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林雅晴一愣,沉思了一會說:“也是,沒錢的人,起碼要圖個家庭和睦,估計……”
“不是估計,是肯定。”郭博文說:“我媽和我姐兩個的德性我知道,為了讓我成家,估計會暫時退讓一下,一旦板上釘釘,就會露出真麵目,不會有什麽好臉色。我媽總吹噓她會是一個好婆婆,看見別人家婆媳吵架,總會說如果是她就會怎麽怎麽處理,總抱怨我不給她機會。其實,不是我不給,是我已經把她看死了。”
林雅晴說:“這點我讚同。將來你們要是住在一起的話,你肯定夾在中間,分開住是最好的選擇。但……”
“不用但是了。”郭博文說:“要保險,最好找一個外地的,在本地無根無基,能忍。”
林雅晴臉上飛起一片紅雲,她沒有直接去反駁郭博文,隻是專注地聽著。
郭博文說:“隻有找一外地的,而且最好是小地方的,把留在武漢這樣的大城市作為人生的主要目的,就不會計較我家裏的事了。”
林雅晴說:“得了,你這是找愛情嗎?整個一按標簽解決問題。這樣的愛情有意義嗎?你怎麽不幹脆說找以生育機器,為你解決傳宗接代的問題好了。”
郭博文說:“你這一說我還想起來了。我上中學時,我的班主任有一次給我們講談戀愛的問題,說男人要找什麽樣的老婆?一個成功的男人在組建家庭時,都不挑長相、背景什麽的,就找會持家的。他自己的老婆就如此,矮胖矮胖的,但持家是一把好手。那時老師的收入還不怎麽高,他的家庭生活卻過得有滋有味。”
“羨慕?”
“不是!”郭博文說:“當時我們哪聽這些,都追求最美好的事物去了。想著才子佳人才是人生最美好的結局。於是,我們老師就笑著說,等你們真正開始追求時,就會明白他說的話了。”
“那你明白了嗎?”
“要從我的家庭現實看,我能理解。但要從一生的幸福看,難以理解。畢竟,生活不隻是過日子,或者隻為事業而活,那就太沒意思了。”
“沒錯,你還有救。”林雅晴說:“所以,要趁你現在還年輕,就去追嘛,能損失什麽?不就是時間和錢嗎?現在這個年齡,這一切還都能賺回來,真要等你成了億萬富翁,錢倒是有了,可時間呢?你真想做一個億萬老富翁找十八歲的妙齡女郎陪伴?”
郭博文笑了:“哈哈,怎麽著也到不了那地步吧?”
“那就趁著青春年少,趕緊談戀愛。”
“不急。”郭博文說:“現在社會發展了,男人的青春年齡延長了,30歲依然青春.……”
“那女人呢?”林雅晴緊盯著問:“你認為女人的青春是多少呢?”
“這個我不在乎呀。”郭博文說:“我要是遇到喜歡的人,就是比我大點也沒什麽呀,我還不願意和太小的女人交往,差距太大,談不到一塊,玩不到一塊。”
林雅晴不相信地搖頭:“又在演戲,男人不喜歡年輕漂亮的還叫男人嗎?你再偉大,有楊振寧偉大嗎?”
郭博文說:“你也別把男人都看扁了,楊振寧怎麽了?是科學楷模又不是生活楷模?再說了,要是他的夫人是大叔控.……不,是爺爺控呢?你總不能強迫人洗腦吧?”
“狡辯。”林雅晴說:“愛情是什麽?就是兩個人麵對麵進行精神交流嗎?包含的內容多了,有在一起讓人羨慕的滿足,有相同情趣愛好地展示,當然,還有必須的肉體滿足。哪一樣都不能少。”
“你怎麽知道他們沒有這些?”郭博文抬杠道:“再說了……”
“再說什麽?你認為他們有嗎?楊振寧都多大了?”
郭博文笑了:“那又怎麽樣?有的人追求不在於此,精神愉悅就足夠了。尤其和一個研究微觀世界的人在一起,那得知道多少睿智的知識呀,這就是一種享受。”
林雅晴哼了一聲:“享受?怎麽享受?你以為楊振寧的新夫人是學物理的嗎?”
