自己的創意哼出來,奧利弗-施瓦茨用曲譜記下來。回到他們在庫爾的據點,施瓦茨便嚐試用各種樂器進行演奏,作出初步的曲子。
每隔一段時間,把曲子的拷貝寄給一支牛掰的樂團,請他們去編曲加工,以交響樂的形式演奏出來,再酌情加入彼得-博薩指定必須加入的大自然的聲音,也就是各種動物叫喚聲。
有的時候,彼得-博薩隻有一個大致的旋律構思,不足以撐起一首曲子。實際上大多數情況下,他都是隻有幾句旋律,一首曲子的90內容他也沒思路。
盡管彼得-博薩出價不含糊,但牛掰的樂團人家有自己的固定工作任務,不可能隨時與博薩的愛好做完美的時間銜接。
這種情況出現了好多次,奧利弗-施瓦茨便發動他的人脈關係,從整個德國的音樂節找人幫忙。
大作曲家懶得理他,人家覺得這是富人家的孩子在胡鬧。
於是施瓦茨拿著博薩給的充足經費,網羅了一幫子配樂師、酒吧dj、後期音效師等等,大夥湊在一起,商量著,討論著,爭執著,把彼得-博薩的創意給弄得豐滿起來,作出完整的一首曲子。
從1991年年底到1992年現在,算上《仙境》在內,班得瑞攢了3首單曲。彼得-博薩原本打算,在1992年年底發行完整版的《仙境》專輯,但曲子數量嚴重不足,一張專輯需要10到12首,他差了一大半。
以施瓦茨網羅的那支雜牌軍創作團隊,湊幾首曲子是不難的,但彼得-博薩不答應,寧可遲一年推出專輯,也絕不能粗製濫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