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未體驗
吃完飯,小秀來到郭博文的房間,為他倒上一杯茶。
郭博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後問:“小秀,有沒有理想在這裏幹出一番事業?”
小秀沉吟了一會:“當然想了,但.……陳大哥,你覺得我能行嗎?”
“怎麽不行?事業是人幹出來的,沒說非得是男人呀。你沒發現你自己身上的特質,其實你是一個對新事物很敏感的人,也會觀察,經曆過這樣一件事,將來你就知道怎麽幹了。不一定是炒作,有實力在手,你會更有底氣。”
小秀靠在桌子上:“陳大哥,我是想做一番事業。我在上大學時,就想著以後要當一個莊園主。你看,我們這農田成片,但是規劃亂糟糟的,我一直就想著要是能梳理一下,像歐洲的農村那樣,那該多好。”
“有這想法就應該去做呀。”郭博文說:“通過這一次的經曆,讓大家對你刮目相看,然後再抓住機會,在明年再顯示一下,我想,你再做什麽,就會有人支持、跟隨了。不過,現代商業講究抱團,要團隊合作,你也應該建立屬於自己的團隊,分工合作。”
“這個我想過。”小秀說:“大學畢業時,我和幾個同學相約過一起創業,但因為要幫家裏的忙,我就離開濟南回來了。”
“全部都是搞營銷的?”
“不,各個專業都有。”小秀說:“我們是在家鄉社團認識的,大家都年輕,喜歡幻想,連公司都開了,隻是.……—隻有開頭.……”
小秀的語氣裏有些遺憾。
郭博文說:“這有什麽?再幹起來不久可以了嗎?隻不過要轉移戰場,回到這裏幹。或者把公司和這裏連接起來,那實力不就更大了嗎?”
小秀的眼睛閃了幾下:“對呀,我怎麽沒想到?我們成立公司,就想著到處找業務,現在.……自己不就有業務,找市場不就行了嗎?”
“是呀。”郭博文說:“為自己銷售,不更有意義嗎?做完這筆生意,可以好好籌劃籌劃,你一個肩膀兩頭挑,這邊是生產基地,那邊有公司負責營銷,事業的框架不是搭建起來了嗎?說不定下次再來,你還真是莊園主了。”
小秀興奮了:“是呀,我怎麽沒想到?那.……陳大哥,你能幫我嗎?”
“我?我怎麽幫?我現在還是幫別人打工。”
小秀有些失望,但還是堅持著:“你可以來我們這呀,你有能力,有經驗,我覺得你可以當我們的頭,帶著我們一起幹。”
郭博文笑了:“你可高看我了。我是學計算機的,這個專業的人最散漫,連自己都管不了,還怎麽管別人?我當不了頭。不過,有了這次實物炒作的經曆,我可以在期貨信息上跟你合作。再說了,當你的莊園真正成立了,和你合作的人多了。”
“可我覺得跟你談得來,有你在,踏實多了。”
“那也不一定。”郭博文說:“我才剛入行,再說,期貨市場歸根結底是個運氣場,不可能事事成功,說不定哪天就賠光了。”
“那你想沒想過做實業呢?”小秀滿懷期待地看著他。
郭博文沉吟了一會,覺得自己要素貿然拒絕,說不定傷了她雄心勃勃的心:“我—怎麽說呢?我的長處在於坐而論道,不一定屬於那種開拓型的,你現在是草創時期,有個坐著不做事的人在身邊,會動搖軍心的。所以.……”
小秀有些失望地低下了頭。
郭博文安慰說:“再說了,我現在對農業、商業什麽都還沒入門,我要幫你,隻能通過期貨信息給你當參謀,以後.……以後我要是能做大了,再幫你在資金上幫忙,總之,我們現在是在不同的方向努力、積累,以後,肯定會走到一起的。”
“真的?”
“真的。”郭博文真誠地說:“雖然我不知道我今後的命運會怎樣,但我既然走上了這條路,今後生活都指望它,絕不會渾渾噩噩,我當然要做出一番成績的。”
“我相信你能。陳大哥!那我們說好了,以後合作?”
“沒問題。”
小秀這才高興起來,恢複了活潑的神態,和郭博文聊了起來。
第二天,兩人又到了冷庫,但並不急著銷售大蒜,而是把一些經銷商打發到老趙的其他助手那裏去,趁這個機會,郭博文在小秀的帶領下,把周圍農戶種植的情況調查了一遍,然後回到家,在網上查看了一下期貨行情,又跟黃瑞鳴匯報了一下自己掌握的信息。黃瑞鳴告訴他,期貨市場做多的已經不可避免了,而且已經和老趙商議好了,大蒜在7元左右要徹底出清,這樣才能避免風險。他讓郭博文繼續留在那裏,把大蒜銷售完畢。
郭博文對小秀說:“看,這才是打款的氣度,說多少就是多少。”
“7塊?”小秀有些不相信:“大蒜能賣這麽高的價?我覺得到6塊,就已經是天價了。”
“牛市不言頂。”郭博文說:“批發上了7塊,零售幾乎要摸到十塊了,那大蒜就沒人吃了。”
小秀也覺得有道理。
晚上吃飯的時候,郭博文把對大蒜的價格預期告訴了小秀的父親,讓他自己做一個規劃,盡量在7塊錢時賣完,不要可惜。
“7塊?”小秀的父親也有些不相信。
“沒錯。”郭博文說:“到了這個價格,就很危險了,大概所有的讓都要來囤大蒜,雖然大蒜產量不高,但市場屬於有價無市,投機資金都是有時間限製的,到了期限還不了錢,價格就一瀉千裏了。”
雖然小秀的父親這這些不是很懂,但郭博文說了,他決定照著做就是了。
接下來的日子,大蒜的行情果然是每天都在漲,市場上大蒜緊缺漲價的現象,開始引起媒體地關注,並引發了討論,而討論的結果,又在推動大蒜行情上漲,並站在了6.8元的高位。
這個價位讓在銷售的郭博文很興奮,出貨的速度明顯加快,甚至都忘記了已經到了2006年的最後一天。
小秀問:“陳大哥,你打算在這裏過元旦嗎?”
“什麽?到年底了?”郭博文這才醒悟過來,他看看冷庫裏的大蒜:“看來,還真得在這裏過元旦了。”
小秀倒是很高興:“那行,我陪你過元旦。”
郭博文給家裏打了電話,說自己元旦就不回去了,但時間也不會很長,估計要不了多久,就能完事。
31日這天,郭博文早早收工,和小秀回到家,想到自己還是第一次在外過新年,這種感覺還真是從沒體驗過。
林雅晴這幾天情緒不好,不為別的,就因為郭博文離開的這些日子,竟然從來就沒和自己聯係過。原來說好了,晚上QQ聯係,但他竟然從沒有上線。有這麽忙嗎?林雅晴表示懷疑。
每到晚上,林雅晴坐在屋裏,就覺得一陣孤寂和失落,雖然以前她也一個人待過,但寂寞冷清的感覺從來沒有這樣強烈過。或許,以前埋頭學術,時間很容易打發,但自從和郭博文相熟以來,每天晚上和他聊聊,已經成論文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林雅晴覺得,自己一個外地人,離開了學校,踏入社會,尤其需要朋友相助,而郭博文無疑就是一個最合適的朋友。
林雅晴幾次忍不住要給郭博文發短信或者QQ留言,但少女的自尊讓她沒有這樣做,隻是每天晚上上線,等著他,直到自己睡意來襲才離開。