“那又怎麽樣?殊途同歸呀。學文科的就是另一個世界來的?不都是生活在這個世界,受同一種規律控製嗎?”
“等你以後找個學文科的就知道了。”
聽林雅晴這麽一說,郭博文才想起華子明就是學物理的,而林雅晴就是一個標準的文科生了。
郭博文說:“我怎麽忘記了華子明也是搞物理的。不過他是應用物理,理論沒那麽玄乎吧?你要是跟一個搞天文的在一起,聽到的都是光年、巨量,地球這玩意都算灰塵,那就說不上是無趣還是有趣了。”
“都一樣。”林雅晴說:“你們這些學理工的,都少一根浪漫的弦。好在我們是為未來打拚,有一個奮鬥目標,將來再浪漫也來得及。你算是學計算機中少有的人了。我們武大今年就勸退了好幾個玩遊戲玩瘋了的大學生,還有的是要到國外碩博連讀的,可惜不可惜!”
郭博文說:“玩遊戲都是一時興趣所在,39歲以後就少了,40歲以後你讓他玩都不玩……”
“還要等到40歲?”林雅晴說:“這麽玩遊戲,能活到40歲嗎?”
郭博文笑了:“說的也是。幸虧我對遊戲有免疫。”
兩人聊了好長時間,郭博文看看天色:“走,去水上宴會。”
“時間還早了點吧?”林雅晴擔心錯過難得一見的水上餐飲,抬頭看看天,雖然是黃昏,但天色還很亮。
“不早了。走過去,天就暗了。現在是十月,不是八月。”郭博文顯然要比林雅晴有經驗,領著她朝外麵走去。
水上餐廳在一個較偏僻處,林雅晴走在路上,還不相信鎮的會有一個水上餐廳。她不住地打量著周圍,看著寬闊的湖麵,怎麽也找不到餐廳的影子,甚至連煙囪冒出的煙都看不到。
“沒有煙還能叫餐廳?難道吃的是冷碟?”
郭博文說:“這才哪跟哪呀,繼續走。”
郭博文領著她轉了一個彎,走上了一條小路,然後才看見路邊有幾家小型的餐廳,已經有人在那裏吃飯了。這才讓她覺得有點餐飲的味道。
兩人繼續往前走,等再走到一個拐彎處,林雅晴才發現眼前豁然開朗。原來,這水上餐廳是在磨山的後方,再加上拐了一個彎,所以很難被發現了。
“怪不得看不見,原來藏在這裏了。”林雅晴看重別籬笆圍著的水上長廊,從樣式上看,並不稀奇,餐廳全部都是露天的,在長廊和亭子間放置了桌子,所有的人都圍坐在桌子旁,和在一般的餐廳吃飯並不神秘差別。但新奇的就是臨水,吃飯的人稍稍晃動一下身體,就可以靠近欄杆,欣賞水裏的遊魚了。
更難得的是在在長廊的上方還掛著許多紅色的燈籠,等到時點亮,那將又是一番情景。
林雅晴說:“現在人還不是太多,我要選一個好一點的位置。”
說完,林雅晴走在了郭博文的前麵。
兩人走上水上長廊,馬上就有服務員走上來問:“幾位?”
林雅晴說:“兩位。”
服務員說:“那坐.……”
“我們自己選位置,可以嗎?”林雅晴問道。
“可以。”
林雅晴一邊走,一邊張望著,每到一個亭子,她都會停下來,仔細地看一看,覺得不滿意,就繼續往前走。郭博文知道她想看稀奇,也不緊不慢地在後麵跟著。
走到一個處,林雅晴終於感到滿意了,因為這裏背對著大湖,視野比較開闊,還能欣賞到長廊在湖麵上九曲蜿蜒的景致。
“就是這裏了。”林雅晴說著,坐了下來,手放在餐桌上,扭身朝四周看著,顯得十分滿意。
郭博文坐在她的對麵,拿起桌子上的餐單遞給她:“點菜吧。”
“你點吧。”林雅晴說:“我在這裏看風景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