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章 鄖常繼續暗查盜墓案
翌日,鄖常一到縣衙便被獄掾喜叫了過去。
“子恒,閻興之事你查的怎樣了?”獄掾喜向鄖常詢問到。
鄖常搖頭說道:“暫時沒有太大的進展。”
“子恒再查查吧,我不希望有冤案的發生,尤其是在安陸。”獄掾喜表情凝重的說道。
“諾,常會盡力的。”鄖常拱手應到。
這時,一名差役急匆匆的來到獄掾喜公廨內,對獄掾喜和鄖常互禮後便說道:“稟獄掾,縣君請子恒過去。”
獄掾喜一聽差役用的是“請”便猜到安陸令知道了鄖常作《子虛賦》、《秋聲賦》和《漢神賦》之事了,鄖常自然也聽出來了。
“子恒,縣君有請,你速去吧。”獄掾喜微笑著對鄖常說道。
“諾,常告辭。”鄖常拱手說到。
鄖常隨差役來到安陸令官廳後,安陸令便和顏悅色的向鄖常問到:“子恒,我聽說你作有《子虛》、《秋聲》、《漢神》三賦,此事可當真?”
“稟縣君,《子虛》、《秋聲》、《漢神》三賦確為常所作。”鄖常恭敬的答到。
“想不到子恒竟隱藏的如此之深,我等此前竟不知你有如此文采。”安陸令眯眼說道。
鄖常早已想好了托詞,於是說道:“常以為,辭賦乃小道爾,經世之道方為大道,故未曾在人前作賦。此次皆因常與諸君子郊遊,一時興起方才示之於人前。”
安陸令聞言不禁對鄖常說的“辭賦乃小道爾,經世之道方為大道”深感讚同,於是對鄖常又高看了一眼。
安陸令雖然讚同鄖常的觀點,但還是說道:“辭賦雖為小道,然亦是一種能力。”
“縣君說的是,常受教了。”鄖常恭維的說道。
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安陸令自然也想親自檢驗一下鄖常是否文若宋玉,於是他又說道:“子恒,我見《詩》中有不少棄婦詩,本欲也作一首,誰知怎麽也作不出,不知子恒可能作出?”
鄖常一聽便知安陸令是想考較他,於是拱手說道:“常可一試。”
鄖常腦海中已經想到了曹植的一首五言詩,不過他還是故作沉思狀思考了許久。
突然,鄖常做出一副豁然開朗的表情,然後又假裝構思了一會兒,才對安陸令說道:“縣君,常想出一篇棄婦詩,隻是不知能否入縣君之眼。”
安陸令聞言眉毛一挑,當即吩咐差役準備筆墨。
差役給鄖常準備好筆墨竹簡後,安陸令便對鄖常抬手說道:“子恒請。”
“諾。”鄖常應下後便在竹簡上奮筆疾書。
鄖常寫好後,吹幹了墨跡便將竹簡呈給了安陸令。安陸令接過竹簡一看,隻見上麵寫到: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歎有餘哀。借問歎者誰?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妾心當何依?
安陸令默讀完《七哀詩》後立刻便對鄖常的文采沒有了質疑,他隨即誇讚道:“妙!子恒此詩將思婦的哀怨表現的淋漓盡致,使人讀之便不由悲憫。”
“縣君謬讚。”鄖常謙虛的拱手說道。
安陸令隨即又對鄖常說道:“子恒,三日後我將舉辦鄉射禮,屆時你也一同參加吧。”
“諾。”鄖常拱手應到。
中午放衙後,鄖常找了一家食肆吃了午飯後,便來到了一名在安陸非常有名的石匠家中。
鄖常想賺錢,可他沒有多少本錢,更沒有背景,自然無法插手原有的產業,那麽他便需要一個新產業。鄖常作為一名穿越者,自然不缺新產業,他首先想到的便是豆製品,不僅是因為他手中正好有二十四石三鬥大豆,還因為豆製品成本不高,可以薄利多銷,而且便於壟斷。
鄖常找石匠自然是為了訂做石磨,這個時代石磨被稱為磑,鄖常先向石匠訂了十個石磨。
鄖常回到縣衙後便又開始思考康樂裏盜墓案的突破口。
鄖常想了許久,忽然想到:既然閻興有沒有同夥這件事暫時無法確定,那麽我可以先假設閻興是被栽贓陷害的,先順著這條思路查下去。對,可以這麽辦。如果閻興是被栽贓陷害的,他被抓時身上搜出了贓物,別人應該很難在他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將贓物放在他身上,那麽有一種可能就是贓物是他自己放在身上的。既然他不是盜墓賊,那麽贓物很有可能是他撿的。如果贓物是他撿的,那麽有可能是盜墓賊不小心遺失了贓物,碰巧被他撿到罷了。但也有可能是盜墓賊和他有仇,故意陷害他。還有一種可能是盜墓賊想找人背鍋,故意讓別人撿到贓物,他隻是碰巧撿到了贓物罷了。
鄖常覺得盜墓賊不小心遺失贓物的猜想和盜墓賊隨機挑選栽贓人的猜想不好求證,於是他便準備先從盜墓賊與閻興有仇的猜想入手。
鄖常隨即找獄掾喜拿了用馬的條子,然後騎上馬便去了匾裏。
鄖常來到了閻諍家中,向閻諍詢問道:“丈人,不知閻興可有得罪什麽人?”
閻諍想了半天也想不出閻興得罪過誰,於是他便搖頭說道:“老朽沒聽阿興說他得罪過什麽人。阿興為人憨厚,一向與人為善,應該不會得罪什麽人。”
隨後鄖常又向閻諍的鄰裏打聽了閻興的為人,閻諍鄰裏證實了閻諍的話。
鄖常見閻興與盜墓賊有仇的猜想又陷入了死胡同,於是他又想到:我該如何求證盜墓賊不小心遺失贓物和盜墓賊隨機挑選陷害人這兩個猜想呢?對了,一般情況下盜墓賊隻用避一陣風頭就行了,完全沒必要用自己冒險得來的贓物去混淆視聽。如果盜墓賊這麽做了,那麽必定是遇到了特殊情況。會不會是當時辦案人員查出了什麽,盜墓賊又獲知了這個消息,於是才用栽贓陷害的方法混淆視聽。
鄖常想到這裏便快馬加鞭趕回了安陸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